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庫爾斯克會戰的爭議:德軍是有機會反敗爲勝的

庫爾斯克會戰的爭議:德軍是有機會反敗爲勝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檔案館的一份有關德SS裝甲軍的祕密文件,一些專家認爲,對這場戰鬥的描述並不準確。這份資料顯示,首先,德SS裝甲軍並非像史料所記載的那樣擁有700餘輛坦克,即使是在戰役開始之前,SS裝甲軍有211輛具備完全戰鬥力的坦克。其次,在戰鬥中,SS裝甲軍的確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損失少。根據一份德軍1943年7月13日的內部統計,SS裝甲軍在這場戰鬥後尚有163輛可以戰鬥的坦克,損失了48輛。這同蘇聯紅軍第5裝甲軍的損失比起來要小得多。另據1984年的一本蘇第5坦克集團軍二戰史記載,該軍在12日的戰鬥後需要大修的坦克只有350輛。儘管書中並沒有記載蘇聯紅軍損失的坦克數量,但這一數字已足以證明,蘇聯紅軍在這場戰鬥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些蘇聯時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這樣的文字:“第5坦克集團軍在這次遭遇戰中損失約1500輛坦克。”根據這些解密的材料,史學家們對那場發生在55年前的戰鬥進行 了重新 描述:德SS裝甲軍希特勒近衛師的陣地附近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坦克馬達轟鳴聲,這表明,正有一支蘇聯紅軍裝甲部隊向這裏進發。早晨5點鐘左右,數百輛蘇聯紅軍坦克出現在陣地前沿,這些坦克多爲蘇T-34坦克和T-70坦克,分成40至50組鋪天蓋地向德軍陣地衝來,坦克上還運載着步兵。見此情景,德軍立即投入了戰鬥。頓時,火炮、穿甲彈在雙方陣地中爆炸,硝煙籠罩了整個大地。戰鬥一開始,蘇聯紅軍T-34坦克就徑直殺向敵 陣。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徑火炮在遠距離無法擊中德軍坦克,因此,大量蘇聯紅軍坦克在接近敵人之前就已經被德“虎”式坦克擊毀。戰鬥結束後,戰場上蘇聯紅軍坦克的殘骸數以百計,蘇181坦克團在戰鬥中全體陣亡。

庫爾斯克會戰的爭議:德軍是有機會反敗爲勝的

如果情景的確如此,那麼有關歐洲東線作戰的歷史應該重新撰寫,戰鬥也將不像傳統觀點所認爲的是整個戰役的分水嶺,更不是德軍南線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實上,戰鬥後,德軍依然擁有較強的作戰實力,並在以後幾天的戰鬥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包圍了蘇聯紅軍的幾個步兵陣地,佔領了一些極有戰略價值的高地。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德軍最終在南線放棄進攻,全軍撤退的呢?專家們認爲,導致德軍潰敗的原因恰恰是希特勒本人。1943年第二次大戰進入了關鍵的轉折階段。7月初,就在蘇德戰場上的戰役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由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和巴頓將軍指揮的美國第七集團軍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大舉登陸。接到這個消息後,希特勒坐立不安,他決定放棄蘇德戰場的會戰,將軍隊撤出以保存實力,爲防禦做準備。德軍南線指揮官曼施泰因對希特勒的決定大爲不滿,他認爲如果堅持到底,德軍將有可能包圍蘇第5坦克近衛集團軍主力,並最終佔領戰略要地普羅霍洛夫卡。然而,剛愎自用的希特勒並沒有採用曼施泰因的建議,而是將SS裝甲軍等主力部隊調離了普羅霍洛夫卡地區。這些部隊正式撤出了戰場。此後,德SS裝甲軍希特勒近衛師被調往意大利。德軍撤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失去了戰鬥力,而是由於希特勒喪失了繼續同蘇聯紅軍作戰的勇氣和信心。隨着希特勒這一決定的做出,德軍在歐洲東線戰場上最後一次爭取戰略主動的機會也就隨之灰飛煙滅了。史學家們指出,最新披露的檔案使人們對發生在60多年前的那場戰役有了更爲準確的認識,但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德國法西斯在二次大戰中註定失敗的命運。歷時50余天的庫爾斯克會戰最終於1943年8月23日以蘇聯紅軍的最後勝利而宣告結束。這場會戰後,蘇聯紅軍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轉入了戰略進攻。斯大林在評價這一來之不易的勝利時說:“蘇聯紅軍在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標誌着德國法西斯已經處於覆滅的邊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