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俄學者如此評抗日:無中國衛國戰爭恐將改寫

俄學者如此評抗日:無中國衛國戰爭恐將改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爭長達14年,是最持久的反法西斯戰爭,將日本法西斯主要兵力牽制與消耗在中國戰場,美英等同盟國制定的“先歐後亞”戰略得以實施。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中國抗戰勝利的世界意義因種種原因被國際史學界“邊緣”了。值得欣慰的是,當今國際社會越來越意識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歷史貢獻。“讓歷史說話,讓史實發言”,《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來自俄羅斯的歷史學家,他們對中國抗戰給予了高度中肯地評價。

【訪談嘉賓】

拉林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知名中國問題專家

庫馬尼奧夫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軍事史問題科學委員會主席

薩莫伊洛夫 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教授

在有着和中國共同抗擊法西斯記憶的俄羅斯,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一個相似的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應該以日本侵略中國爲標誌。

在記者的採訪中,俄羅斯學者們給予了中國抗戰史很高評價,他們表示,如果沒有中國抵抗日本,日本將得以進攻蘇聯後方,那麼蘇聯衛國戰爭的歷史恐怕將會被改寫。

俄學者如此評抗日:無中國衛國戰爭恐將改寫

“以前中國是弱國,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爲是‘二流國家’或者‘邊緣國家’。但現在,中國在世界的分量在增加,中國歷史對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意義也應當被正視。”著名的俄羅斯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亞歷山大·拉林說道。

  “二戰以日本侵華爲起點”漸被世界接受

《國際先驅導報》: 人們說到反法西斯戰爭,西方人似乎只記得歐洲戰場,很少有人記得東方的中國戰場。您覺得爲什麼會這樣?您如何評價中國從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抗戰?

拉林:我們形成了這樣一種傳統,將二戰劃分爲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而中國不屬於以上任何一方。我認爲,這是因爲中國當時是一個軍事上很孱弱的國家,所以未能對日本發動如“諾曼底登陸”那樣特別的進攻性行動

但我認爲,這樣的傳統劃分方式只是相對的,並非絕對。二戰已結束多年,轉過頭再看當時的情況,我們看到,中國在二戰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當更加正確地看待並適當評價中國的作用。中國牽制了大量日軍,這一點很重要,由此阻止了日本大舉進攻蘇聯,而當時實際上蘇聯的主要兵力都用在西部戰線對德作戰上。同時,中國也牽制了日本在太平洋戰線上對美作戰。

應該說,考慮到日本當時的軍力,如果不是中國人奮起反擊,他們是有能力佔領除中國之外的更廣大領土的,這一點不能不引起人們注意。此外,儘管日本成功佔領了大片中國領土,但中國軍人的英勇頑強是不容置疑的。他們爲本國曆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他們進行了忘我的勇敢抗爭,這樣的功績不容遺忘。

瞭解中國戰場的西方人不多,因爲二戰歷史主要是由歐洲和美國曆史學家編寫的,他們將1939年9月1日(德國襲擊波蘭)當作戰爭起點。我認爲完全可以換一種認定方式,如將日本1937年開始全面進攻中國甚至1931年佔領瀋陽當作戰爭起點。很多學者還不習慣這樣的劃分方式,但這樣的劃分自有其道理,我認爲,甚至這是更好的一種劃分方式。

現在正是一個過渡時期,越來越多的學者在逐漸接受後一種劃分方式。雖然目前以中國戰場爲第二次世界大戰起點的這種觀點還遠沒有成爲主流,但我相信,這種觀點會逐漸得到大家認可,支持者會越來越多。未來很有可能將日本侵華戰爭作爲二戰的起點。


 “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被普遍低估了”

《國際先驅導報》:近兩年,一些西方學者已經提出,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貢獻不應被遺忘。

庫馬尼奧夫:我對中國二戰貢獻的評價,同我大多數同行一樣——相當之高。

西方軍事史學界談到二戰時,對中國抗擊日本侵略很少提及或者乾脆沉默不語,這絕對是不正確的。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間內,一些做法還依舊佔上風,即不把中國當成一個曾爲人類文明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偉大國家。但是現在西方國家早就應該明白,欺凌中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反對改變二戰開始年代的最主要理由是:德國進攻波蘭帶來英法對德宣戰,鑑於英法殖民地和統治區域,戰爭立即成爲世界大戰。但回顧日本的侵華戰爭,它絕不是地區衝突,而是造成大量傷亡、破壞和其他不可彌補的損失的真正的戰爭。當1939年秋天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日本全面侵華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年頭。

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被普遍低估了。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整整14年,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國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事實上成爲第一個同法西斯陣營作戰的國家。中國在東方戰場牽制了大量日本軍國主義的戰鬥力,以傷亡軍民3500萬人的代價,讓日本軍隊將主要精力放在中國戰場,使其無暇他顧。

薩莫伊洛夫:中國從1931年開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而且開始一直是自己孤身堅持與日本作鬥爭,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大多數西方國家都採取了不理睬政策,只有蘇聯提供支援,那時候有很多蘇聯的飛行員在守護中國的領空戰鬥中犧牲。在歐洲戰場真正開始之前,中國和蘇聯已經在反抗侵略戰鬥中成爲同志關係。

俄學者如此評抗日:無中國衛國戰爭恐將改寫 第2張

蘇聯在與納粹德國的戰鬥中損失衆多人民,中國在與日本軍國主義戰鬥中同樣有着重大的犧牲。我想強調,中國在打敗軸心國亞洲戰場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正是中國人民的堅持和勇敢,才使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政策沒有得逞。

  “中國勝利日閱兵意義重大”

《國際先驅導報》:中蘇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共同戰鬥,對今天的中俄關系有何影響?

拉林: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年代裏,蘇中關係史書寫了光輝的篇章。蘇聯給予了中國很大幫助——財政援助、供應武器甚至是重武器,蘇聯飛行員在中國參與戰鬥。這些都是事實,不能被遺忘。蘇聯在中國人民政權的勝利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庫馬尼奧夫:這場反法西斯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共同的鬥爭把我們兩國人民凝聚在一起。就像那首優美的歌曲《莫斯科-北京》所唱的,“俄中人民永遠是兄弟……”

《國際先驅導報》:您怎麼看中國舉辦“九三”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閱兵活動?

拉林:這次閱兵象徵意義重大,將向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展示,中國在盟國反法西斯和反日本軍國主義戰爭中發揮了卓越作用,中國反對任何篡改二戰成果的圖謀,中國現在是對世界進程、世界經濟施加影響的偉大強國,是國際社會一個值得尊重的、負責任的成員,希望與他國和平友好共處。

俄羅斯和中國長期以來在軍事領域進行着成果顯著的緊密合作,雙方共同舉行軍演等。雙方互派軍隊參加對方國家閱兵意在表明,在俄羅斯和西方、中國和日本關係不順暢的情況下,在這樣不平凡的國際形勢中,中國和俄羅斯是互爲可靠的夥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