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艾森豪威爾解釋爲何美軍打敗仗:德軍動用虎式坦克

艾森豪威爾解釋爲何美軍打敗仗:德軍動用虎式坦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美國影評人將戴維·艾爾導演的戰爭片《狂怒》與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拯救大兵瑞恩》作比較。因爲同《拯救大兵瑞恩》一樣,《狂怒》也反映了美國對二戰的一段痛苦回憶。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重現了1944年6月盟軍諾曼底登陸時遭受的慘重損失,艾爾則觸及了美軍在東進之路上最害怕的武器——德國重型坦克。他在影片中安排了美軍著名的謝爾曼坦克與虎式坦克對陣。爲此,他甚至從英國巴溫頓坦克博物館借來了全球唯一一輛還能動彈的虎式坦克。虎式坦克在德國通常只是軍事書店裏的話題,在美國卻仍然是二戰文化中的標誌物。

這部電影本質上還是“牛仔對付大怪獸”的老故事。米夏埃爾·魏特曼的例子則反映了1944年的實際情況。盟軍登陸後不久,這位武裝黨衛軍軍官就被派往諾曼底。魏特曼沒有等待援軍,徑直指揮自己的虎式坦克突襲英軍。在自己的坦克失去行動能力前,他擊毀了12輛敵軍坦克。魏特曼和戰友成功脫離戰場,隨即被納粹宣傳部門吹捧成二戰中戰績最輝煌的坦克指揮官。

虎式坦克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其不可戰勝的光環。但其實虎式坦克是極其脆弱的戰爭機器,始終爲其研發過程中的錯誤設計要求所拖累。爲了能夠與蘇聯和美國遠勝於己的軍工產業相匹敵,德國軍方要求德國坦克比敵人的坦克塊頭大,技術上更先進。而滿足這一要求需要細緻的研發和可靠的生產。但在戰爭條件下,這兩點都做不到。

1941年,德國坦克技術上的落後在與蘇聯T-34坦克早期型號的戰鬥中暴露無遺。於是,費迪南·波爾舍和亨舍爾工廠匆忙研製出2種坦克樣車,並於1942年向希特勒作了展示。波爾舍極其複雜的技術失靈了,亨舍爾中標並被要求立即開始量產這種被稱爲“老虎”的德國VI號坦克。

艾森豪威爾解釋爲何美軍打敗仗:德軍動用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重57噸,裝甲最厚處達110毫米,配備精準的88毫米火炮,在紙面性能上優於蘇聯、美國和英國的任何坦克。但由於構造複雜且始終未能得以完善,導致這種坦克失去行動能力往往是因爲技術問題,而不是因爲被敵人擊中。

雖然虎式坦克可以在2500米外擊穿T-34坦克的正面裝甲,而T-34坦克只有靠得很近才能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但在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大量虎式坦克因底盤受損或發動機故障而根本派不上用場。油耗高和行駛速度低也是這種坦克的缺點。而且只有很少的橋樑能夠承受虎式坦克的重量。

此外,英美兩國的空襲令第三帝國的軍工生產越發難以爲繼。1943年底,位於卡塞爾的亨舍爾工廠遭受重創。因此,虎式坦克及其更重、更大的改進型號虎王坦克總共只生產了2000輛。

而美國工業到戰爭結束時總計生產了約5萬輛各種型號的謝爾曼坦克。雖然這種坦克在與功能完好的虎式坦克對戰時毫無勝算。但它可靠耐用、速度快且容易操作,而且在1944年底也開始裝備能夠擊穿虎式坦克裝甲的火炮。謝爾曼和產量超過4萬輛的T-34坦克證明,在戰爭中軍工業最應重視的是數量和可靠性。

1945年4月,也就是導演艾爾爲電影《狂怒》的故事所設定的時間,德國國防軍在西線大概只還有十幾輛虎式坦克可用。儘管如此,當時的報道卻一再提及虎式坦克發動進攻。這種現象表明,人們對這種戰爭武器最初的恐怖感受深深刻在了集體記憶當中。

盟軍在地圖上把由虎式和虎王坦克組成的國防軍重型坦克營的位置專門標註出來。美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也曾毫無愧意地用德軍動用了虎式坦克來爲美軍打敗仗開脫。

這種強大德國坦克的傳奇由此誕生,儘管盟軍早在1944年8月的法萊斯包圍戰中消滅了大量虎式坦克,魏特曼也於此役陣亡。但德軍在阿登反擊戰中動用了少數幾輛還能用的虎王坦克,又爲傳奇添加了新的內容。好萊塢也作出了貢獻,使得這個離譜的神話流傳至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