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英國宗教學家:中華文明對等級排序有極大熱情

英國宗教學家:中華文明對等級排序有極大熱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公元前16世紀起,統治中國黃河流域的商朝君王們相信,他們是神靈之子。據說,“帝”,一位平素與人類沒有接觸的具有至高威力的神,派一隻玄鳥下凡到中原。這隻玄鳥下了一個蛋,被一女子此女子名爲簡狄。——譯者注吞食。過了一段時間,她生下了商朝君王的始祖簡狄所生的男嬰,名爲契。——譯者注。由於他與帝的獨特關係,君王便是世界上唯一被允許直接與至高神打交道的人。通過向帝獻祭,他能獨自爲他的人民贏得平安。在占卜者的幫助下,他會向帝請教,派遣軍隊或拓殖是否可行。他可以詢問帝,他的莊稼是否會獲得豐收。君王的合法性來自於他作爲先知以及作爲世俗世界與神聖世界之間的媒介所獲得的權力。然而在更爲世俗的層面上,他也依靠其優質的青銅武器裝備。第一批商朝的城市可能就是由這個行業的工匠建立起來的,他們最早開始製造青銅武器、戰車和用於獻祭的耀眼器皿。新工藝的威力意味着,君王可以動員數千農民,強迫他們參加勞動或作戰。

  堯、舜、禹

商朝人知道他們不是中國的第一批君王。他們聲稱是從夏朝(約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600年)最後一個君王手中奪取了權力。我們沒有關於夏朝的考古或文獻資料,但到公元前第三個千年末期時,中原地區很可能存在某種王國。文明緩慢而痛苦地來到中國。中原被周圍的高山和不適於人類居住的沼澤地所隔離。那裏氣候惡劣,夏季酷熱,冬季寒冷,夾雜着沙粒的徹骨寒風侵襲着人們的居住地。在黃河裏很難航行,而且河水經常氾濫。古代的開拓者必須開鑿運河,排出沼澤地的水,建築堤壩,防止洪水毀壞莊稼。中國人沒有關於這些古代工程建造者的歷史記憶,但他們會講述一些關於君王的故事,這些君王在夏朝之前統治着中國,並使鄉村變得適合人們居住。黃帝與一個可畏的人(即蚩尤。——譯者注)進行搏鬥,確定了日月星辰的運行軌道。神農創造了農業生產。公元前23世紀,賢明的君主堯和舜開創了和平繁榮的黃金時代。在舜統治期間,土地一直受到可怕洪水的侵害,舜委託負責工程建設的首領禹(禹的官職爲司空。——譯者注)去解決這個問題。禹用了13年時間,修建運河,馴服溼地,將河流井然有序地引向大海。其場面之壯觀,如同貴族們趕赴一場盛大的招待會。由於禹的巨大努力,人們從此可以種植谷粟。舜帝對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選拔禹爲繼承人。於是禹成爲夏朝的創立者。所有這些傳說中的賢明君王都將對中國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們給以啓示。

英國宗教學家:中華文明對等級排序有極大熱情

  商朝文化

商朝貴族肯定熟悉這些傳說。他們明白,文明是一種不穩定且來之不易的成就。他們相信,人們的命運不可解脫地與先輩的靈魂有着密切聯繫。商朝君王也許不像堯、舜或禹那般強大有力,但他們控制了中原的廣闊領域。他們的領地向東南方延伸到淮河流域,向東延伸到山東,向西最遠到達渭河流域。這並非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而是一個由小型宮城構成的網絡,每個宮城由一位王室成員來管理。城鎮極小,僅由爲君王及其僕從所建的綜合住宅區組成,周圍被高高的土牆圍繞,以防水災或他人攻襲。商朝最後一個都城殷,其城牆的周長僅有800碼(商都規模很大,原文有誤。——譯者注)。商朝的城鎮遵循統一的樣式;它們通常是長方形的,每一面城牆朝着一個方向,所有居所都面朝南方。王宮有三進庭院,還有爲宗教儀式和政治活動而設的覲見室;宮殿東邊是祖先的廟堂。集市在王宮北面,而工匠、戰車和弓箭的製造者、銅匠、製陶工人以及王室書吏、占卜者和宗教儀式專家,都居住在城南區域。

這並不是一個遵從平等主義的社會。商朝人顯示出對等級排序的極大熱情,這將成爲中華文明的特點之一。作爲天帝之子,君王佔據權力金字塔的頂端,這一等級唯有他一人。其次是王族諸侯,即各個商朝城市的統治者;他們之下是擔任官職的各大家族首領,以及靠來自城牆外鄉村地區的稅收維持生活的貴族。最後,在金字塔的底部,是普通的僕役和武士階層。

城市是一小塊貴族化的飛地,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商朝的貴族階層將時間完全用於宗教、戰爭和狩獵。他們從當地農民那裏收取剩餘的農產品,並以軍事保護作爲回報。但是在這一時期,只有很少的區域被開墾耕種。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仍被茂密的森林和沼澤所覆蓋。在商代,大象、犀牛、水牛、黑豹和花豹,還有鹿、虎、牛、熊、猴,仍舊在森林中游蕩。動物會變成對人有危害的東西,因此狩獵既是義務也是娛樂。君王凱旋迴城時,獵物被作爲供品獻祭,並在規模龐大、喧鬧而酗酒的宴會上被吃掉。

戰爭與狩獵之間幾乎沒有區別。戰爭是僅限於貴族的一種活動,只有他們才被准許擁有武器和戰車。一次典型的軍事行動是很適度的,由大約100輛戰車組成;步行跟隨的農民並不參加戰鬥,而是擔任隨從、僕人和搬運者,並照看馬匹。商朝人並沒有強烈的擴張領土的野心,他們發動戰爭只是爲了懲罰反叛的城市,奪取他們的貴重物品——農作物、牲口、奴隸和工匠。有時候,派遣軍隊是爲了反抗“蠻族”,這些民族住在商朝人居住地的周圍,在商朝領地邊緣,尚未吸收中原文化。按種族特徵來說,他們與商朝人並沒有什麼不同,而當他們最終被同化之後,將對中華文明作出自己的貢獻。在商朝領地之內,蠻族與商朝人保持着友善的關係,並與他們交換妻子和物品。居住在商朝領地鄰近地區的蠻族通常是商朝人的盟友。商朝人與偏遠地區的蠻族幾乎沒有聯繫。

商朝貴族的城市生活與耕種土地的農民們的生活幾乎沒有相同之處。貴族簡直不把他們當作人來看待,然而,就像那些蠻族一樣,農民對中原文化同樣產生了持久的影響。農民與土地緊密相連,他們的社會根據大自然周而復始的循環運動而組織起來。農民的生活由冬夏之間的差別所支配。春天,勞動的季節開始了。男人離開村莊,住在田間固定的棚屋裏;在勞動季節中,除了婦女給他們送飯之外,他們與妻子和女兒沒有接觸。莊稼收穫之後,土地被閒置一旁,男人搬回家中居住。他們將住處封閉,待在室內度過整個冬天。這是他們進行週期性休息和恢復體力的時節,而對於那些在夏季工作較少的女人,勞作的季節在這時開始了:編織、紡紗、釀酒。這種交替或許對中國的陰陽觀念作出了貢獻。陰是現實生活中女性的一面。正如農婦一樣,它的季節是冬天;它的活動是內在的,並在黑暗、密閉的地方進行。陽是男性的一面,活躍於夏天和白晝;它是一種外向的力量,並能創造出豐富的物產。

英國宗教學家:中華文明對等級排序有極大熱情 第2張

商朝貴族對農業不感興趣,但是他們明確地感受到,山水風景是富於靈性意義的。山巒、江河、風都是重要的神靈,被看做是四個基本方位之主。這些自然神歸屬大地,與蒼天神“帝”相對應。由於他們能夠影響收割,因而通過獻祭受到人們的安撫和諂媚。而更爲重要的是王室的祖先們,對他們的崇拜居於商朝宗教信仰的中心。在殷(今河南安陽)進行的考古發掘出土了九位君王的墓葬,他們躺在放置於中央平臺上的棺柩中,被士兵的遺骸圍繞着,這些士兵是在君王的葬禮上殉葬的。君王死後,便獲得了神聖的地位;他與帝一起住在天堂,並可以請求帝幫助他活在世間的親屬。

商朝人確信王朝的命運依賴於先王的善意。雖然帝自身並沒有特別的信徒,自然神也沒有固定的禮拜儀式,而祖先們卻在奢華的禮儀中受到敬拜;每一位祖先都在宗教儀式的歷法中擁有自己的祭日。君王主持儀式,“賓祭”他們的祖先。王室成員裝扮成其已故親屬,感到自己被他們所模仿的祖先附體。當他們進入庭院時,君王在祖先面前鞠躬。自然神被召集起來,在王宮庭院中分享盛宴,大量牲畜在那裏被獻祭和烹燒。隨後,神靈、祖先和人類一同享用美餐。

然而,在這精心安排的宗教儀式背後隱藏着一種深深的憂慮。帝是市鎮的保護者。他支配風雨,向自然神發號施令,商王也同樣對他的官員和士兵下達指示。而帝是不可預知的,他常常製造乾旱、洪水和疾病,甚至祖先也是不可靠的。商朝人相信,死者的靈魂可能是危險的,因此,他們的親戚將其屍體放在厚重的木棺中掩埋,以玉來陪襯他的屍體,堵塞他們身體的外口,以免靈魂逃脫,折磨生者。人們所安排的宗教儀式就是要將潛在的製造麻煩的鬼怪變成有益而仁慈的神靈。人們給死者取了新名字,分配給他一個特殊的祭日,希望他被妥善安置而對社會有利。隨着時間的流逝,祖先的威力愈發強大,人們設計的宗教儀式是要勸說新近亡故的人支持地位較高的祖先,因爲有可能輪到他們在帝面前替人們說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