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宋朝與西夏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竟是此物引起的,令人大跌眼鏡

宋朝與西夏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竟是此物引起的,令人大跌眼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老百姓有了飯吃,才能安心生產,擁護皇帝的統治。這句話換在軍隊上同樣適用,軍糧後勤,是一支軍隊能打勝仗的基礎,如果沒有充足的後勤補給,就算是精兵強將也會在頃刻間灰飛煙滅。

一支軍隊的後勤,除了糧食外,還有一樣東西必不可少,那就是鹽。人一旦缺鹽超過10日,就會四肢無力,頭腦昏厥,變爲任人宰割的羔羊。正因食鹽如此重要,產鹽重地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任何一個割據政權的成立,都離不開對產鹽重地的控制。

西夏作爲一個成功的割據政權,同樣握有豐厚的食鹽資源,西夏產的青白鹽不僅品質優良而且價格便宜,性價比極高,因此,販賣食鹽一直是西夏主要的財政來源。但是隨着宋夏交惡,宋朝爲了打擊西夏,便頒佈了許多禁鹽的政策,以求讓西夏屈服,宋與西夏的鹽戰由此拉開了序幕。

宋朝與西夏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竟是此物引起的,令人大跌眼鏡

北宋、西夏、遼版圖_圖

一、食鹽引發的血案

西夏地區,一直以盛產食鹽而著稱,其不但有烏池、白池爲代表的的散鹽,還有河西走廊一帶所產的岩鹽。西夏的鹽不僅品質好,而且價格低廉,性價比極高,宋朝人稱其“青鹽價賤而味甘”,競爭力遠超宋朝主流的解鹽。西夏的鹽因其高品質被宋人稱爲青白鹽。

西夏的青白鹽,由於其性價比,競爭力遠超宋朝解鹽,一經貿易,便佔據了市場的主流。宋朝的大小商人爭相採購青白鹽,而這些收入大都流入了西夏地區的党項人手中。看到自產的食鹽被西夏擠得無地容身,宋朝朝廷自是十分妒忌。但是考慮到當時,宋朝還沒有統一中原,因此其首要目標依然是消滅各地的漢族割據勢力,至於與黨項人的鹽業之爭,只能暫且擱置。

公元977年,宋朝朝廷開始壟斷食鹽買賣,但唯獨青白鹽交易依然照舊。爲了向西夏示好,宋朝還特地對青白鹽進行了特殊保護:“其青白鹽舊通商處,即令仍舊。”因此在那時,來北宋進行食鹽貿易的党項人絡繹不絕,就算是違法的私販也司空見慣。

宋朝與西夏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竟是此物引起的,令人大跌眼鏡 第2張

趙光義(939年-997年)_圖

但是好景不長,党項人的一次分裂徹底終結了宋夏之間繁榮的食鹽貿易。公元982年,党項族首領李繼捧突然率領部落來到宋朝邊境,希望能歸附宋朝,移民到汴梁城。此時正值趙光義北伐失敗,看到居然有人主動投靠自己,皇帝立即答應了李繼捧歸附。但是李繼捧的弟弟李繼遷卻不願歸附,並率領部落貴族逃入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澤,抗宋自立,徹底終結了雙方持續多年的友好關係。宋太宗由此下令青白鹽“禁毋入塞”。期望用禁鹽的方式來摧毀李繼遷的財政基礎。

面對宋朝的經濟制裁,李繼遷被迫歸降了遼國,以求自保。宋太宗見李繼遷找好了下家,沒有辦法,只好扶植李繼捧在夏州立足,並賜姓趙,任命其爲夏州刺史,讓他領兵抵抗李繼遷。在軍事打擊的同時,宋太宗繼續維持禁鹽政策,將其擴大爲禁絕一切邊境貿易。面對軍事和經濟的雙重製裁,李繼遷漸漸支撐不住,最後只得向宋朝服軟,歸附了宋朝。但是這不過是李繼遷的緩兵之計,公元993年,待其恢復實力後,李繼遷再次起兵反宋。面對反覆無常的李繼遷,宋太宗勃然大怒,嚴令再次切斷宋夏之間的食鹽貿易,以圖困死李繼遷。但是趙光義這次沒想到的是,這次的長期制裁不僅沒能摧毀李繼遷,反而激怒了邊境的一干少數民族,他們因爲沒有鹽吃,紛紛反叛宋朝。宋朝的邊患,竟然越禁越多了。

宋朝與西夏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竟是此物引起的,令人大跌眼鏡 第3張

西夏武士_圖

二、適得其反的禁鹽制裁

爲了對付李繼遷,宋太宗下令對西夏展開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絕其青鹽不入漢界;禁其糧食不及蕃夷。並頒佈命令:“自陝以西有敢私市戎人青白鹽者,皆坐死。”這段話的意思是,陝西以西的地界,誰要是敢私自跟西夏人做食鹽貿易,一律處死。宋太宗希望他的嚴刑峻法能夠恐嚇住兩地的商人,讓西夏的青白鹽一克也賣不出去,活活餓死李繼遷。但是,令宋太宗大跌眼鏡的是,這項制裁措施沒讓李繼遷受不了,反而讓西北的邊民苦不堪言,由於缺乏食鹽來源,西北地區很快陷入了缺鹽的災難之中。

史料記載,宋太宗的政策實施後“關隴民無鹽以食”。由於缺鹽,原本歸附宋朝的一干少數民族部落紛紛反叛,他們帶領部衆,盡數投靠了擁有食鹽的李繼遷,李繼遷用食鹽犒賞了這些投靠的部落,並利用他們不斷進攻宋朝邊境,讓宋朝軍隊疲於奔命。

宋朝與西夏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竟是此物引起的,令人大跌眼鏡 第4張

西夏党項人的服飾_圖

宋太宗的禁鹽政策,由此遭到了徹頭徹尾的失敗,他不明白,禁絕食鹽貿易也許可以讓李繼遷財政枯竭,但西夏作爲一個稍有家底的割據政權,就算沒有食鹽貿易,其儲存的銀兩糧食也足夠一段時間使用,因此,就算食鹽賣不出去,李繼遷也能撐個一年半載。反之,沒有鹽的西北邊民,只需斷鹽十日就會陷入瀕死的境地,因此,兩邊的食鹽貿易,其實反而是西夏那邊更佔主動。趙光義魯莽的禁鹽政策,只會適得其反。由於禁鹽帶來的副作用,當年8月,宋朝遂取消了禁鹽政策,宋與西夏的食鹽貿易恢復如初。

宋朝的錯誤在於,在禁鹽的同時沒有考慮到西北邊民對於食鹽的需求,在斷絕西夏青白鹽的進口後,並沒有從內地調來足夠的食鹽以供替代,因此讓西北邊民因缺鹽而被迫反叛。

宋朝與西夏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竟是此物引起的,令人大跌眼鏡 第5張

李元昊繼位前李繼遷的活動_圖

三、食鹽貿易:宋夏關係的風向標

之後,李繼遷不斷襲擾宋朝邊境,勢力越來越壯大。到了1038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正式建國稱帝,宋夏戰爭再一次爆發。面對李元昊的猛烈攻勢,宋軍連戰連敗,損失慘重,連丟數州。由於軍事上的接連失敗,宋朝不得不坐下來與李元昊進行和解。

李元昊的和解條件之一就是徹底放開宋夏之間的食鹽貿易,要求宋朝“每年入中青鹽十萬斛。”面對李元昊的獅子大開口,宋朝當然不會同意,因爲宋朝君臣深知,青白鹽乃是西夏第一大物產,是西夏的財政支柱,一旦徹底放開,西夏只會財源滾滾,實力更盛,到時恐怕尾大不掉,更難剿除。

爲此,宋朝決定以食鹽貿易作爲制衡西夏的法寶,如果西夏對宋朝表示順從,就允許開邊貿易,如果西夏進犯宋朝,就斷絕食鹽貿易。此時宋朝的禁鹽制裁吸取了宋太宗時期的教訓,在制裁的同時往往會從內地調集大量的解鹽以供西北邊民食用,因此,制裁的效果大大增加。

由於北宋的禁鹽,西夏的財政漸漸枯竭,實力大損。另一方面,宋朝任用范仲淹爲西軍統帥,對西夏展開了步步緊逼的堡壘戰術,讓西夏引以爲傲的騎兵無計可施。面對北宋朝廷的雙管齊下,李元昊終於支撐不住,答應與宋朝議和。

1044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協議,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作爲賞賜,允許兩邊開展正常的邊貿,李元昊生日時宋朝要送2000兩銀子作爲份子錢,以表敬意。但是對於食鹽貿易,宋朝依然採取了嚴厲的態度,只允許個別地方設置可供交易的榷場,以此在宋與西夏的貿易中佔據主動。

此後,食鹽貿易儼然成爲了兩國關係的風向標,一旦食鹽貿易通暢,就代表兩國關係友好,一旦食鹽貿易禁絕,就表示兩國已經劍拔弩張,時刻會爆發戰爭。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西夏滅亡之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