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目的是什麼呢?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目的是什麼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一段蕩氣迴腸的亂世時期,廣義上來看,它處在東漢末年與西晉初年之間,長達近百年。所謂三國,指的就是曹魏、蜀漢、孫吳三大勢力,而這三國當中,劉備自稱漢室宗親,又以仁德知名,因此在後世頗受讚譽,被不少人視爲正統。

可惜的是,劉備建立的蜀漢在三國當中實力最弱,也最先被滅亡。說到蜀漢的滅亡,有人會歸功於鄧艾的奇計,但也有人表示關羽北伐的失敗早已奠定了敗局。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從荊州北上討伐曹操,一路上勢如破竹,一度"威震華夏",嚇得曹操準備遷都以避鋒芒。不過,當關羽專心北方時,孫吳卻出兵襲取了其後方,斷絕了他的物資供應。

最終,關羽兵敗被殺,而東吳的舉動則激怒了劉備,後者出動全部可調動的兵力東征,結果既損兵折將,自己也病重不治。章武三年(223),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這次託孤感動了許多人,還被陳壽誇讚爲:"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目的是什麼呢?

不過,一些相信陰謀論的人則認爲這是劉備安排好的一個試探,如果諸葛亮回答不當,就會被當場格殺。

章武二年(222),劉備率領的大軍在夷陵被陸遜擊敗,戎馬半生的蜀漢皇帝被愛將關羽張飛先後喪命、復興漢室希望進一步減小等消極因素擊敗,不久後就感染了重病。根據劉備寫給劉禪書信中的"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我們可以得知,最初他只不過是有點拉肚子,但不久後就發展出了其它症狀,逐漸變得難以醫治。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目的是什麼呢? 第2張

或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許是爲蜀漢的今後做打算,面對孫權派來求和的使者,劉備選擇了放下仇恨,重歸於好。第二年的三月,在白帝城休養了半年多的劉備終於來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叫來曾經爲自己謀劃三分天下計策的諸葛亮,準備託付後事。在《三國志》中,陳壽詳細記載了當時的場景。

面對從成都風塵僕僕趕來的諸葛亮,病榻之上的劉備託付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古往今來,幾乎沒有哪個皇帝能在託孤時對大臣說出"他要是不中用,你可以自己當皇帝"這樣的話,而面對主公的推心置腹,諸葛亮當即痛哭流涕地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將大事交給諸葛亮後,劉備還專門修書一封,告訴劉禪要把諸葛亮視爲父親,對其尊敬和信任。

如果光看這一場面,可以說劉備和諸葛亮堪稱我國古代君臣和睦的典範,也難過後人對此的態度基本都是感動不已。

不過,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對劉備託孤的場景也會有一千種解讀。首先,有人表示劉備作爲一代梟雄,不會對到底還是身爲外人的諸葛亮如此信任,所謂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用來試探諸葛亮的野心,如果諸葛亮當時就答應下來,恐怕會被當場擒殺。

誠然,作爲一國之君和自詡漢室正統的劉備不太可能將自己的基業交給外人,就算劉禪愚鈍,但那也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因此,說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確實也能說得過去。不過,有人在試探的基礎上,認爲劉備還在暗示諸葛亮,其依據便是"君才十倍曹丕"。對於這六個字,可能大部分人看到時會理解成劉備是稱讚諸葛亮的能力,來表示他可以在與曹丕的較量中佔據上風。

可是,有人卻聯想到曹丕的登基方式,即脅迫漢獻帝禪位給自己,認爲劉備在託孤時提起曹丕,是想用曹丕篡漢的事例暗示和警告諸葛亮,讓他不要效仿。

總之,在陰謀論者看來,劉備與諸葛亮之間關係並不好,而對於諸葛亮,劉備僅僅是當作幫忙治理蜀漢的工具,並沒有太多的信任。其實,我們從歷史事實出發,是很容易看得出陰謀論存在的問題的。

在歷史上,諸葛亮稱得上是賢臣的典範。首先,他做事縝密認真,事無鉅細幾乎都要自己親自把關,做到了事必躬親,替君主分憂。其次,因爲後主能力不足,他代爲行使權力,但一舉一動都嚴格按照先帝的託付,在禮儀上也不敢有絲毫僭越。

北伐臨行前,他傾注感情寫成的《出師表》被後人譽爲"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最後,儘管身居高位,他卻生活儉樸,死後家中沒有半點餘財。諸葛亮令人敬佩的品行,其實就是對一切陰謀論的最好回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