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後唐李存勖能多次大敗契丹的原因是什麼?

後唐李存勖能多次大敗契丹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唐李存勖能多次大敗契丹的原因是什麼?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北宋固然比後唐強大,但它面對的遼國、也早不是當初的契丹。

更何況,如果單看軍事,北宋不一定比後唐強。

回顧數千年的歷史,但凡中原混戰之時,也是北方草原崛起之際;而且,雙方的節奏是完全同步的。

從晚唐至五代,由於長期的戰亂、頻繁的政權更迭,中原(尤其黃河流域)的實力被逐步削弱。而在同期,曾經屢屢依附於強者的契丹則順勢崛起。

契丹原本是鮮卑宇文氏別部,先後附屬於突厥、唐朝和回鶻。唐代後期,回鶻汗國瓦解,契丹再次內附,並趁着唐王朝衰落逐步征服了奚、室韋,日漸強大。唐代末年,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各部,契丹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

第一,契丹很早就是個耕牧兼營的民族。

《遼史》稱:“皇祖勻德實,爲大迭烈府夷離堇,喜稼穡,善畜牧”;以及“太袓仲父述瀾,始興板築,臵城邑,教民種桑麻,習織組”。

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後,抓住盧龍軍節度使(幽州節度使)劉守光爲政暴虐、大量漢人逃亡的契機,吸引這些外逃人員投奔。他率領漢人種地、修建城邑、設立市場,完全參照附近幽州的模板;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國號契丹;他的皇城上京中孔子廟、佛寺、道觀一應俱全,儼然一個漢化的城市。公元926年,他又征服了農耕文明較爲發達的渤海國,史稱“得城邑之居百有三”,即得到103座城邑。

此時的契丹國,已經是一個兼備農耕、遊牧特色,實力較爲可觀、抗風險能力較強的綜合性國家,而不是歷史上看似兇猛、實則脆弱的匈奴、突厥。

後唐李存勖能多次大敗契丹的原因是什麼?

第二,契丹一直試圖染指中原,但受限於天時、地利,即使阿保機在位時,也長期遭受挫折。

在耶律阿保機之前,分散的契丹就沒有放棄過對中原的侵擾;然而,那時的唐朝雖然支離破碎,但地方的軍鎮卻相當能打,屬於實打實的“軍國主義”。

比如,痕德堇可汗在蠶食奚、室韋等部落後,時常南下襲擾幽、薊等地,但卻遭到了幽州節度使劉仁恭父子的殘酷報復,公元903年,他們的牧地被燒,不得不低頭求和;沒多久他們再次南侵,統帥竟然被劉仁恭之子劉守光生擒。

公元907年,在朱溫代唐之際,耶律阿保機也統一了契丹各部。同年,他率領30萬大軍進攻雲州(幽雲十六州之一),割據一方的晉王李克用出面後,雙方相談甚歡、約爲兄弟,喝得酊酩大醉後,商量好在冬季共同討伐朱溫。

當時有人建議趁機除掉耶律阿保機,但李克用認爲:“仇敵未滅而失信夷狄,自亡之道也”,放了耶律阿保機一馬。隨後,雙方互相贈送大量禮物,儼然一副好基友的架勢。

但沒過多久,爲了給自己爭取更具權威性的官方認證,耶律阿保機背叛了李克用、轉而依附代表着中原正統的朱溫,從此,李克用與契丹結下了深仇大恨。公元908年去世前,他曾交待兒子李存勖替自己報三大仇,其中一個就是背叛自己的契丹。

但李存勖接班後,出於嚴峻現實的需要,一度向契丹示好,甚至不惜稱呼耶律阿保機爲叔父,以此麻痹對方。這一舉動受到了奇效,後來當他攻滅劉守光時,耶律阿保機竟毫無舉動、作壁上觀。

但到了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翻臉。8月,他親率30大萬攻陷蔚州(十六州之一),俘虜振武節度使李嗣本,隨後進攻李存璋竭力固守的雲州(十六州之一)。李存勖聞訊親自帶軍北上救援,在抵達代地時,契丹聞風而撤。

這期間,後唐犯下了一項重大戰略失誤。幽州城北方七百里有個渝關,也就是後來的山海關,這裏地形險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對契丹起到極大遲滯作用。但周德威擔任盧龍節度使期間放棄了這一要地,讓契丹軍得以輕輕鬆鬆進入燕雲十六州。

這不,到了下一年3月,契丹攻陷新州。隨後周德威奉命前來爭奪,耶律阿保機則帶領30萬人救援,晉軍大敗。隨後契丹趁機圍攻幽州,他們“爲地道,晝夜四面俱進”,周德威則據城頑強抵抗。

雙方鏖戰200多天後,晉將李嗣源等人率領7萬步騎前來救援,城內外夾擊,猝不及防的契丹軍大敗,“俘斬萬計”。

公元921-922年,耶律阿保機再次“傾國而來”,他分兵奪路,圍幽州、陷涿郡、攻易/定二州。形勢危急,李存勖出馬救援,並且親率5000精騎爲先鋒。在新城北,李存勖擊敗萬餘契丹騎兵,對方大多被驅趕進沙河淹死,耶律阿保機的一個兒子也被俘虜。

隨後耶律阿保機率軍北撤,李存勖則步步緊逼。望都之戰,李存勖親自衝鋒陷陣,契丹大敗、被追趕至易州。加上那些天連降大雪,契丹人糧草斷絕、大量士兵凍餓而死,耶律阿保機在懊悔中撤退。

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後唐建立。隨後契丹再次試圖進攻幽州,耶律阿保機派次子耶律德光親自出馬,但仍舊拿不下幽州城,只好退兵。

北方無憂,李存勖得以集中主要力量對付後梁。同年10月,他以奇兵突襲汴州,一舉滅亡後梁,赫赫戰功讓天下爲之矚目。後來,他又吞岐國、滅前蜀,取得鳳翔、漢中及兩川,震動南方割據諸國。

綜上可見,在後樑、後唐期間(直到後唐滅亡前),契丹一直未能佔據上風。原因有二:

一是燕雲十六州的重大價值。依託這個橫亙在北方邊境、由城市與崇山峻嶺形成的天然防線,契丹人毫無辦法。就像當時李嗣源救援幽州城時所說:“敵利野戰,我利據險,不若自山中潛行趣幽州,與城中合勢,若中道遇虜,則據險拒之。”燕雲十六州的獨特城邑、地形,是中原軍隊面對契丹騎兵的可靠法寶。

二是李存勖確實太有戰鬥力。以區區河東爲根據地,李存勖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華統一河北、掀翻後梁,時人往往將其比作李世民。而且,李存勖以及他的軍隊骨幹都是沙陀人,本就驍勇善戰、善打敢打硬戰血戰,面對契丹騎兵也絲毫不落下風。

但到了北宋時,形勢卻完全是另一幅模樣。

首先,在後唐末期,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叛,面對唐末帝李從珂的大軍圍困,他選擇割讓燕雲十六州、自稱“兒皇帝”、每年贈送金帛三十萬爲代價,請求契丹的增援。

這一事件帶來兩大後果:

契丹得到傳統漢地,獲得大量城邑、資源、人口;在南、北兩院制下,南面襲用唐制制度、大量招徠漢人,封建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實力逐漸發生質變;

以往作爲中原屏障的燕雲十六州,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遼國的天險。中原王朝在黃河北岸再無任何有效防禦線,契丹鐵騎在千里平原上縱橫馳騁,三四天就能飲馬黃河,而南岸就是汴京(開封)。在這樣的戰場上,以步兵爲主的中原如何跟技術同樣先進、騎兵無敵的遼國掰手腕?

其次,宋軍的戰鬥力,與五代時的軍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整個五代數十年間,中原地區本質上就是“先軍政治、軍國主義”,將士們久經沙場、能征善戰,帝王本人就是傑出將領。

因此,即使在丟失燕雲十六州後,後晉在石重貴期間也能跟契丹較量一番,甚至還能取得陽城大捷、讓耶律德光落荒而逃;後周世宗柴榮一舉而下三關,讓契丹望風披靡。

但北宋則不同。趙匡胤防兵如防虎,他杯酒釋兵柄,許多能征善戰的將領遠離軍隊指揮權;而他本人以及弟弟趙廣義,在軍事能力上跟李存勖、柴榮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面對契丹敗多勝少也就不足爲怪。

另外,趙氏兄弟先南後北的戰略也令人詬病,統一南方後,北宋的兵力已疲,奮戰半生的將士們寄望於享受富貴,再也沒有與契丹血戰、奪回燕雲十六州的鬥志。

不過,戰爭並不是一個政權的全部。當北宋建立後,自唐代後期以來,分裂、混戰了上百年的中原得到了難得的和平,這一貢獻應當得到肯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