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存勖怎麼讀 李存勖結局悲慘的原因

李存勖怎麼讀 李存勖結局悲慘的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885年-926年),代北沙陀人,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

李存勖怎麼讀 李存勖結局悲慘的原因

  李存勖

李存勖在位期間,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但他沉湎於聲色,治國乏術,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殺戮功臣,橫徵暴斂,又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怨憤、士卒離心。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於興教門之變,時年四十二歲。在位三年,廟號莊宗,諡號光聖神閔孝皇帝,葬於雍陵。

 出生日期

《舊五代史》記載: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諱存勖,武皇帝之長子也。母曰貞簡皇后曹氏,以唐光啓元年歲在乙巳,冬十月二十二日癸亥,生帝於晉陽宮。《冊府元龜》記載:後唐莊宗以光啓元年十月癸亥生於晉陽宮。《舊唐書》記載:十二月辛亥朔。

李存勖以唐光啓元年十月二十二日(885年12月2日)生於晉陽宮,而十月二十二日不是癸亥是癸酉,十月十二日纔是癸亥。同光元年至三年的萬壽節(李存勖生日)皆在十月二十二日,李存勖的生日就是十月二十二日。光啓元年十月壬子朔,癸亥是十二日,癸酉是二十二日,李存勖若生於十二日何以過二十二日生日,此當是編纂者失察誤抄所致。

 人物生平

少年時代

李存勖是李克用與貞簡皇后曹氏的長子。他自幼擅長騎馬射箭,膽力過人,爲李克用所寵愛。少年時隨父作戰,11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朝朝廷報功,得到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

李存勖成年後狀貌雄偉瑰麗,得習《春秋》,豁達而且通大義,並勇敢善戰,熟知戰略要術。他又喜愛音樂、歌舞、俳優之戲,旁人多有異談。

當時,軍閥割據混戰、佔據河東的李克用常被控制河南的朱溫牽制圍困,兵力不足,地盤狹小,非常悲觀。李存勖勸說其父:“朱全忠恃其武力,吞滅四鄰,想篡奪帝位,這是自取滅亡。我們千萬不可灰心喪氣,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李克用聽後大爲高興,重新振作起來,與朱全忠對抗。

即位晉王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於同月襲晉王位。但是當時的兵馬大權歸於其叔父李克寧,軍民之事皆由李克寧決定,權柄既重,令衆人皆攀附李克寧。當辦完喪事後,李存勖與張承業、李存璋設計,要除去勢力龐大的叔父李克寧。

同年二月二十日,當諸將於府第時,乃伏兵於府中,置酒大會,李克寧既至,於席間擒下李存顥、李克寧二人,李存勖哭着責備李克寧:“侄兒一開始就打算把軍隊、政權都讓給叔父,叔父不願意背棄我父親的遺命,怎麼現在又把我跟我母親丟給豺狼虎豹?叔父怎麼忍心?”李克寧泣對:“這是讒言啊,我還能說什麼?”當日,李克寧與李存顥俱伏法。

其後,李存勖認爲潞州(今山西上黨)是河東屏障,沒有潞州對河東不利,所以他立即率軍從晉陽出發,直取上黨,乘大霧突襲圍潞州的樑軍,大獲全勝。李存勖的用兵之奇使梁太祖朱溫大驚,他說:“生兒子就要生李存勖一樣的兒子,李克用不會滅亡了啊!至於我的兒子,豬狗之輩而已!”

李存勖怎麼讀 李存勖結局悲慘的原因 第2張

 建立後唐

當潞州之圍解決後,河東威振,控制鎮州的王鎔和控制定州的王處直見形勢驟變,也動搖了依附後梁的信心,竟然和李存勖結成聯盟共同對付後梁。

後梁爲了保護河北之地,不惜一切,出兵再戰,於是雙方在柏鄉又展開了一場血戰。柏鄉之戰中,晉軍有周德威等三千騎兵和鎮州、定州兵;對方樑軍有王景仁率領的禁軍和魏博兵八萬。樑軍守衛柏鄉、以逸待勞,在地形、兵力、裝備幾方面處於優勢;而晉軍是騎兵,機動性和進攻能力大,對樑軍構成威脅。

戰役開始,李存勖採用周德威建議,引誘樑兵出城,聚而殲之,晉軍主動後撤。樑軍主將王景仁果然上當,傾巢而出。晉軍抓住機會,以騎兵猛烈突擊樑軍,周德威攻右翼,李嗣源攻左翼,鼓譟而進。這時晉軍李存璋率領的騎兵大隊也趕上,樑軍丟盔棄甲,死傷殆盡。

這一仗,使樑軍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之後,朱溫一聽晉軍就談虎色變。而李存勖卻進一步安定了河東局勢,他息兵行賞,任用賢才,懲治貪官惡吏,寬刑減賦,一時河東大治。

李克用臨死時,交給李存勖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溫。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裏,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製的絲套裏,帶着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

其後李存勖達成李克用遺志,打敗契丹,攻破燕地,並且攻滅劉守光與劉仁恭父子割據的桀燕政權,並且於923年,在魏州(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爲唐,史稱後唐,其後攻滅後梁,統一北方。李存勖還收降了李茂貞建立的岐,並攻滅王建所建立的前蜀。

李存勖以唐朝賜姓爲李的合法繼承人身份,打起中興唐朝的旗號,併爲唐朝皇帝立廟。又以誅滅唐朝逆臣之名,族滅了後梁宰相敬翔、李振等人,將幫助朱溫篡唐的舊臣11人貶官。

但李存勖到了晚年自認爲已經拼命一生,應該好好享樂,遂荒廢朝政。李存勖自幼喜歡看戲、演戲,常粉墨登場,並自號藝名“李天下”。伶人大受皇帝寵幸,以至於伶人景進干預朝政。士大夫皆氣憤,又不敢出氣。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搶民女入宮,強擄魏博士卒們妻女千餘人,怨聲四起。

同光二年,李存勖恢復舊唐宦官的勢力,本來已經消失的監軍又凌駕於藩鎮之上,導致諸將更大的不滿。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派遣兒子魏王李繼岌、侍中郭崇韜,攻滅前蜀。但是其後繼岌、崇韜互相猜疑。郭崇韜又得罪宦官,李存勖於是對崇韜起疑,下命孟知祥入蜀,見機行事。翌年,李存勖被宦官的讒言所迷惑,誅殺了朱友謙、李存乂。後唐朝廷人心惶惶。

後唐同光四年(926年),魏博士兵皇甫暉在鄴城叛亂,是爲鄴城之亂,李存勖命李紹榮前往討伐,久不能下,無奈命李嗣源攻鄴城,李嗣源命其女婿石敬瑭同徵。兵進魏州時,李嗣源卻被叛軍擁戴,恭迎入城,李嗣源百口莫辯,石敬瑭表示就算不造反也無法免責,李嗣源因而擁兵自立,與魏博的叛軍合兵造反。李嗣源佔據汴州(今河南開封),進軍洛邑,先鋒石敬瑭則帶兵逼進汜水關(河南滎陽汜水鎮),李存勖決定親征反擊。

興教門之變

這時擔任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不知李存乂已被莊宗殺死,欲奉李存乂之名作亂,火燒興教門。蕃漢馬步使朱守殷見危不救。李存勖當時僅有符彥卿及王全斌等少數將領效忠他。郭從謙率兵攻入皇城。李存勖被流箭射中,王全斌將其扶至絳霄殿。

李存勖失血過多,渴懣求飲,經宦官奉進酪漿,喝完一杯,遽爾殞命。王全斌大慟而去。一名伶人揀丟棄的樂器放在李存勗屍體上,點火焚屍,史稱興教門之變。李嗣源入洛陽殺盡叛臣,葬李存勖屍骨於雍陵,進廟號莊宗,李嗣源在汴州稱帝,是爲後唐明宗。

 爲政舉措

政治

處置後梁君臣

李存勖與後梁抗衡,打得是“爲唐復仇”的旗號,故此在滅樑後便拆毀朱氏宗廟,追貶後梁二帝朱溫、朱友貞爲庶人。他還打算掘開朱溫的陵墓,劈棺戮屍,但因張全義力勸而作罷,最終只剷除了墓地闕室。

此外,李存勖以誅殺逆臣的名義,族滅後梁宰相敬翔、李振以及權貴趙巖、張希逸、張漢傑等人,又以“助樑篡唐”的罪名,貶竄唐朝舊臣鄭珏、蕭頃等十一人。但對後梁所署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刺史等武臣,只要肯歸附後唐,李存勖都會予以承認。

如宣武節度使袁象先、鎮國軍留後霍彥威、宣義軍留後段凝、耀州刺史王晏球、匡國軍節度使溫韜,不但赦罪留任,還被賜以國姓(李姓)。溫韜曾盜掘唐朝諸帝皇陵,被稱作“罪與朱溫相埒”,李存勖都未予追究其罪責。李存勖的這一舉措,使得處於後梁直接統治下的河南地區,全都接受了後唐的統治。

 遷都洛陽

後唐建立時,李存勖因曾兼任河東、魏博、成德三鎮節度使,遂實行三都制,以三鎮治所爲都城。其中,太原號爲西京;魏州升爲興唐府,號爲東京;鎮州升爲真定府,號爲北都。

後梁滅亡後,李存勖將後梁的西都洛陽改稱東都,定爲後唐國都,同時以雍州京兆府(長安)爲西京。原西京太原改稱北都,東京興唐府改稱鄴都。北都真定府則廢除都號,複稱成德軍鎮州。

 吞併岐國

岐國是李茂貞在唐末建立的地方割據政權,據有關中鳳翔一帶,強盛時轄有二十餘州,但因屢被後梁、前蜀所敗,最終只剩七州之地。李茂貞因勢力較弱,始終不敢稱帝,而是沿用唐朝年號,以與後梁相對抗。後唐滅樑時,李茂貞曾致書慶賀,以李存勖的叔父自居。

同光二年(924年),李茂貞聽聞後唐定都洛陽,心中不安,於是上表稱臣,命其子李從曮入京朝貢。李從曮在洛陽親見唐軍軍容之盛。李茂貞更加憂懼,遂上表朝廷,請行“藩臣之禮”,被改封爲秦王。具有獨立性質的岐國從此消失。

縱容皇后干政

李存勖在位期間,皇后劉氏權力極大,所發佈的教令與皇帝詔敕具有同樣效力,各地官府都必須執行。劉氏生性貪婪吝嗇,不但和李存勖一同聚斂錢財,還派人到各地經商,連柴火果蔬之類都要加以販賣,從中獲利。四方貢獻的錢財都據爲己有,卻吝嗇不賞,只用於供養伽藍。降將如袁象先、溫韜、張全義,都通過厚賂劉氏而得到重用。

同光四年(926年),國內饑荒,洛陽府庫空竭,禁軍軍士都不發軍糧。親族家眷只能以野菜充飢,以致凍餓而死者無數,很多軍士甚至被迫典賣妻兒。而這時正逢鄴都兵變,軍中流言四起,形勢非常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宰相率百官上表,請李存勖開內庫賑災。李存勖應允,但劉氏卻不肯答應,稱生死有天命決定,非人力所能挽回。

後來,宰相又在便殿議論。劉氏躲在屏風後面偷聽,竟然將自己的梳妝用具、兩口銀盆,以及三個年幼的皇子,送到宰相面前,稱宮中只剩這些,讓他們拿去賣了以籌備軍餉,嚇得宰相惶恐而退。

 寵信伶宦

李存勖對伶人極爲寵信。早在稱帝之前,便曾因任用伶人楊婆兒爲刺史,而貽誤戰事。伶人周匝在胡柳陂之戰中被樑軍俘虜,因伶人陳俊、儲德源的保護而免死。後唐滅樑後,李存勖竟然要授陳俊二人爲刺史,以報答二人對周匝的救命之恩,結果被郭崇韜勸阻。

他承認郭崇韜所言乃是公正之論,但最終還是任命陳俊二人爲刺史,原因竟然是言而無信愧見周匝。而當時,親軍中很多百戰將士都沒得到刺史之職,對此無不憤慨。

伶人們更是隨意出入宮禁,欺凌大臣,羣臣皆敢怒而不敢言,有的甚至反過來巴結伶人,以保求富貴。藩鎮節度使也爭相重金行賄。在這些伶人中,爲害最深的是景進。李存勖以景進爲耳目,去刺探羣臣的言行,想知道宮外之事都要屏退左右,單獨詢問景進。景進由此大進讒言,干預朝政。文武百官對景進都忌憚不已。

而本已衰微的宦官勢力在同光年間也死灰復燃。後唐建立後,李存勖詔命各地,讓將前朝宦官送回京師洛陽,以致宮中宦官激增到近千人。這些宦官有的擔任諸司使,有的充作藩鎮監軍,都被李存勖視爲心腹。他們恃寵爭權,肆意干預軍政,凌慢將帥,使得各藩鎮皆憤怒不已。

後來,宦官、伶人奉命到全國各地挑選美女充實後宮,竟然一次性掠走青年婦女三千人,連魏州軍營兵士的家屬也難以倖免。

疏忌功臣

李存勖在位期間,對功臣宿將多有猜忌之心。李嗣源是後唐滅樑第一功臣,曾表奏義子李從珂爲北京內牙馬步都指揮使,希望李從珂能就近照顧家中。李存勖卻惱怒異常,認爲李嗣源“握兵權,居大鎮”,卻插手軍政人事,因此將李從珂貶爲突騎指揮使,遠戍石門鎮,並多次駁回李嗣源的入朝請求。在李嗣源入朝後,李存勖又命朱守殷暗中監視。

而在李存勖晚年,更是變本加厲,對功臣宿將無罪誅戮。郭崇韜在滅樑、平蜀戰役中,戰功顯赫,但與宦官不睦。前蜀滅亡後,蜀人曾請郭崇韜留鎮西川。李存勖對此非常不滿,又聽信宦官向延嗣的讒言,以爲郭崇韜截留蜀地財貨,更是怒形於色。他任命孟知祥爲西川節度使,讓其到成都斬殺郭崇韜,被孟知祥勸止。劉皇后卻私自下達教命,密令李繼岌在成都處死郭崇韜父子。李存勖非但不予追究,還下詔給郭崇韜定罪。

河中節度使朱友謙及其部將史武等七人皆因此案牽連而被誅殺滅族。康延孝爲郭、朱復仇,起兵反唐,很快也兵敗身死。

視門第

李存勖在位期間,以門第族望爲任官標準。他在稱帝前曾頒佈教令,在四鎮判官中擢選前朝士族,作爲新朝建立後的宰相人選。義武節度判官豆盧革、河東觀察判官盧程因此被任命爲行臺左、右丞相。後唐建立後,豆盧革、盧程以及尚書左丞趙光胤、禮部侍郎韋說先後被拜爲宰相。四人均無實學,只因出身名門高第,得以高居相位。故胡三省評論稱:“興王之君,命相如此,天下事可知矣。”

受李存勖的影響,朝中掌握用人大權的宰執也以門第爲命官的重要依據。如樞密使郭崇韜,不僅本人冒認唐代名將郭子儀爲祖先,以擡高自己的門第,而且任官不講才能功勞,只看門第高低。他“引拔浮華,鄙棄勳舊”,不肯提拔出身寒微的官員,稱怕被名流所嗤笑。很多勳舊功臣因此受到排擠、壓抑,以致怨聲載道。

 軍事

開拓疆土

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李存勖命李嗣源率軍襲破鄆州,而後在德勝城、楊劉城等地與樑將王彥章、段凝交戰數月,將樑軍主力拖在山東一帶。是年十月,李存勖採取降將康延孝之策,輕騎直取汴州,一路連破中都、曹州,僅用八天便進抵汴州城下,逼得樑帝朱友貞絕望自殺,滅亡後梁。後梁將帥紛紛來降,所屬節鎮州府盡歸後唐所有。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李存勖徵調同州、華州、邠州等藩鎮兵力以及中央禁軍六萬人,以李繼岌、郭崇韜爲主帥,征討割據兩川的前蜀政權。唐軍歷經威武之戰、三泉之戰,屢破蜀軍,於是年十一月入居成都,滅亡前蜀。

此戰,唐軍自出師南征,僅用七十日便滅亡前蜀,震動南方諸國。前蜀所轄十個節鎮、六十四州、二百四十九縣盡入後唐版圖。

 討平叛亂

同光二年(924年)四月,李存勖徵發潞州三千軍士,前往涿州戍邊。昭義軍牙將楊立趁機煽動士卒作亂,聚衆攻打子城東門,驅逐節度副使李繼珂、監軍張弘祚。他自立爲昭義軍留後,並遣使入洛陽,求取節度使之位。李存勖任命李嗣源爲招討使,統領元行欽、張廷蘊等將領,討伐潞州。五月,李嗣源攻破潞州,平定叛亂,將楊立及其黨羽俘送洛陽。李存勖處死楊立等人,並下詔拆毀潞州城防設施。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邢州左右步直軍軍校趙太煽動兵變,佔據邢州城,自稱安國軍留後。李存勖命東北面招討副使霍彥威爲主帥,征討邢州叛亂。三月,霍彥威攻克邢州,擒獲趙太等人,將他們帶到魏州城下斬首,以震懾城中叛軍。

 軼事典故

 可亞其父

李存勖十一歲時,隨父征討王行瑜,並向唐昭宗報功。唐昭宗非常欣賞李存勖,輕撫其背部,道:“我兒日後必定是國家的棟樑之才,不要忘了對我大唐盡忠盡孝啊!”後來,唐昭宗還對人稱讚“可亞其父”。意思是說,李存勖能超過其父親,使父親屈居亞軍。李存勖遂得名李亞子。

終應父言

李克用曾到潞州境內三垂岡打獵,在岡上的明皇廟前擺設酒宴,聽伶人奏唱《百年歌》。歌詞陳述人衰老之狀,聲調悽苦悲傷,只聽得李克用老淚縱橫。當時李存勖年方五歲,也隨侍在側。

李克用指着李存勖,對諸將道:“老夫已老,壯志未酬。但二十年後,此子必能代我戰於此地,完成我未竟的功業。”十九年後,初襲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岡大敗樑軍,奠定了晉國崛起的基礎。

樑祖之嘆

潞州之戰時,朱溫曾親赴澤州,視察前線戰況,結果得知李克用去世。他對年輕襲位的李存勖非常輕視,認爲攻取潞州的大局已定,便徑自返回汴州。但李存勖卻奇兵突出,將圍攻潞州的樑軍打得大敗潰走。朱溫得到戰報,先是大驚失色,隨即喟然長嘆:“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克用雖死猶生啊。我的兒子們跟他一比,簡直如同豬狗一般。”

後來,朱溫病重,對侍臣道:“我經營天下三十年,想不到太原餘孽(指李存勖)竟然發展到如今的地步。我看他志向不小,上天又奪我年壽。等我死後,我的兒子們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我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了。”他傷心哽咽,竟然昏死過去。

 三矢雪恨

相傳,李克用臨終時,曾交給李存勖三枝箭,並對他道:“樑賊朱溫是我晉國不共戴天之仇。燕王劉仁恭是我所立,契丹耶律阿保機與我約爲兄弟,但都背叛了我,投靠朱溫。我未能滅此三賊,死有餘恨。我給你三枝箭,你將來一定要消滅這三個敵人,以告慰我在天之靈。”

李存勖將這三枝箭供奉在家廟中,每逢出征都要以少牢之禮祭祀,將箭矢請出,放在錦囊中,揹負上陣,戰勝後再送回家廟。他平桀燕、敗契丹、滅後梁,每戰都是如此。

“晉王三矢”的典故最早出自宋初王禹偁所著的《五代史闕文》。其真實性在歷代都備受質疑。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考異》中考證稱,李存勖襲位時,還曾對契丹“遣使告哀,賂以金繒,求騎軍以救潞州”,契丹亦出兵相助,而當劉守光被其兄劉守文攻擊時,李克用、李存勖也屢次派兵相救,可見至少在李克用去世時,晉國根本沒有與契丹、幽州結仇一事。他認爲,“晉王三矢”的典故當是後人杜撰,以此誇耀李存勖的英明神武。

 王誤老奴

黃巢之亂時,傳國玉璽流入民間,輾轉落到魏州僧人傳真手中。樑晉夾河對峙時,傳真和尚將玉璽獻給李存勖。李存勖得到玉璽,又因諸將連番勸進,遂有稱帝之意。

河東監軍張承業素以唐臣自居,連忙趕赴魏州,當面勸諫道:“大王父子與樑賊血戰三十年,是要爲國家報仇,恢復唐室社稷。如今樑賊未滅,大王便要稱帝,恐怕會令天下人失望。大王何不先誅除樑賊,爲先帝報仇,迎立唐室後人爲帝。您再掃平吳蜀,一統天下,到時又有何人能與大王爭奪帝位。您謙讓的時間越久,將來江山就越穩固。”

但李存勖卻道:“我也不願稱帝,只是被羣臣逼迫,無可奈何。”張承業自知難以勸阻,大哭道:“諸侯們浴血奮戰,本爲恢復唐朝,現在大王卻自取帝位,欺騙老奴啊。”他返回晉陽,從此一病不起。

 恃勇矜功

李存勖自恃勇武,平梁時常率輕騎衝鋒,親臨戰陣,因此經常陷入險境。王鎔、王處直都曾致信給李存勖,勸他不要如此輕率。但李存勖卻笑道:“不經百戰如何平定天下,我怎能深居帷房,將自己養的肥胖呢。”符存審也曾爲此勸諫李存勖。李存勖表面聽從,但趁符存審不在,又策馬跑出軍營,還對左右侍從道:“這老頭子妨礙我玩耍。”

胡柳陂之戰時,周德威建議李存勖按兵不動,先以小股騎兵騷擾,使樑軍難以安營,待其疲乏不堪時再發動進攻。但李存勖卻道:“我們在黃河沿岸終日挑戰,就是要與樑軍決戰,卻始終不能如願。如今已經打到樑軍家門口了,卻避而不戰,不是豪傑所爲。”他當先列陣出擊。周德威無奈,只得隨從出戰。結果晉軍大敗,周德威也戰死於亂軍之中。

李存勖滅樑後,荊南節度使高季興親自到洛陽朝覲。他返回荊南後,對麾下將佐道:“新朝歷經百戰,方纔平定河南。皇帝便豎着手指,對功臣誇耀道:‘我於指頭上得天下。’如此一來,滅樑之功歸於皇帝一人,臣僚將佐又有什麼功勞可言。功臣對此莫不寒心,我沒什麼可擔憂的了。”

 背信殺降

李存勖滅蜀後,命王衍舉族遷居洛陽,並保證道:“我會封給你一塊土地,不會薄待於你,日月星三辰爲證,絕不虛言欺哄!”王衍欣然動身,率領宗族、百官及其家族數千人,啓程東行。他行至關中時,因河北亂起,只得暫留秦川驛。

李存勖欲東征平叛,擔心王衍在後方作亂,便命宦官向延嗣前去誅殺王衍一家。王母徐氏臨死高呼道:“我兒舉國降順,皇帝許以不死,而今卻行殺戮。他言而無信,必遭報應。”

據《新五代史·張居翰傳》中記載,李存勖當時是要將王衍一行千餘人全部誅殺。但樞密使張居翰認爲殺降不祥,便私下將詔書中的“王衍一行”改爲“王衍一家”。最終被殺者只有王衍及其近宗親屬,隨行的前蜀降臣及其宗族千餘人得免一死。

嫡庶倒置

李存勖早年娶韓氏爲正妻,後又納伊氏、劉氏爲妾。三女之中,韓氏爲首,伊氏居次,劉氏最末。劉氏位次雖低但最受寵,又生有長子李繼岌。李存勖稱帝后,有意立劉氏爲皇后,但礙於宗法制度,不能亂了妻妾次序,是以遲遲不立皇后。後來,李存勖在宰執豆盧革、郭崇韜的奏請下,越過韓氏、伊氏,冊立劉氏爲皇后。韓氏、伊氏二夫人皆忿忿不平。

而對待父親的妻妾,李存勖也是如此。根據宗法制度,皇帝以庶出繼位,當以嫡母爲皇太后,尊生母爲皇太妃。但李存勖稱帝后,卻將嫡母劉氏尊爲皇太妃,尊生母曹氏爲皇太后。當時,劉太妃赴太后宮中拜賀。曹太后羞慚不已,面有愧色。

伶官天子

李存勖自幼便喜歡唱戲,常與伶人嬉戲廝混,稱帝自取藝名爲“李天下”。一次,李存勖與衆伶人一同嬉鬧,四處張望着喊道:“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伶人敬新磨越衆上前,擡手便扇了他一個耳光。李存勖頓時被打懵了,伶人們也都驚駭不已。敬新磨笑道:“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還呼喊誰呢?”伶人們盡皆失笑。

李存勖非但不怒,還重賞了敬新磨。後來,敬新磨到殿中奏事,在殿內被惡犬追逐。他躲在一根庭柱邊,叫道:“陛下不要縱使兒女咬人。”李存勖出身夷狄,非常忌諱狗,聞言大怒,當場便要拉弓射死敬新磨。敬新磨忙喊道:“陛下不能殺我,我與陛下乃是一體,殺之不詳。”李存勖忙問緣由,他答道:“陛下年號同光。天下都稱您爲同光帝。殺了敬新磨,同(銅)就沒有光了。”李存勖大笑,饒了敬新磨。

 人物評價

李曄:“此兒有奇表。”“兒將來之國棟也,勿忘忠孝於予家。”“此子可亞其父。”

朱溫:“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爲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吾經營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餘孽更昌熾如此!吾觀其志不小,天覆奪我年,我死,諸兒非彼敵也,吾無葬地矣!”

敬翔:“李亞子繼位以來,於今十年,攻城野戰,無不親當矢石,近者攻楊劉,身負束薪爲士卒先,一鼓拔之。”

趙鳳:“莊宗神閔皇帝謀猷特立,睿哲遐宣。訓卒練兵,櫛風沐雨。纘崇鳳歷,恢三百載之世功。平蕩梟巢,刷四十年之仇恥。一登大寶,四換周星。”

李嚴:

“皇帝念高祖、太宗之業,倏爾隳弛;憤朱溫、崔胤之徒,同謀篡弒。遂乃神機迥發,心鼎獨燃。掘滄溟而誓戮鯨鯢,芟林莽而決除虎兕。十年對壘,萬陣交鋒。慮久困於生靈,而選挑其死士。才過汶水,縛王鐵槍於馬前。旋及夷門,斬朱友貞於樓下。劍霜未匣,槍雪猶輝。段凝統八萬雄師,倒戈伏死。趙嚴知一人應運,引頸待誅。遂使賊將寒心,謀夫拱手。取乾坤只勞八日,救塗炭遂定四維。備振皇威,鹹遵帝力。今則秦庭貢表,兩浙稱臣。淮南陳附拜之儀,回紇備朝天之禮。”

“吾皇前年四月即位於鄴宮,當月下鄆州。十月四日,親統萬騎破賊中都,乘勝鼓行,遂誅汴孽,僞樑尚有兵三十萬,謀臣猛將,解甲倒戈。西盡甘涼,東漸海外,南逾閩浙,北極幽陵。牧伯侯王,稱藩不暇,家財入貢,府實上供。吳國本朝舊臣,岐下先皇元老,遣子入侍,述職稱藩。淮海之君,卑辭厚貢,湖湘、荊楚,杭越、甌閩,異貨奇珍,府無虛月。吾皇以德懷來,以威款附。順則涵之以恩澤,逆則問之以干戈,四海車書,大同非晚。”

述律平:“吾聞晉王用兵,天下莫敵。”

孫光憲:“莊宗皇帝爲唐雪恥,號爲中興,而溫韜毀發諸帝寢陵,宣加大辟,而賜國姓,付節旄,由是知中興之說謬矣。”

李承進:“莊宗好畋獵,每次近郊,衛士必控馬首曰:‘兒郎輩寒冷,望陛下與救接。’莊宗隨所欲給之,如此者非一。晚年蕭牆之禍,由賞賚無節,威令不行也。”

薛居正:“莊宗以雄圖而起河、汾,以力戰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國祚中興,雖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圖受命,亦無以加也。然得之孔勞,失之何速?豈不以驕於驟勝,逸於居安,忘櫛沐之艱難,徇色禽之荒樂。外則伶人亂政,內則牝雞司晨。靳吝貨財,激六師之憤怨;徵搜輿賦,竭萬姓之脂膏。大臣無罪以獲誅,衆口吞聲而避禍。夫有一於此,未或不亡,矧鹹有之,不亡何待!靜而思之,足以爲萬代之炯誡也。”

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蒼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爲天下笑。”

個人作品

《尊前集》收錄有李存勖的四首詞作:《一葉落》、《歌頭·賞芳春》、《陽臺夢·薄羅衫子金泥鳳》、《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家庭成員

曾祖父母

曾祖父:朱邪執宜,率部族歸附唐朝,後唐建立後尊爲懿祖昭烈皇帝。

曾祖母:崔氏,後唐建立後追諡爲昭烈皇后。

 祖父母

祖父:李國昌,原名朱邪赤心,官至代北節度使,後唐建立後尊爲獻祖文景皇帝。

祖母:秦氏,後唐建立後追諡爲文景皇后。

父母

父親:李克用,官至河東節度使,封晉王,後唐建立後追尊爲太祖武皇帝。

生母:曹氏,初封晉國夫人,後唐建立後被尊爲皇太后,諡號貞簡皇后。

嫡母:劉氏,初封秦國夫人,後唐建立後被尊爲皇太妃。

后妃

皇后劉氏,原爲妾室,立爲皇后

淑妃韓氏,原爲正室,冊爲淑妃

德妃伊氏,妾室,冊爲德妃

昭儀侯氏,封汧國夫人

昭容夏氏,封虢國夫人,被後唐明宗賜婚嫁於耶律倍

昭媛白氏,封沂國夫人

出使美宣鄧氏,封珝國夫人

御正楚真張氏,封涼國夫人

司簿德美周氏,封宋國夫人

侍真吳氏,封延陵郡夫人

懿才王氏,封太原郡夫人

鹹一韓氏,封昌黎郡夫人

瑤芳張氏,封清河郡夫人

懿德王氏,封琅琊郡夫人

宣一馬氏,封扶風郡夫人

某氏,莊宗愛姬,有子,爲皇后劉玉娘所設計,於同光三年(925年)歸於元行欽

郭氏,後梁末帝朱友貞妃,入莊宗後宮,出家爲尼,後晉時主持朱友貞之喪

李氏,莊宗登基前的側室,後被賜給孟知祥

侯氏,原爲符道昭妻(與昭儀侯氏是否爲同一人,無考)

兄弟

永王李存霸

邕王李存美

薛王李存禮

申王李存渥

睦王李存乂

通王李存確

雅王李存紀

李存矩

子女

兒子

李繼岌,官至興聖宮使,封魏王,以西南面行營都統之職領軍滅蜀。興教門之變後,在渭南兵潰自殺。

李繼潼,同光三年(925年)被拜爲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興教門之變後不知所蹤。

李繼嵩,同光三年(925年)被拜爲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興教門之變後不知所蹤。

李繼蟾,同光三年(925年)被拜爲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興教門之變後不知所蹤。

李繼嶢,同光三年(925年)被拜爲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興教門之變後不知所蹤。

女兒

義寧公主,嫁宋廷浩,生宋偓,孫女爲宋朝孝章皇后。

 後輩

曾孫:李佑,宋仁宗天聖四年(1026年)四月由安德節度推官改授西京留守推官。

外孫:宋偓,外孫媳後漢永寧公主劉氏

外曾孫婿:宋太祖、張子野、孟隆諗(後蜀孟玄喆之子)、寇準、韓崇訓、王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