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永樂大帝朱棣爲何不敢承認生母? 朱棣身世之謎

永樂大帝朱棣爲何不敢承認生母? 朱棣身世之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棣爲何不敢公開承認生母朱棣是“朱三多”,即說不清楚的謎團多,幹出的大事多,遭受的爭議多。他的出生,就屬於“三多”裏面的“謎團多”。

元朝末年的至正二十年(1360)的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在當時的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關於他出生的現場情況,被後人描述十分神奇——雲氣滿室,光彩五色,照映宮闥,連日不散,這些都被看做是朱棣以後當皇帝的吉兆。中國古代有一個傳統,凡是名人、富貴之人出生時必定會有不同於平常人之處。這些迷信說法,都是人爲製造或者附會的。

那麼朱棣出生時到底是什麼一個情形呢?當時他的父親朱元璋還沒有取得天下,只是佔據着應天府以及周邊和浙江一部分地區。這至多隻能算是元末羣雄割據中一支較大的勢力,但談不上是實力最大的一支。那時候朱元璋還是元末農民軍小明王的部下,官職是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

朱棣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當然也算得上是個貴家的公子。但是他這樣的貴家公子在當時還是命運叵測。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那個時候與朱元璋爲敵的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都虎視眈眈的,想滅掉朱元璋。朱元璋天天忙於跟他們打仗。後來足智多謀的朱元璋在這場爭鬥中逐漸強大起來,最終消滅了這兩支與他爭奪天下的最強的勢力。現在我們在這裏用寥寥數語來說這事,好像這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但在當時那是相當不容易的。不過這些都是朱元璋承擔的事兒,這時的朱棣還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

永樂大帝朱棣爲何不敢承認生母? 朱棣身世之謎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他出生時,上面已經有了三個哥哥,是他的同父異母兄弟。同父,就是父親都是朱元璋;異母,就是說朱棣跟他的哥哥們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那麼,朱棣的生母是誰呢?

關於這個問題,《明史·成祖本紀》裏面是這樣記載的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也就是說,他的父親是明太祖朱元璋,生母是孝慈高皇后。誰是孝慈高皇后呢?孝慈高皇后就是朱元璋的元配馬皇后。

當初朱元璋投奔紅巾軍郭子興的時候,馬氏是郭子興的養女。郭子興很看重朱元璋,就把養女馬氏許配給了他。多年以後,朱元璋當了皇帝,馬氏也就理所應當地成了馬皇后。她就是那位出名的大腳馬皇后。其實馬皇后的腳並不特別大,應該說是正常的腳,只是因爲她從小就在軍隊裏,沒有纏足。

中國古代不是有纏足的陋習嗎?女性從小就要纏足,纏了足把腳變成小腳,這在當時認爲是正常的,而且也是當時的審美潮流,因此不纏足的腳反倒成了大腳,被認爲是不美的。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有人看不起他和馬皇后,就畫了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婦人,懷裏抱着一個西瓜,下面露出一雙大腳。言外之意是,懷西婦人好大腳。馬皇后是淮西人,這幅畫就用懷裏抱西瓜表示“淮西”,再畫上兩隻大腳,不就成了淮西婦人大腳了嗎?這是有人故意挖苦朱元璋的,就相當於咱們今天常見的諷刺漫畫。這都是題外話。

那麼朱棣究竟是不是馬皇后生的呢?有人可能要說了,那不是《明史》上明確記載的嗎?難道還會有錯?可是大家要知道,歷史上的那些正史記載,往往是記給後人看的,史官往往會有意要掩蓋一些歷史的真相。關於朱棣生母這件事,就有着一段曲折的隱情。什麼隱情呢?其實朱棣的生母並不是史書中所記載的馬皇后,而是另有他人。那麼這個被歷史的迷霧遮掩起來的女性究竟又會是誰呢?

人間悲劇

許多前輩歷史學家都曾對朱棣的生母問題做過考證,考證的結果是朱棣的生母很可能是一位蒙古族的女性,她的姓是碽氏,也有傳說她姓翁吉剌氏或者是翁氏,因爲是少數民族的姓氏,“翁”、“碽”發音相近,其實說的就是同一個人。

這個碽氏是一位在正史中不見記載的人物。我們不知道她的來歷,不知道她長得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她是怎麼出現的,怎麼死去的。但是我們不妨可以想象一下:這位碽氏一定是一位美麗大方的蒙古族姑娘。在她身上一定會表現出那種只有北方少數民族姑娘才具有的獨特魅力,纔會一下子被朱元璋看中。

雖然這位碽氏在史書中沒有留下什麼記載,但是她確實曾得到過朱元璋的喜愛。我們爲什麼這樣說呢?她懷孕生朱棣的時候,正是朱元璋跟陳友諒、張士誠爭奪天下最爲激烈之時。朱棣出生剛滿月,不就發生了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的龍江戰役嗎?後來又發生了決定生死的鄱陽湖水戰。那幾年朱棣的老爸朱元璋幾乎天天打仗,而且勝負難卜。就在戰事頻仍的情況下,朱元璋不僅能跟她生下朱棣,而且在朱棣出生的第二年,又生下了後來被封爲周王的朱。可見朱元璋當時對她是十分親近的。

可是這位碽氏的命運後來挺悽慘的,傳說她生下兒子後便被賜自盡了,而且還曾受到過鐵裙之刑。這種刑罰從字面上看,就是穿鐵裙子。究竟什麼是鐵裙之刑,我們現在也不得而知了。總之碽氏真的是很可憐,她爲朱元璋生了兩個兒子,死後卻什麼名分都沒有,顯然屬於非正常死亡。

永樂大帝朱棣爲何不敢承認生母? 朱棣身世之謎 第2張

看起來朱棣的身世還真有些悲劇色彩。一位美麗的蒙古族少女,神祕地出現在朱元璋的生活中,生下兩個兒子。幾年後,她又更加神祕地從人間蒸發了,幾乎沒有留下任何信息,那樣撲朔迷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樣一來,就有了關於朱棣生母的一些傳說。例如,說她本是元順帝宮裏的一個宮女,被朱元璋看中後六個月就生下朱棣,這顯然說明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兒子,在當時按律得受極刑,多虧馬皇后仁慈,將朱棣收養下來。朱棣的生母臨死前把一幅自畫像交給朱棣的乳母,讓她等到朱棣成年後再告訴他自己的身世。朱棣長大當了燕王后,乳母把他生母的畫像交給他,朱棣才知道自己的來歷,於是引出他起兵奪位的事。這些傳說,虛虛實實,真假難辨。其中最爲可信的一點,就是朱棣不是馬皇后所生,而是碽氏生的兒子。

可是這個傳說又引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如果朱棣的生母碽氏真的曾經是元順帝宮中的宮人,她又是怎麼來到朱元璋身邊的呢?那時候朱元璋還沒有攻打下元大都呀。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應天府就是今天的南京,北京和南京相隔那麼遠,當時又沒有飛機、火車、汽車這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不像今天往來這麼方便呀。就算是乘車騎馬,至少也得二十多天的工夫才能到啊。再加上當時又是戰火連綿,一位弱女子,是如何只身抵達南京,來到朱元璋軍中的呢?這些疑團雖然史書中不見任何記載,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她絕不是通過正常婚姻迎娶來的,而且很有可能是朱元璋的部下掠來獻給朱元璋的。

朱元璋在建國前娶的幾個女人,除了馬皇后之外,還有幾個妃子。雖然她們也不都是明媒正娶的,但卻各有各的來源。傳說朱元璋打了敗仗後,到一老百姓家避難,跟這家的女人過了一夜,臨別時留下一個舊梳子作信物。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這女人帶着兒子,來找朱元璋認親。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代王朱桂。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不足爲信,但是朱元璋的妻妾中像孫貴妃就是元末避亂揚州時被青軍元帥掠得,認作義女,後來嫁給朱元璋的。還有胡妃,她守寡在家,被朱元璋看中,被人送來成了親。此外,甚至還傳說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把陳友諒的妃子娶進門來。這些當年的“八卦”雖然五花八門,卻多少都有記述。只有這位碽氏,像空降兵一樣,一點記述都沒有,她會不會也是朱元璋手下搶來的呢?

元末羣雄紛爭之時,軍紀普遍十分混亂。無論是元朝軍隊還是地方割據勢力的軍隊,燒殺擄掠是家常便飯。更讓人震撼的是,有的軍隊甚至還擄掠人口充當軍糧,把“吃女人”叫做“不羨羊”,就是說女人的肉比羊肉還好吃;把“吃小孩”叫做“骨爛”,意思是可以連骨頭一起吃;“吃成年男子”叫“添把火”,說因爲肉老,不易煮熟,得添柴加火才能煮熟。而朱元璋的軍隊在當時軍紀算是最好的了,不會去吃人,也不亂殺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可他的軍隊也不是不搶人,他們也搶人,搶人來做什麼呢?搶來女人爲妻妾,搶來男子做壯丁。

不過還有這樣一個可能:元朝在地方上設置的官吏,一把手叫做達魯花赤,都是由蒙古人或者色目人,就是中亞的少數民族人充任的。漢族和其他中原民族的人被分爲北方的漢人和南方的南人,漢人和南人只能當小官,再有本事,也只能當地方官吏的副職。等到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一些元朝地方官員達魯花赤就成爲義軍們打擊的主要目標。因爲戰爭,交通阻隔,他們中有的人就和家屬一起滯留江南,回不去北方了。按照當時的狀況推測,朱棣的生母莫非就是這樣的一個蒙古族家庭的女兒,落到了朱元璋手中的呢?這個來歷不明的女人,後來雖然生下兩個兒子,但也終究落得個不幸的下場,發生了母子骨肉分離的悲劇。

永樂大帝朱棣爲何不敢承認生母? 朱棣身世之謎 第3張

說到這裏,又引出了一個問題。朱棣既然是碽氏所生,可他爲什麼一直自稱是馬皇后所生呢?他是不是不知道自己生母的事情呢?關於這一點我可以告訴大家,不是的。朱棣當然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馬皇后,而是碽氏。至於他是怎麼知道的,是不是他的乳母告訴他的,我們已經無法得知了。那麼這個傳說可不可信呢?如果這個傳說不可信,那又會是誰告訴他的呢?這些史書中都沒有明確可靠的記述,我們也不好去猜測,但有一點,朱棣是確實知道他生母的事情的。爲什麼這麼說呢?

朱棣奪位當了皇帝以後,在當時的京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修建了一座大報恩寺。這座寺廟大門內有一座正殿,平日大殿的門緊閉,老百姓不能隨便進去,所以也都不知道里面到底供奉着什麼。在朱棣當了皇帝以後明朝的二百多年間,外人從來沒有人知曉。直到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它的神祕面紗才被揭開。這座大殿被人打開來一看,原來裏面供奉的是碽氏的牌位。朱棣修大報恩寺,原來是想報生母碽氏的生育之恩。朱棣既然知道自己的生母是碽氏,並且也想報恩,爲什麼又要隱瞞這件事情呢?

親情難顧

大家知道,在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個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所生的子女,也就有嫡庶之分。大老婆生的叫嫡出,小老婆生的叫庶出。雖然都是兄弟姐妹,但嫡庶有別,在家庭中的地位與待遇是大大不一樣的。朱棣自稱是馬皇后所生,那就屬於嫡出,身份地位要在庶出的藩王之上。

朱棣奪位當了皇帝以後,專門讓人編寫了一部書,叫《奉天靖難記》。這部書的一開頭就說:“今上皇帝(就是朱棣),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慈孝高皇后,生五子,長懿文太子,次秦王,次晉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因爲當時人們都知道他和周王朱是一母所生,爲了說明自己是馬皇后嫡子,所以連周王也名列其中了。到了再修《天潢玉牒》時,又改成說馬皇后親生子二人,只有朱棣和周王,還有兩個女兒寧國公主、安慶公主是馬皇后所生,太子朱標、秦王、晉王又變成“諸母所生”了,其餘諸王,則說是“皇妃所生”或者“皇貴嬪所生”、“皇貴人所生”、“皇美人所生”了。這樣一來,只有朱棣生母的等級最高。太子、秦晉二王,只用了一句含糊的“諸母所生”,其餘無論是皇貴妃、皇貴嬪,還是皇貴人、皇美人,都是皇帝后宮妃嬪的名號,地位一級不如一級。從朱棣強調太子諸王的生母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說來說去,朱棣必須把自己說成是馬皇后所生的身份地位最高的一個兒子,所以朱元璋和馬皇后纔會對他獨鍾愛之。

如果真如朱棣在《天潢玉牒》中說的那樣,只有他跟周王是馬皇后親生兒子的話,那麼按照明朝的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制度,就應該讓他當太子,而不是讓老大朱標當太子了。因爲朱標雖然年長,卻是“諸母所生”,不是馬皇后生的,不能算是嫡出。真是欲蓋彌彰啊,小聰明用得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關於生母一事,朱棣在《天潢玉牒》中編得有點過分了,反而露出了馬腳。

永樂大帝朱棣爲何不敢承認生母? 朱棣身世之謎 第4張

其實馬皇后從來就未曾生育過,太子朱標、秦王和晉王,的確都不是馬皇后所生,而是李淑妃所生。朱棣和周王朱也都不是馬皇后所生。只是他們自出生起,就由馬皇后撫養,只認馬皇后爲母親,所以在他們小的時候,只知道母親是馬皇后,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母是誰。等到長大成人,才慢慢知道了一些情況,可是誰也不敢去問,也不敢講,其實也不願意講,因爲他們都知道嫡出與庶出的區別。好端端地去自認庶出的身份,那不是有毛病啊?那等於自降級別。更何況如果惹得朱元璋、馬皇后不高興了,還不知自己會倒什麼樣的黴。但是實際上當時人們是知道這些情況的。後來朝廷怕朱棣起兵造反時諸王會追隨他,就首先把周王抓了起來,理由是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棣哪裏能嚥下這口氣,他爲此與朝廷打起了一場口水戰。最後他打下天下,當了皇帝,這件事也就再沒有人提起了。

一般來說,兒子做了皇帝,母以子貴,親生母親不論原來是什麼身份,即便是死了,也都可以被尊爲皇太后。可是朱棣的生母卻一直都沒能享受這樣的待遇,不僅如此,甚至連公開的場合都不能出現。

這實在是一幕悲劇,我們不妨想一想,人世間母子之情是何等珍貴?朱棣明明知道自己親生母親是誰,卻迫於錦繡前程不能公開承認,只能修個寺廟,祕密祭奠。讀史每到此處,我心裏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心酸之感,感慨權術凌駕於親情的悲哀。

朱棣爲奪取皇位,殺人如麻,他甚至可以被評爲中國歷史上殺人最多的皇帝之一。那時候他幾乎是殺紅了眼,絕對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了。可是到了要認自己的生母了,他卻遮遮藏藏,欲蓋彌彰,軟弱得讓人難以理解。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我認爲不外乎下面這幾點:

一、保皇位。朱棣費盡千辛萬苦搶來皇位很不容易,他的做法在人們心目中被視爲篡位。名不正則言不順,因此他若要保住皇位,就得拼命掩蓋篡位的惡名,想盡千方百計來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於是就得打出正牌來。如果出身既是庶出,又是篡位,這皇帝能不能當下去還真不好說。我們在這裏揣測一下,朱棣每當想到不能承認親生母親的身份,不能給她應得的榮譽和地位,一定非常苦惱,非常愧疚。可這事又萬萬不能對外人講,也就只好把母親的牌位放到寺廟裏,在心裏默默請求母親原諒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爲了坐穩皇帝的寶座,他只能忍痛這樣處理了!

二、爭正統。馬皇后是正牌皇后,因此說是她生的,身份自然就是正統的了。同時也就可以爲朱棣的奪權找到藉口——當初朱元璋和馬皇后原本就是想把皇位傳給朱棣的,只是因爲有人出壞主意,才傳給了皇太孫朱允炆。另一方面,朱棣說自己是馬皇后生的,也就比太子妃生的朱允炆的地位更正統了。

三、怕輿論、要面子。朱棣的生母碽氏是一位蒙古族的女性。在今天看來,這當然算是一件好事,因爲少數民族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會有一些優待政策。可在當時,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朱元璋是從蒙古族統治者手中奪得天下的,當時元朝殘餘勢力雖然退到大漠以北,可仍然苟延殘喘地與明朝對峙,雙方還在打仗。朱棣若承認是碽氏所生,就等於承認自己是蒙古族的後代。看過金庸先生寫的《天龍八部》的朋友都知道蕭峯的命運,就因爲他是契丹人的兒子,中原武林就不容他。這就是朱棣不能公開認自己蒙古族生母的主要原因。

朱棣生母這件事對於朱棣的性格和一生的所作所爲產生了巨大影響,而這種影響,若悲觀地看,是消極的——它使朱棣的性格有點扭曲。比如,他過早成熟,城府很深,自負,做事果斷但有時偏執,不計後果。

朱棣不公開認生母一事雖然有許多歷史原因,但不管怎麼說,還是主要因爲在他的眼裏,皇帝寶座重於親情。從小浸染權欲的朱棣,終究無法擺脫權力這枚糖衣炮彈的利誘。

如果朱棣真的是到了當時的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當燕王的時候,纔開始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的話,那麼到他當上皇帝,其間也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這二十多年間,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卻不能說,不敢說,而同時又不能迴避這件事,硬說自己是馬皇后之子,這也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二十多年後,好不容易熬到起兵奪位成功,打下了天下,可正因爲他是奪位當的皇帝,得位不正,唯恐閒言閒語,仍然不能公開承認自己的生母。朱棣的親生母親碽氏最終連一座墳墓都沒有留下,而這段歷史,也最終被朱棣帶入了他的墳墓之中,從此沒有人能夠知道當時的真相。這成爲後世的史學家們花費心思去考證的歷史疑點,終歸讓人感到有些遺憾和可悲。

既然朱元璋的這些兒子們都不是馬皇后生的,也就沒有嫡庶之別了。在馬皇后沒有生育的情況下,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對兒子們雖然有不同程度的偏愛,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嫡庶身份的區別。朱棣和他兄弟們的身份應該都是平等的。這樣一來,兄弟們就只能按照年齡大小排隊,老大繼承皇位就算嫡長子繼承。其他的兒子只能封王,不能繼承皇位。朱棣的命運從出生起就被安排好了,他將會被封爲一個親王。他後來就被封爲燕王。燕王在諸親王中究竟是什麼樣的地位呢?朱棣會心甘情願地服從這樣的命運安排嗎?

事實上,在他以後一生的若干年中,他的經歷充滿了驚人的變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