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明朝一忠臣被斬,連劊子手都羞愧自盡

明朝一忠臣被斬,連劊子手都羞愧自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作爲歷史上最有個性的王朝之一,它在歷史上有着獨特的地位。它作爲封建歷史上唯一一個:

“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的朝代,贏得了後人許多人的好評,甚至許多外國人在明朝滅亡之後還戀戀不捨的使用明朝年號,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明朝的追思和懷念。作爲明朝最後一個正式皇帝(後面的南明都是臨時選拔的皇帝)崇禎皇帝,看到北京城被攻破,沒有逃走,而是自殺殉國,並說道:

明朝一忠臣被斬,連劊子手都羞愧自盡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我們大約可以用一首詩來概括明朝的這種性格: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的作者,也是明朝硬骨頭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于謙。

于謙生於公元1398年,從小以民族英雄文天祥爲榜樣,自小就表現出了卓爾不凡的精神與特質,上面那首《石灰吟》,相傳就是他12歲時候所作。

他爲官清廉,當時明朝官場腐敗已經相當嚴重了,去京城不送點兒錢基本上就會被上司各種刁難,然而於謙明知故犯,而且在去北京城的時候自己寫詩道:

“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爲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不肯送錢的于謙一開始就被別人給了一個冷板凳,被任命爲御史,不過金子到哪裏都發光,于謙很快就因爲訓斥漢王朱高煦而被升了上去。于謙後面任職地方官時,大量的平凡冤假錯案,引得老百姓一致好評。

明朝一忠臣被斬,連劊子手都羞愧自盡 第2張

不過這些都不是于謙的高光時刻,他一生最光輝的時候在於“京城保衛戰”。公元1449年,由於明英宗親征韃靼的失敗,蒙古人扣關攻城,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這時候于謙站了起來,力主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爲帝,以斷了蒙古人通過被俘虜的明英宗來要挾大明朝——就光這一點,于謙就足以流芳百世了!擁立新的皇帝,這在古代是要殺頭的罪過,不管于謙他的本意是什麼,他干涉皇家皇帝廢立這件事情,肯定是要被皇帝家族記入黑名單的。

可以說從擁立新皇帝登基這一刻起,就決定了于謙悲慘的結局,但是他義無反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關心的不是個人的前途命運,而是大明朝的家國民族命運。

擁立朱祁鈺登基之後的于謙,親自主持北京保衛戰,把囂張不可一世的韃靼人挫敗在京城之下,最後只能無奈的帶上明英宗逃回大漠。于謙這一次的行動,爲大明朝續命近200年!

從1449年之後,直到1662年,南明才滅亡。

然而正義的于謙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功績,也讓自己承擔了常人不能承受的重量。甚至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蒙古人發現拿着明英宗並不能從大明國拿到好處,還得派人保護他,好吃好喝伺候他(萬一明英宗死在了韃靼人的手裏,說不準明朝就紅了眼睛來給先皇報仇了),於是在提了一點兒條件之後,把明英宗還給了明朝。

曾經的皇帝回來,然而坐在朝堂上龍椅的人已經是他弟弟朱祁鈺了。明英宗被軟禁了起來。

然而中國從來都不缺乏搞政治投機的人。明英宗畢竟還是以前的皇帝,朱祁鈺明代宗畢竟是個臨時上崗的。在明代宗手下鬱郁不得志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決定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立明英宗爲皇帝。

奪門之變,本來發動的就有些欠缺正義:廢掉一個打了勝仗的皇帝,立一個被別人俘虜過的皇帝,雖然明英宗是“正統”的皇帝,但是我們古人講:

“天下土地,有德者居之”

朱祁鈺和于謙帶領大家打跑了蒙古人,也算是功高蓋世了。現在發動這個奪門之變,總得有個理由和背鍋的人吧?

殺明代宗朱祁鈺是不可能的,第一他是皇家的人,第二他還是一個帶着大明朝打敗了蒙古人的皇帝,殺他會被萬世唾罵。在權衡再三之後,石亨等人決定把這口黑鍋甩給於謙揹着。

于謙知道自己插手皇家廢立,早晚有這一天,然而他的偶像文天祥說過: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覺得自己比文天祥幸運多了,至少大明朝保住了,死,就死吧!

他死的時候,斬殺他的劊子手覺得良心有愧,殺死這樣的民族英雄,他也無臉再活下去了。於是殺死於謙之後就自殺身亡。

錦衣衛奉命查抄于謙的家產,卻發現于謙家裏幾乎沒有任何財產,只有一間房子有鐵鎖死死的鎖住,好奇的錦衣衛打開鎖之後發現房子裏只有皇帝賜給他的蟒服和劍器——這是他對皇帝知遇之恩的敬重,希望把這些東西流傳給自己的子子孫孫。殺人如麻,心狠手黑的錦衣衛不僅也因此而落下了淚水。

太后一開始不知道于謙被殺,直到之後,痛哭流涕,責罵明英宗折損了大明朝的萬里長城,爲此幾日吃不下飯。

明英宗也爲此暗自後悔,後面明英宗的兒子繼位之後,把于謙的罪名去掉,並且讓于謙的兒子于冕繼承了他的官職,算是大明朝還了忠貞爲國的于謙一個公道。

明英宗朱祁鎮評價于謙:

“于謙始終景泰朝,被遇若一身,死無餘貲”

明朝的另一位皇帝明孝宗評價他:

“氣稟剛明,才優經濟,兼資文武,茂着聲猷,當皇祖北狩之時,正國步難危之日,乃能殫竭心膂,保障家邦,選將練兵,摧鋒破敵,中外賴以寧謐,人心爲之晏然,迴鑾有期,論功應賞,不幸爲權奸所構,乃隕其身,輿議鹹冤。”

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樣的民族英雄,也希望我們的民族以後多出幾個于謙,拯救天下於水火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