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陳叔陵一生最大的愛好爲何是挖別人的陵墓?

陳叔陵一生最大的愛好爲何是挖別人的陵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叔陵一生最大的愛好爲何是挖別人的陵墓?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陳叔陵一生最大的愛好爲何是挖別人的陵墓?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句詩出自劉禹錫的《烏衣巷》。

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士族的聚居區,王謝兩大家族都住在這裏。

王氏家族,是以開國元勳王導爲首的。

沒有王導,就沒有東晉王朝的建立。

謝氏家族,則是以風流宰相謝安爲首的。

謝安便是淝水之戰的總指揮,以不到8萬的晉軍擊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

力挽狂瀾,保住了東晉王朝,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並使之從"五胡亂華"後得到了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機會。

385年,淝水之戰的總指揮謝安病逝。

因爲他生前是朝中首輔,所以他的葬禮極爲隆重,由朝廷出錢主辦,孝武帝司馬曜賜他一副上好的大棺材,在給他在梅嶺選了一塊風水寶地。

這本是件極其殊榮的事,但是卻沒人想到,好事卻給死後的謝安帶來了一個劫。

東晉梅嶺,在今天的雨花臺,確實是個好地方,又稱梅崗,又稱梅嶺崗,它本與梅花無關,而是得名於東晉豫章太守梅賾。

東晉初期,梅賾曾屯營於此,抵抗胡人入侵,此地遂稱爲梅崗。

而此後,人多到此地植梅,到明清時,這裏已形成梅海,與鐘山腳下的梅林(梅花山)成爲南京東郊、南郊兩大賞梅勝地。

謝安死後35年,東晉滅亡了,謝氏家族的榮耀也褪色了。但謝家的香火不斷,謝安墓的看護仍是家族大事,一般民間盜墓賊有賊心,卻無賊膽,所以謝安墓還是安全的。

就這樣,時光飛逝,宋齊樑陳四代更替,557年,陳朝建立了。已去世172年的謝安也迎來了他的劫。

給他帶來這個劫的人叫陳叔陵——陳朝第二任皇帝陳宣帝陳頊的二兒子,封始興王。

陳叔陵的在歷史上的口碑很差,生性奢侈腐化,殘暴非常,且極其好色,但卻很具有表演天賦。爲了能贏得父王的歡心,每次上朝的時候,坐在車上或馬上,手裏總是拿着一本書,嘴裏唸唸有詞,一副十分好學的樣子。一回到家裏,書一扔,經常在晚上找來一大幫狐朋狗友玩鬧到天亮才散。

陳叔陵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盜取別人的陵墓。

陳國首都建康附近的古墓,只要他能發現,就必然會帶領着他的部隊去盜墓。每逢他在野外遊山玩水的時候,若遇到一些較爲豪華的墓碑或是名人的墓碑,都會下馬駐足細細地品讀一番,然後就下令讓手下人挖開墳墓,把墓中的所有東西一一翻遍,拿走所喜歡的東西。

陳叔陵似乎有戀骨病,即特別喜歡死人骨頭,盜墓時會特別留意,將其某個部位盜出,當作寶貝帶回家,和古董一起收藏。

據《陳書》記載,他最喜歡的是“骸骨肘脛”,也就是手臂和腿部的紡錘形長骨。他要這骨頭做什麼?持爲玩弄,也就是把人骨當作玩具,拿在手裏把玩。

579年,陳叔陵27歲,他媽媽彭貴人去世了。當時流行卜地相陰宅,陳叔陵也想給生母找一塊風水寶地,一下子就想到了謝安墓所在的梅嶺。

他便向皇帝老爸請奏,將彭貴人葬於梅嶺。

梅嶺地方不小,但陳叔陵看來相去,覺得最好的一塊地方就是謝安墓的位置。

於是,陳叔陵命人將謝安墓掘開,將謝安的棺材擡了出來,安排工匠將謝安的墓穴重新“裝潢”一下,粉刷一新,改頭換面後,擡進了生母的棺材。

就這樣,一代名相謝安的棺槨被棄之不理,他的墓則變成了彭貴人的“陰間別墅”。

謝安的九世孫、招遠將軍謝貞,剛從北周回到都城建康不久,面對陳叔陵的淫威,雖然心有怨言,但也無可奈何。皇帝的兒子,誰能惹得起?

但這個瘋狂的盜墓者最終沒有落得好下場。後來,在與大哥陳叔寶爭奪皇位失敗後,陳叔陵被砍了頭,屍體被扔到長江裏餵魚。

不久,朝臣上書陳後主,清算陳叔陵生前的罪惡。其生母彭氏的屍體被從墓中扒了出來, 修建的廟寢也被搗毀,墓地重新歸謝家所有,謝家終於長出了一口惡氣。

但是謝安的靈柩沒有迴歸建康。

原來,在謝安的墓被盜時,他有一個裔孫叫謝夷吾,任長城(今浙江長興)縣令,將謝安柩移葬至長興三鴉崗。

於是,在近1500年的光陰裏,謝安就一直安息於在長興縣西南角那個叫做三鴉崗的地方。不過,在文革期間,謝安墓廟再次被毀,僅存墓碑2塊。今日所見的謝安墓,則是近年重修的。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爲君談笑靜胡沙。”

“漢主追韓信,蒼生起謝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艱難。逆旅招邀近,他鄉思緒寬。不材甘朽質,高臥豈泥蟠。”

這是李白和杜甫分別爲謝安——他們共同的偶像寫的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