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乾隆替八叔胤禩翻案的真相是什麼?

乾隆替八叔胤禩翻案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替八叔胤禩翻案的真相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公元1735年,清雍正帝駕崩,大臣鄂爾泰和張廷玉等人從“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取下雍正帝立儲的詔書,向諸皇子宣讀。於是,寶親王弘曆在衆大臣的簇擁下,登上了皇位,第二年改元乾隆。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開啓了他長達60年的統治生涯。

相對於自己的父輩,乾隆帝的登基算是比較順利的,25歲繼位的年紀,不早不晚,非常適宜。不得不說,這位乾隆帝的命,還是不錯的。無論野史和影視劇如何渲染他的生母是何人,但乾隆帝的順利繼位,也離不開他正史中記載的母親孝聖憲皇后——滿洲鑲黃旗人鈕祜祿氏,尊貴的家族背景。

因爲雍正在駕崩之前,存活下來的兒子僅僅有弘曆、弘晝、弘曕三個兒子。弘曆雖然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但年長的幾個兒子不是夭折就是被廢,所以到雍正駕崩的時候,弘曆就成了長子。曾經,在弘曆之前,雍正還有個李妃齊氏的兒子,三阿哥弘時。但是,史料上記載,弘時因爲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在雍正五年被削除宗籍,二十四歲抑鬱而終。

弘晝是純愨皇貴妃耿氏所生,但比起鈕祜祿氏的滿洲血統,耿氏的漢族血統沒有優勢。而弘曕和弘曆一母同胞,按照長幼秩序,也是哥哥弘曆先有繼承權。更重要的原因是,弘曆是康熙和雍正都很喜歡的皇子。他從小聰明好學,很有祖上遺風,康熙特別看重對他的培養,將他接到宮中,自己的身邊撫養教導。明眼人都能看出,康熙雖然和雍正的感情一般,但是對這個孫子還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他將來繼承大統。

這麼一來,自身優質,又沒什麼競爭對手,弘曆繼位自然很是順利,整個過程,沒有出現康熙死後“九王奪嫡”的混亂殘酷的歷史事件。但是,年輕的弘曆對於順利得到的皇權從來都是非常珍惜,而且居安思危的。25歲的他,面對龐大的國家,有着強烈的使命感。

細想來,弘曆的曾祖父順治帝六歲登基,他的祖父康熙帝八歲登基,而他的父親雍正帝四十四歲才登基。先輩們不是少時繼位有人輔佐教導,就是中年繼位富有治國的成熟城府。只有乾隆,年紀輕輕一登基就要開始治國的實戰運作,雖說年輕人躊躇滿志,但是肩膀上也扛着巨大的壓力。

乾隆替八叔胤禩翻案的真相是什麼?

而且,他也不是全然無對手,時政也不是天下太平,萬事無憂。在此背景下,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原因,找出他爲什麼會在乾隆四十三年的時候,替八叔允禩方案:

原因一:繼位之初,乾隆帝集中力量解決前兩朝中留下的弊政。採取“恩威並施,剛柔相濟”和“親親睦族” 政策。

由於對於順利得到的皇位十分珍惜,不敢掉以輕心,且重擔在肩。所以乾隆十分勤政,也在鞏固政權方面,十分肯動腦筋。他從小深受祖父康熙喜愛,養在身邊,親自爲他教書授課,練習騎射。所以乾隆親歷了祖父的治國方針,也曾旁聽了不少的朝政決策,他深知祖父的弊政就在於“仁慈與寬濟”。而輪到他父親執政時,他又深深感受到其執政過於嚴苛冷酷,尤其是對於自己兄弟親族的懲處,太過於無情。

太寬和太嚴,都不利於皇權的穩固,尤其是江山交於他手中之後,他更得慎重過渡。所以,乾隆帝吸取經驗,採取了剛柔並濟的策略。將強硬的手段用於內閣的治理,削弱內閣權力,加強軍機處權力,並加強對宦官的控制,嚴懲結黨營私,打擊黨派紛爭等。

而“仁政”的一面,他體現在“親親睦族”政策。康熙末年,皇子們爲爭儲位斗的是不可開交,皇族矛盾空前尖銳。到了雍正即位,如履薄冰,便加快收拾這個爛攤子,對兄弟們監禁、流放、甚至殘酷殺戮,卻不料造成了皇室內部鬥爭的空前激烈,嚴重削弱了皇權統治。

乾隆即位後,他首先將皇族中被圈禁的成員統統釋放,表示不再追究,並善待他們。有爵位的恢復爵位,有職位的恢復職位。此舉措得到讚譽一片。支持他的人多了,權力也得到鞏固。

原因二:來自康熙朝被廢太子胤礽後代的勢力不容小覷。

康熙朝的儲位之爭,始於太子胤礽被兩立和兩廢。曾經,康熙對太子胤礽充滿希望,胤礽的兒子弘皙也子因父貴,自幼深得康熙疼愛。在父親沒有被廢的時候,弘皙的人生絕對是幸福的,父親是將來繼承大統的人,自己也是聰明過人,將來也會是天子。 可誰料到,父親被捲入殘酷的儲位之爭,因罪被廢,自己的未來也幻滅了。胤礽的全家族老小從此被圈禁在紫禁城外,北京城郊,失去了自由。但是,即便如此,胤礽的後代還是得到了錦衣玉食的照顧,除了自由之外,物質供給一切如常。大概因爲康熙念舊,曾經對這個兒子基於很多情感上的寄託。胤礽一家在紫禁城外開枝散葉,延續香火,後代延綿。

胤礽一家雖然被廢,但是,胤礽被廢前的勢力還是很龐大的,當太子時間久了,積累的支持力量不會小。以至於“太子派”的黨羽一直還對廢太子一家的“重新崛起”抱着不滅的希望。畢竟,康熙曾經因爲弘皙在衆皇孫中出衆的才華,而恢復過胤礽的太子之位。弘皙,這位青年才俊有很大的競爭儲位的優勢。

到乾隆順利繼位時,42歲的弘皙眼睜睜看着曾經會穩穩屬於自己的儲位,傳到了同輩之中的他人手中,看着這位年輕的天子,弘皙內心的滋味可想而知。此生,他心中那點小小的希望再也不可能實現了。

除了弘皙之外,“太子派”黨羽依然活躍,遍佈在朝裏朝外。這股勢力,讓年輕的乾隆帝不得不重視起來,他深知“攘外必先安內”,皇位獲得得太合理,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得到得容易,有時也失去得容易。在皇族中培養自己的支持勢力,勢在必行。所以,他必須不能和皇族中人再“反目”,他必須要獲得“人心”,以安撫爲主。

原因三:允禩曾讓康熙心痛,讓雍正痛恨,爲減少輿論壓力,必須在合適的時間才能予以方案。

乾隆之所以沒有立馬替八叔允禩方案,而是到暮年才做這件事,是因爲允禩曾經是祖父和父親都恨的人,而且做的事,犯得錯,並不是沒有罪證的:

過錯一:曾經,這個“八阿哥”曾經因爲絕對的支持力量讓康熙一度廢立太子中十分被動,甚至被氣得老淚縱橫。在兩度廢立太子時,八阿哥甚至以絕對優勢得到了廣泛支持,甚至是一邊倒的局面,包括康熙的舅舅兼國丈佟國維和康熙最欣賞的大臣馬齊都倒向八阿哥,這讓康熙非常震驚,他覺得八阿哥如此受到衆人推崇,一定是有政治陰謀的,爲此他決定將廢太子再度復位。

過錯二:在儲位之爭時,八阿哥大搞封建迷信,找術士相面有“天子相”的輿論大造聲勢,這讓康熙非常反感。

過錯三:獻鷹事件。最讓康熙發怒的一件事,是“八阿哥獻鷹”事件。康熙這個人,是非常敏感兒子們對自己孝不孝順的,有一次康熙外出圍獵,八阿哥派人給康熙獻了兩隻奄奄一息的老鷹。康熙認爲這兩隻將死之鷹大有深意,也不吉利,有點詛咒的意味,大爲震怒,從此與八阿哥決裂。

而康熙對允禩這位弟弟的痛恨就更加不用說了。儲位的競爭對手,彼此都沒有了兄弟情分。人生結局只有勝者與敗者之分。所以雍正即位後,巴不得他立刻下大獄,立馬列出允禩的十幾條罪狀,還給他起了個侮辱性的名字叫“阿其那”。可見恨到何種地步。

八阿哥向來壞名聲在外,輿論也沒有偏袒他的,且自己的祖父,尤其是自己的父親,對八叔都這麼痛恨,在當時剛剛即位的情況下,乾隆爺不好立即爲允禩翻案,如果立即這麼做,等於是站在和先祖的對立面上,否定了父輩們的判斷,指出了他們的錯處。既是有違背先帝的旨意,不尊不孝,也爲自己找麻煩,至少帶來了輿論上的壓力。

原因四:暮年留美名。

乾隆暮年之際,晚年順意,長壽安康,更加寬厚大度,此時再議爲皇族成員翻案之事,再不存在任何說辭,且能爲自己的晚年多積福報,多譽美名,百年之後,功勞簿上也會被加上“仁厚”的一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