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朱允炆和朱高熾爲什麼字輩不一樣?

朱允炆和朱高熾爲什麼字輩不一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允炆和朱高熾爲什麼字輩不一樣?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要說歷史上最關照子孫後代的皇帝,我覺得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朱元璋因爲自己從小就是孤苦無依,親戚也是鞭長莫及,所以朱元璋十分渴望親情,對自己的子孫後代更是安排得妥妥的,生怕他們過不好日子。

至於朱元璋是如何關照子孫後代的,主要就有兩個大方面,一方面是將子孫後代進行分封,保證他們可以世世代代都擁有足夠好的資源和生活條件,另外一方面就是連子孫後代應該怎麼取名字,朱元璋都早已經安排好。

正是在朱元璋的安排之下,我們會發現朱允炆與朱高熾雖然是同一輩人,但是兩人名字的第二個字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想要搞懂這一切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我需要仔細跟大家來分析一番。

朱元璋爲子孫取名

朱元璋原名叫做朱重八,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比較土氣,還有朱元璋的父親叫朱五四,也是按照數字取的名字,可以說在朱元璋沒有飛黃騰達之前,他的家庭不僅條件差,還沒有文化,所以纔會用這麼簡單的數字來取名字。

在朱元璋成爲皇帝之後,就把自己哥哥弟弟們的名字都改了,讓其聽起來更加高大上一些,後來隨着朱元璋開始不斷學習,對名字的重視就更加明顯,於是當朱元璋生下兒子之後,就打算爲他們取一些比較有文化的名字。

在爲兒子們取名字之後,朱元璋索性就把子孫後代的取名字規律和順序都給制定出來,爲了以後子孫取名字更加方便,朱元璋甚至制定出來子孫後代二十輩的名字制度,可以說朱元璋確實是操碎了心。

朱允炆和朱高熾爲什麼字輩不一樣?

又因爲皇家子孫後代頗多,可不像普通人家那麼簡單,所以朱元璋爲了區分出來子孫後代屬於自己哪一個兒子的宗室分支,就專門針對自己不同兒子,制定出來不同的子孫取名字制度,其中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也就是當時的太子,朱元璋制定如下:

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按照這個規定來看,朱標的兒子名字第二個字就應該是允,比如後來的朱允炆就是代表之一,孫子就應該是文,只是可惜朱標一脈在朱允炆之後似乎就沒有傳承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被自己的叔叔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而搶走皇位,所以明朝從朱棣之後的皇帝,基本就是朱棣這一脈在傳承下去了,按照朱元璋爲朱棣一脈子孫後代取名字的制度來看,20代以內依次如下“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比如朱棣的兒子就是以高爲名字第二字的,朱高熾、朱高煦等人都是按照這個規律取的名字,朱棣的孫子就應該是以瞻爲第二字的,比如朱瞻基就是如此,以此類推,第三代是祁(朱祁鎮、朱祁鈺),第四代是見(朱見深),第五代是佑(朱佑極),第六代是厚(朱厚照),第七代是載(朱載坖),第八代是翊(朱翊鈞),第九代是常(朱常洛),第十代是由(朱由檢),明朝最後就是在第十代就滅亡了,崇禎皇帝原名就是朱由檢。

當然了,除了名字的第二個字被朱元璋規定了之外,名字的第三個字也是有規定的,朱元璋要求子孫後代的名字第三個字必須按照五行相生來取名,比如朱高熾的“熾”字帶火,那麼按照“金木水火土”中火生土的規律來看,朱高熾的兒子名字第三個字就必須包含土,這就是朱瞻基名字的由來。

繼續往下是土生金,所以朱瞻基的兒子名叫朱祁鎮,後來的子孫後代都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取名字的,隨着朱元璋子孫後代越來越多,後來取名字就越來越難,沒有辦法只能發明一些特殊的字,這些字後來又被元素週期表的元素命名選中,所以我們今天會發現明朝朱元璋子孫的名字恰似一個元素週期表一樣複雜難讀。

換言之,因爲朱元璋制定的取名字規則,從某種程度上居然促進了漢字的發明,並且解決了元素週期表的命名,不得不說朱元璋確實還是比較高瞻遠矚之人啊。當然了,除了取名字之外,朱元璋還對子孫後代有着更好的待遇安排。

朱元璋給子孫後代的待遇安排

這個待遇安排主要就是指朱元璋對子孫後代的分封制度,按照朱元璋的規定來看,子孫後代是按照這樣的規定來進行分封賞賜的:

郡王子授鎮國將軍;孫授輔國將軍;曾孫授奉國將軍;玄孫授鎮國都尉;五世孫授輔國中尉;六世孫以下,世授奉國中尉。

意思也就是說郡王的兒子授予鎮國將軍,待遇自然也就是按照鎮國將軍待遇來安排了,其餘的子孫後代爵位以此類推,最低就是奉國中尉,在當時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

正是因爲有了朱元璋這種對子孫後代過分好的待遇安排,導致明朝皇室後人從最開始寥寥無幾的數量,最後發展到二十多萬,這種子孫後代肆無忌憚發展的情況,已經徹底對明朝各方面產生影響,這也許就是明朝皇帝一個不如一個的最本質原因吧。

結語

朱元璋對子孫有着較好的安排,原本是一件高瞻遠矚的事情,可是因爲朱元璋的過分溺愛,導致子孫後代不學無術,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也是害了子孫後代,所以結合朱元璋的經驗教訓,我們不得不說,子孫後代是否成器,關鍵還得靠自身本事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