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李林甫並沒有才能,爲何會被重用呢?

李林甫並沒有才能,爲何會被重用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句俗話說得好:每一個被後世唾罵的奸臣,都是當時皇帝眼裏的忠臣。比如李隆基與李林甫。開元盛世,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位一體的全方位強盛,因此被視爲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治世典範。但對於李隆基個人層面來說,爲了達成這種輝煌成就,他付出了不少“代價”。

當初李隆基當上皇帝后,面臨的是一個危機重重的爛攤子,史稱“天下戶口,亡逃過半,租調既減,國用不足”,即缺人又缺錢。此外,“斜封官”氾濫、政治腐敗,外敵虎視眈眈,曾經的貞觀氣象不復存在。爲了應對這一困局,李隆基勵精圖治、重拾貞觀遺風,首當其衝的一點就是打造高效的中央執政班子,爲此他堅持“任人唯賢”,先後任命姚崇、宋璟、張嘉貞、張九齡、韓休等人爲宰相。依靠這些頂級政治家的輔佐,大唐一步步走出危機,並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李林甫並沒有才能,爲何會被重用呢?

但無論在任何時代,解決人類社會的現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資源的重新分配,所以一定會“幾家歡樂幾家愁”。所以,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會帶來這樣的“副作用”:那些實幹家,很容易“得罪”別人。

在封建時代,首先被得罪的就是皇帝本人。帝王並不是全才,總有認知誤區;而且他的個人訴求也不可能隨時與帝國整體利益一致。說得逼格高點:皇權、公權並不是完全處在一個軌道上,它們經常會發生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勵精圖治的帝王,爲了崇高的理想與目標,會選擇對“公權”妥協。就像當初李世民屢屢被魏徵氣得吹鬍子瞪眼一樣,李隆基也免不了被那些普遍“直言諫諍”的宰相們懟得毫無脾氣。

李林甫並沒有才能,爲何會被重用呢? 第2張

比如宋璟。這位老兄是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的三朝老臣,但卻三次得罪權貴:武后時期,舉報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違反規定;即使武則天當和事佬,他也堅決不改變意見,因此屢被中傷;唐中宗時,得罪了當權的武三思,因此被外調爲貝州刺史;

唐睿宗時,首度爲相,因推崇用人唯賢的政策,主張“雖資高考深,非才者不取”,得罪了結黨營私、安插親信的太平公主,被罷相、貶爲楚州刺史。這種鐵骨錚錚的“魏徵”式官員,缺的是一個新的“李世民”,恰巧當時的李隆基就是。爲了扭轉混亂政治、復振貞觀之風,李隆基刻意起用三朝硬骨頭爲相。

多年的磨礪並沒有磨平宋璟的棱角,他風采不改當年,屢屢堅守原則、直言極諫、忤旨犯上。但李隆基比他的祖、父輩們大度多了:有時即使面子上掛不住,但最終也會勉強接受。

另一位典型就是韓休。這位老哥在直性子方面簡直是宋璟的威力加強版。自從他擔任宰相,李隆基“小有過差”,就會迎來一陣狂風暴雨。有一次,李隆基照着鏡子、悶悶不樂,身邊宦官善解人意:“自從韓休爲相,陛下越來越瘦,乾脆把他免了吧。”李隆基說了一句話:“吾貌雖瘦,天下必肥......吾用韓休,爲社稷耳,非爲身也。”在我看來,這幾個字足以百世流芳,值得每個帝王、領導者學習。

在開元25年(公元737年)以前,李隆基大致保持着這種雍容大度、格局高遠的帝王風範;他堅持“官不濫升,纔不虛受,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左賢右戚,豈資於謬賞”,爲了政權的興盛,很好地抑制了私慾的膨脹、皇權的濫用。但極少有人能夠從一而終地保持自律,更別說高高在上、手掌生殺予奪大權的帝王。隨着唐王朝的事業走向全面興盛,李隆基逐漸出現了志得意滿、思想懈怠、安於現狀的趨勢,具體表現就是貪圖享樂、荒於政務,貪戀女色、後宮成羣,史書中的措詞是“漸肆奢欲,怠於政事”。

這種轉變投射在政治層面,就是皇帝的私權逐漸滋長的趨向,對不同意的排斥、對相權的壓制。李林甫的上位,正是順應了李隆基的這一轉變。

李林甫,長平肅王李叔良(唐高祖李淵堂弟)曾孫,因此算是皇室族裔。成年後,以“恩蔭”的渠道(憑藉父輩的官位、家世、影響力等進入官場,當時屬於合法流程)入仕;公元726年,在宇文融的引薦下,被授爲御史中丞。

宇文融何許人也?由於主張檢括逃戶、成功增加了朝廷租賦收入;而且爲人精明、反應敏捷。這兩大優勢,讓他成了李隆基身前的紅人。有這麼一位大佬帶路,李林甫業務水平精進,職務也水漲船高,歷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到了公元734年,被拜爲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與一代名士張九齡一同擔任宰相。

從這一年開始,一直到公元752年爲止,李林甫始終居於大唐宰輔之位,不僅打破了以往每位宰相任職大多兩三年的慣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鞏固權勢、形成了以自己爲首的權臣體制。他之所以被李隆基如此信任,核心“優勢”很簡單,“善刺上意”,即善於察言觀色、迎合帝王心。

李林甫這種“恩蔭”體系的官員,在文學素養、道德品行方面也許比不上科舉儒生,但在政治手腕、人情世故等領域卻自有一套。擔任御史中丞後,他就憑藉伶牙俐齒與金元攻勢,刻意結交當時在宮中頗有話語權的宦官、嬪妃。通過這些“領導身邊人”,他把李隆基的脾性愛好、情緒波動乃至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因此每次彙報工作都能與李隆基的想法高度吻合,由此逐漸獲得賞識。

此外,他精準投資,花大力氣貼上了寵冠後宮的武惠妃,雙方很快達成了政治同盟。正是依靠這種出神入化的“社交能力”,李林甫得以火速位居宰輔之位。隨後他更是將這種才能發揚光大。他時常“厚以金帛賂上左右,上舉動必知之”,李隆基的所有動向都摸得一清二楚;

他與張九齡等名相反其道而行之。當時的李隆基已經無心政務,張九齡也許是沒有察覺這種跡象,或者是已然察覺、因而越發盡職盡責,所以“遇事無細大皆力爭”;而李林甫,則秉承“皇帝的想法就是我的主張”的宗旨,極盡迎合順從之能事。以牛仙客事件爲例。公元736年10月,鑑於朔方節度使牛仙客表現優異,李隆基計劃提拔其爲尚書之職,張九齡認爲他“德望不夠”,予以勸止;李隆基退而求其次,欲實封爵位,張九齡再次反對。而李林甫則乾脆利落表態:“天子用人,何有不可”。

最終,李隆基加封牛仙客隴西縣公,實封三百戶。皇權的威嚴,對相權實現了碾壓。

與之類似,還有廢立太子的博弈。同一年,李隆基欲廢太子李瑛、改立壽王李瑁,李林甫身爲武惠妃及壽王政治盟友,以“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的理由迎合李隆基;而擁護傳統宗法制的張九齡則據理力爭:“太子國本,長在宮中,受陛下義方,人未見過,陛下奈何以喜怒間忍欲廢之?臣不敢奉詔。”最終,張九齡因屢屢忤旨而遭貶謫,太子瑛最終被廢;順應、維護皇權的李林甫卻越發“恩寵莫比”。

綜上,李隆基執政的前後半期,對皇權的認識持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前期,爲了國富民強的理想,他選擇了向王朝的利益讓步,任人唯賢、壓制個人慾望,由此出現了名臣滿朝的可喜景象。後期,出於對現狀的志得意滿,個人慾望戰勝了曾經的自律,皇權意志肆意擴張。而善於揣摩人心的李林甫則順應了這一跡象,他高舉維護皇帝個人意志和決定權的大旗,以君主權威作爲壓制同僚、鞏固自我地位的武器。

李隆基、李林甫可謂一對完美搭檔,從合作中獲得了各自所需。然而,出於私心與政治博弈的需要,倆人推行了由蕃將出任節度使的政策,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藩鎮割據局面的出現,唐王朝由此迎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從此走向覆亡。《新唐書》將李林甫列進《奸臣列傳》,可謂實至名歸。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繼承了其衣鉢。安史之亂爆發後,鑑於李隆基對楊國忠一如既往的信任態度,也許他仍舊認爲李林甫是自己的“忠臣”。讀史明智、鑑往知來。看到這裏,咱們也許不難理解,爲啥如今一些企業裏的庸碌之輩,卻總能成爲領導的親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