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李斯被重用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戰國時期,有諸多的國家,而在這些國家中,能夠讓大家印象深刻且第一時間就能夠想到的是哪個國家呢?在許多人的心中,他們對秦國都會有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說到秦國,大家就會不然而然地想到了秦國有名的秦始皇嬴政和李斯。當然,也有的人會想到古天樂扮演的古裝電視劇《尋秦記》,在《尋秦記》這部電視劇中,李斯之所以能夠被嬴政重用,就是因爲古天樂扮演的項太傅這個角色。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李思之所以能夠被重用,真的是因爲項太傅嗎?其實,在黃易的《尋秦記》這本書中,有許多內容都是虛構的,而項太傅這個角色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並不存在的。那麼,李斯之所以能夠被重用到底是因爲誰呢?在《淺論李斯的人生悲劇》這篇論文裏面,作者就提到了李斯之所以會被重用的原因,那就是初來乍到的李斯得到了呂不韋的認可和支持,極具眼光和有着遠見卓識的李斯出到秦國便投靠在了呂不韋的門下,成爲了呂不韋門下的一位客卿。

一、李斯的野心

李斯是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歷史把李斯標註爲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拜於荀子之下,荀子極其看重儒家思想,對待各種學派的觀點,荀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會進行批判,唯獨對儒家思想非常尊敬。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第2張

荀子推崇“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意在表達與其去空想、去拜神,不如運用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着的事物去實踐,善於利用天賜的恩惠來做一番事業。作爲荀子的入室弟子,李斯對荀子耳濡目染,在思想上免不了會受到荀子的薰陶,所以這也就成就了李斯的政治思維和與衆不同的文學思維。他的才學到哪裏都會成爲一道閃光點。

這樣傑出的李斯並不想要將自己的才華埋沒,他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憑藉自己優秀的才華和文學能力被一國之君所重視,所以李斯一直尋尋覓覓,周遊各國,終於在秦國找到了能夠讓自己的才華揮灑的地方了。剛來到秦國的李斯當然需要找一個有權有地位的人來投靠了,當時的他便看中了呂不韋,呂不韋在秦國的權力和地位極高,秦王很是重視他,所以有遠見的李斯能夠看中呂不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呂不韋也留意到了李斯的才華,便把李斯留在身邊,讓他做了他門下的客卿,如此才華橫溢的他當然不想只坐在客卿的位置上,而是想要一路高攀,能夠攀上個丞相或者是更高的官位。於是,李斯便一直尋找機會,希望能夠遇到秦王,希望能夠得到秦王的重用。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第3張

二、還沒被重用便被下了逐客令

自古以來,仕途之路都是坎坷的,沒有人的成功之路是一帆風順的,李斯也不意外。李斯在極力尋找能夠被秦王重用的機會的時候,卻意外地收到了一個悲哀的消息,那便是秦王下的逐客令。當時,李斯是來自楚國的人,所以他的名字也被寫進了逐客令的名單裏面。

秦王爲什麼突然會下逐客令呢?這件事情的緣由始於鄭國,鄭國善於治理水利,在農業方面有較高的成就。當時的秦國兵強馬壯,鄭國知道秦國將來有一天會變得更加壯大,爲了減緩秦國的發展速度,爲了讓秦國在各方面變得弱一些,鄭國便想盡了辦法,最終決定派間諜去秦國,讓間諜以爲秦國修水利爲由給秦國修建水渠,這一修便修了許多年,耗費了秦國的不少資源和錢財。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第4張

於是,秦國宗室貴族便對鄭國的用意產生了懷疑,認爲鄭國是故意派間諜來搞垮秦國,想要削弱秦國的實力,想要以建水渠爲由來耗盡秦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李斯的文祕思想》這篇論文裏面,作者就曾提到了秦王下逐客令的原因:以修水利爲由,搞間諜活動。秦國的宗室王族在發現了鄭國的別有用心之後,便給秦王提示,想要讓秦王驅逐掉那些來自其他國家的客卿和說客,以防秦國真的被間諜給搞垮了。

看到許多的王公貴族都上書給出了同樣的建議,秦王便動心了,馬上就下了逐客令,把來自各個國家的客卿都驅逐出去,而李斯也在名單之內。當時的李斯並不像其他的人一樣那麼無奈,而是據理力爭,因爲他不希望自己的一番苦心就這樣白白地被消耗掉了,畢竟自己爲了來秦國,爲了能夠被秦王重用,費了不少的心思。於是,李斯便用自己非常冷靜的頭腦寫了一篇長篇文章。

三、一封《諫逐客書》爲李斯換來了榮華富貴

在親王下了逐客令之後,李斯便據理力爭,想要讓秦王能夠挽留自己,於是便寫了這樣一篇長篇文章,那就是《諫逐客書》。在這篇文章裏面,李斯從頭到尾都抓住了秦王的心理。秦王害怕來自各個國家的說客和客卿都是間諜臥底,害怕他們會置秦國於不仁不義之地,所以李斯就先從客卿來到秦國的原因說起。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第5張

李斯在陳述這個原因的時候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各國遊客來到秦國,只是爲了當說客,並且想要在秦國遊玩而已,並沒有太多的心思。”然後,李斯便舉了非常多的實例來說明那些來自各國的賢人四處遊玩的用處:“西取由余,東得百里奚,迎蹇叔,來丕豹、公孫支,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爲了讓秦王知道任用賢才的作用,李斯便舉了繆公接納各地賢才、任用賢才的例子,正是因爲有了由余,有了百里溪,有了丕豹和公孫支等等人才,繆公才能夠吞併20個國家,獲得了大勝。

除了繆公的例子以外,他還舉了昭王的例子:“昭王得范雎,使秦成帝業。”以這些例子來反問秦王:接納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賢才有什麼不好的呢?因爲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會根據自己每個地區的不同點來發表自己的觀點,來給予相應的治理方法。

李斯當初沒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後來是怎麼被重用的 第6張

除了列舉了這些政治例子以外,李斯還列舉了一些文化方面的例子:“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李斯認爲《昭虞》這樣的來自異國的樂曲是糜靡之音,但是秦王卻很喜歡這樣的音樂,而並沒有常常聽來自秦國的古典音樂,這就說明秦王其實是有容納異域文化之心的。既然喜歡,那爲什麼不加以保留改善呢?而非要棄之不用呢?這樣豈不是不利於文化的發展,也滅了自己的慾望本身朝政繁忙,在案牘勞形之餘,可以聽聽音樂,緩解一下情緒,但是秦王卻偏偏要摒棄自己喜愛的音樂,偏偏要讓自己繼續勞累,這樣豈不是傷了自己嗎?李斯抓住了秦王的心理,從頭到尾都在列舉實例,從經濟方面、軍事方面、文化方面成功地說服了秦王。

《諫逐客書》這篇文章辭藻華麗,語言富實。可見,李斯能言善道。這篇文章完全地說服了秦王,讓秦王撤銷了逐客令,而且李斯本來是要被驅逐出境的,因爲這篇文章而被秦王重用,而且步步高昇,在秦國贏得了權力和地位。這下,李斯終於可以夢想成真,在政治上大展拳腳,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才華了。

參考文獻:

《諫逐客書》《淺論李斯的人生悲劇》《李斯的文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