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經常和親的唐朝,到底送了多少真公主?

經常和親的唐朝,到底送了多少真公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常和親的唐朝,到底送了多少真公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黠虜生擒未有涯,黑山營陣識龍蛇。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陳陶《隴西行》

和親其實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比如說《左傳》就有記載“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而固與範氏和親”,而和親作爲一種政治手段,貫穿於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在唐朝更是達到鼎盛,成爲一種安撫少數民族、調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文化交流的常見辦法,也是最優質的一種辦法。

經常和親的唐朝,到底送了多少真公主?

唐朝初期,前涼張氏與慕容吐谷渾家族聯姻,之後攜手騷擾中原邊境,而且橫亙在絲綢之路上,阻礙了中國和西方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使得李世民不得不出手武力鎮壓,但是武力鎮壓並非最好的手段,尤其是在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不少人就想到了少數民族聯姻然後團結的事情,又想到前朝所爲,於是也建議採取和親政策。

公元622年他們選中了弘化公主,因其秀麗端莊,猶如天上玉兔的真身,清儀縹緲,認爲其能傾國傾城,而且大膽聰明,於是公元640年她成爲了唐朝第一位和親公主,嫁給吐谷渾國君慕容諾曷鉢。當時弘化公主17歲,慕容諾曷鉢16歲,並不像很多電視劇裏演的那樣,和親的公主嫁給了大老爺們那麼悽慘。

而且這次和親卓有成效,弘化公主幫助的丈夫粉碎了宣王的勢力,鞏固了地位,同時吐谷渾自然而然也停下了對於唐朝的進犯,之後雙方互相友好往來10年,直到吐谷渾屢遭吐蕃的進犯,不由得舉家遷往了涼州和靈州,而弘化公主也成爲唯一一個能回到唐朝的公主,武則天稱帝之後還將她進封西平郡大長公主,一生喜樂無憂。

不過要說文成公主是歷史上第一個和親的公主也沒錯,因爲在弘化公主之前唐朝還受到了吐蕃的威脅,面對這樣的威脅,唐太宗被迫同意了和親計劃,表示願意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那是公元638年,而後公元639年慕容諾曷鉢才受到唐太宗的賜婚,但是弘化公主先出嫁,文成公主在公元641年下嫁。

經常和親的唐朝,到底送了多少真公主? 第2張

不過雖然前後腳的關係,但在大家的印象中卻只記住了一個文成公主,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爲文成公主出嫁之前,局勢已經發生了驚天的逆轉,一開始唐太宗是被迫答應,但是松贊干布後來被侯君集打怕了,求親不再是一種示威,而是變成了示好,所以當時他是帶着無數珠寶和黃金5000兩,才娶到文成公主的。

面對這樣來的一個公主,松贊干布不敢怠慢,據吐蕃史料記載,當天松贊干布就爲其加冕封作王后,還給她修築氣勢磅礴的布達拉宮,以至於文成公主在當地待遇非常高;同時松贊干布也是真的喜歡她,爲了她願意穿漢族的服飾,學習漢族的文化,也多年和中原交好,等她公元680年死後,子民也願意她舉行隆重的葬禮,爲她塑像。

此後唐朝就在和親的道路上一去不回,據統計一共有20位公主,曾被賜婚出嫁,其中只有4人沒有真的嫁出去,剩下的16位是真正的“散如滿天星”,當然這裏面不全是貨真價實的公主,事實上只有6位屬於天之驕女,分別是新興公主、寧國公主、鹹安公主、永安長公主、太和長公主以及安化長公主。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假公主”的情況?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唐朝的和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一種妥協,不管是“打不過了緩一緩”的妥協,還是“忙着呢沒空廢話”的妥協,都是一種妥協;而在對方看來就是自己擁有了唐朝的“人質”,有了一個下臺階的“藉口”,有了一個比聖旨還厲害的“承諾”。所以公主是誰,什麼身份,並不重要。

因爲他們不看重公主的來歷,那唐朝自然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尊貴的女孩子們去受苦,很多和親公主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一個著名的典型就是小寧國公主,公元758年她作爲榮王之女,而被封的公主,陪寧國公主嫁去回紇,做葛勒可汗妾室,次年可汗死掉之後,寧國公主拋下她回去了,然後她按照習俗嫁給了可汗之子,被遺忘後病死。

作爲一種維繫和平的紐帶,唐朝的公主們付出了太多,但是她們的犧牲換來的是唐朝幾百年的繁榮昌盛,幾百年來的盛世太平,她們柔弱而堅毅勇敢的心,是必然被人所記住和欽佩的心,所以每一位公主其實都和文成公主一樣偉大,文成公主象徵的也不僅僅只是她個人,而是這20位唐朝奇女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