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曹操在赤壁大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曹操在赤壁大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的印象中,曹操在赤壁損兵折將,大敗而歸的原因,是黃蓋使用“苦肉計”詐降,用小船點燃曹兵大船,讓曹操的上千艘戰艦付之一炬,使其大敗而逃,無功而返。

羅貫中老先生對赤壁之戰,在《三國演義》中大書特書,甚至又加上諸葛亮借東風的誇張描寫,從而使赤壁之戰的過程被後人根深蒂固的印在心中,確信無疑而流傳下來。

曹操是真的被火燒戰船,從而兵敗赤壁的嗎?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是這樣說的“黃蓋用十艘小船裝滿茅草、乾柴、油枓,外面用布蓋上,等靠近曹營大船時,同時點燃小船,然後箭一般衝過去,把曹操軍隊的大船全部燒燬,並連同岸上的軍營也一併點燃。

曹操在赤壁大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由此可見,司馬光認爲曹操兵敗的原因,是周瑜的火攻造成的。

然而《三國志》中的赤壁之戰,與司馬光的說法卻並不一樣,《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是這樣說的“孫權派周瑜、程普率水軍數萬,與劉備聯合,同曹操在赤壁交戰,並大敗曹操,放火燒了他的戰船”。

陳壽的意思是周瑜劉備合兵先打敗了曹操,然後才燒了他的船,而不是船被燒了後,才導致兵敗的。

曹操本人不承認在赤壁之戰中是被打敗的,更別說是火燒戰船致敗了。他後來在給孫權寫的一封信中這樣說“赤壁之戰時,正值軍中發生了疫情,我自己燒燬戰船退兵,卻讓周瑜白白得到了個虛名”。

雖然這封信無從考證真僞,也不排除曹操爲自己臉上貼金,但在《三國志·魏書·武帝》中記載“曹操到了赤壁,與劉備孫權的聯軍作戰,幾次短兵相接,雙方互有損傷,形成了對峙狀態。後來曹營爆發疫情,很多士兵得了重病,曹操見疫情嚴重,取勝無望,就退兵迴歸了”。這裏沒有提到火攻之勢,也不承認是失敗而歸,完全是自行退兵。

曹操在赤壁大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講赤壁之戰時也說“曹操燒掉了船隻,敗退而去”。

陳壽生活於西晉,距離三國時期的時間很短,他記載的事實相對更爲準確中立,對三國的三個當家人的傳記中說到赤壁戰之戰時,描述的可信度也較高,如果按他的說法,那對赤壁之戰戰局產生影響的不是火攻,而是曹營所發生的疫情。

造成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疾病導致。

疫情決定戰爭結果的觀點被提出後,就有人專心投入進行研究,曹營中爆發的疫情,到底是什麼病?能如此厲害,讓曹操無力再戰,引兵而退。

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有人推斷出發生的疫情應該是血吸蟲病。血吸蟲病在古代很早就有記載,是一種高發性的疫情,在中國只有在南方的氣候環境下,纔有此病的發生,並且以湖南、湖北最爲嚴重。

雖然現在就赤壁之戰的具體地址發生在哪,都衆說紛紜,莫衷一是,又是“文赤壁”,又是“武赤壁”的,但基本都認同在湖北境內,這也符合血吸蟲病處在的高發地區的說法

曹操到達赤壁作戰時是夏秋季節,備戰之初,他不遺餘力的全力訓練水軍,因爲部隊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善水戰,所以只能抓緊時間訓練,但秋季正是血吸蟲病的高發期,部隊大強度的訓練下,感染血吸蟲病的士兵定然不少,而且疾病一般有一個月左右的潛伏期,初期不容易被發現,也很難引起重視。

赤壁之戰開打時,是秋冬時分,那時候士兵們血吸蟲病的潛伏期,剛好已過,正是可能全面爆發時間,滿營的疫情發作起來,是避免不了的,曹軍的實力應該不只是大受影響那麼簡單,如果滿營疫情,這個仗也還真就不能打了。

但爲什麼血吸蟲病對吳蜀聯軍沒有什麼影響呢?有研究者認爲,吳蜀聯軍的將士大多數都是生活在長江流域一帶,基本上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對血吸蟲病有強力的防治和抵抗能力,所以此病對他們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而曹軍士兵多爲北方人,沒見過也沒感染過此病,因此一旦感染,抵抗能力很差,可能這就是所說的水土不服吧?

關於赤壁之戰的各方面爭論經久不衰,難有定論。

當然,血吸蟲病導致曹操敗退的說法,雖然有不少依據,但是也有很多人不以爲然。因爲有人說曹軍在訓練水軍時不是在赤壁而是在鄴城,而鄴城不是血吸蟲病的高發地區,所以不能保證曹軍就是感染了血吸蟲病。

並且曹操燒船敗退的地點也不是在赤壁,而是兵敗後撤到巴丘時做的這件事。

以陳壽的說法,曹操並非是遭到火攻才大敗而歸的,但血吸蟲病的說法也有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另外還有其他的兵敗說法,如曹軍自身內部的問題。北方士兵不善水戰,就使其軍隊實力大受影響,在與周瑜劉備聯軍作戰時,雖然人多勢衆,但作戰能力卻不一定有多強,戰敗的可能性也有。

另外曹操雖然號稱80萬大軍,但其實真正的兵力也不過是十多萬,這其中還包括攻打荊州時不戰而降的士兵,所以軍隊內部也是派系林立,並不見得有多團結,這也使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赤壁之戰的過程中到底是怎樣的?各家學派的專家、學者爭論不休,對曹操失敗的原因也各說各的理,但無論怎樣,赤壁之戰的歷史意義十分重要,經此一戰,基本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