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沒有衛星和地圖 古人出門是怎麼做到不迷路的

古代沒有衛星和地圖 古人出門是怎麼做到不迷路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人出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人即使沒有導航也沒地圖,那是如何做到走南闖北不迷路的?

隨着經濟的發展,如今我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離不開導航了,車主需要導航,而沒有車人也需要導航。一旦離開了我們經常活動的領域,爲了避免四處問路還分不清楚“東西南北”的尷尬,導航已經成爲了幾乎所有人的“剛需”。

還有類似於我這種“路癡”,拿着導航也能夠迷路。在我迷路之際我不禁想,那麼古人也沒有衛星導航,那麼他們是怎麼找到路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知道一下。

古代沒有衛星和地圖 古人出門是怎麼做到不迷路的

古代有地圖

古人雖然沒有我們現在的導航,但是,人家有地圖呀。人類使用地圖的意識萌芽的很早,要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代。在史前時代,還沒有成形的文字產生,此時聰明的人類就想到了用符號作爲標記。

他們用特殊符號標記自己的活動地點,標記常有野獸出沒的危險區域等等,最初他們常常標記在地上,隨着實踐的發展。他們逐漸認識到這樣標記的符號容易消失,於是就有了刻在石頭上,泥板上的“地圖”。

目前發現最早的地圖來自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王國。這份地圖雖然沒有如今地圖那麼嚴謹,它的比例尺混亂,並且記錄並不完全細緻準確,記載範圍狹小,但是它具備了很多地圖的關鍵要素,關於山川、河流、城池的相對位置都有大致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地圖是記錄在鼎上的。我們也都知道,中國人喜歡用鼎記錄大事。可追溯到4000年前。

古代沒有衛星和地圖 古人出門是怎麼做到不迷路的 第2張

古代可供行走的路並不多

古人一般不迷路的第二大重要原因就是,交通閉塞,能走的路並不多。如今隨着經濟的發展,各種街道、立交橋等紛繁錯雜,的確容易讓人難以分清。

在古代除了城內其他地區基本保持着原始的形態,可供行走的道路可能就幾條,因此很少存在走岔路的可能。古人外出行走,只要沿着官方的主幹道一直前行就可以,因此古人很少迷路。

古代沒有衛星和地圖 古人出門是怎麼做到不迷路的 第3張

古人其實有“路標”

今天我們在行駛中常常遇到各種路標,有標示前方道路的、有限速的、有規範行車行爲的等等,在古代其實也有類似的“路標”,但他們的“路標”顯然不會有這麼豐富的用途,主要是爲了預防有人走錯路。

我們之前說過,古代道路並不多,主要是官方的主幹道。當然除了官方的主幹道之外也存在着人們自然踩出的鄉間小路,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古代“蹊”就代表小路。一些熟悉路況的人總會爲了走近路而放棄繞遠的官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鄉間小路,那麼道路增多,爲了將這些道路加以區分,一些用來標記的“路標”就出現了。

古人常用“堠”用來標記已經行進的里程和各條路的邊界,所謂“堠”只是古人的說法,其實就是一種土堆。根據區分邊界和標記里程的功能不同,又區分爲“裏堠碑”與“界堠碑”。“裏堠碑”其實就是我們今天“里程碑”的前身。除了這些“堠”之外,還有一種類似“路標”的形式的存在。

在鄉間小路等地一般存在“堠”,那麼官方道路呢?在官方道路上也存在着這樣一種類似功能的形式,它就是——驛站,官方在官路旁間隔一定裏數設置驛站。

這樣既解決了行人不知行至何處,能夠出口詢問接下來的行程,又能夠供趕路的行人休息使用。這樣一來,古人迷路的記錄又大大減小了,即便在一些不爲人知的小路上迷路了,也可以採取較爲原始的方法——尋找附近的人問路。

古代沒有衛星和地圖 古人出門是怎麼做到不迷路的 第4張

結語:其實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今天,迷路的現象都是十分普遍的,就像我們有了導航還是會迷路一樣,古人在有這些防止迷路的措施之後也會出現迷路的現象。

“飛將軍”李廣曾要帥軍與衛青夾擊匈奴,卻因走錯路而錯失戰機,讓匈奴逃跑,最終李廣也不堪受此屈辱,選擇了自盡。齊桓公“老馬識途”的典故也與迷路有關。因此,如今的我們也不必因爲迷路而懊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