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襄樊之戰中,于禁爲何會敗的那麼慘呢?

襄樊之戰中,于禁爲何會敗的那麼慘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7月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困曹魏荊襄戰區主帥曹仁於樊城;剛剛敗退漢中的曹操派出軍中外姓大將第一人左將軍于禁率軍馳援曹仁,結果關羽水淹七軍,于禁七軍全軍覆沒,副將龐德被殺、于禁自己也投降了關羽。

襄樊之戰中,于禁爲何會敗的那麼慘呢?

于禁七軍一共有多少兵馬呢?《三國志-孫權傳》記載:“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明確指出于禁麾下有三萬兵馬,可是這裏卻有兩個疑問:其一,《三國志》記載:“仁人馬數千人守城”,作爲曹操南線主帥的曹仁手中也只有區區幾千人而已,于禁哪來的三萬兵馬?

其二,襄樊之戰前,曹操的主力大軍一直在漢中和劉備鏖戰,夏侯惇“督二十六軍”屯駐居巢遠離襄樊前線,整個襄樊一線除了曹仁之外,只有因爲侯音叛亂而從漢中調到南陽宛城的徐晃,以及江夏的文聘,除此之外周邊並無屯駐一定規模的兵馬,那麼于禁馳援曹仁,短時間內是如何湊夠三萬兵馬的?他的七軍三萬兵馬又是從何而來?曹操:你忘了青州軍,我們就此分析一下。

先來看看于禁此時在哪?樊城危在旦夕、局勢如此危急,既然于禁作爲第一批援軍被派往襄樊前線,那麼他勢必離襄樊前線並不遠,否則根本無法快速趕到!江夏的文聘和宛城的徐晃都各有重任在身,無法分身救援曹仁,于禁又是怎麼快速趕到呢?那是因爲此時的于禁就在離宛城不遠的許都!

196年漢獻帝遷都許昌後曹操幹了一件大事,《三國志》記載:“是歲(建安元年),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曹操對於缺糧的後果可以說是心有餘悸,194年的濮陽之戰他就因爲缺糧差點投奔鄴城的袁紹,所以他剛一穩定下來就馬上在許都周邊屯田。

襄樊之戰中,于禁爲何會敗的那麼慘呢? 第2張

屯田需要大量的人手,當時天下大亂人口銳減,曹操大規模屯田哪來那麼多人?你還別說,當時曹操手中真的就有龐大的人口可以供他驅使,《三國志》記載:“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爲青州兵。”這裏說的是192年曹操入主兗州後大敗西進的青州黃巾軍,多達百萬的人口足夠曹操屯田用的了。

曹操從中選出了部分精銳組建成了青州軍,不過青州軍脫胎於黃巾軍,軍紀實在敗壞,不僅屠城(征討徐州陶謙時),而且還搶劫友軍(宛城之戰時),曹操爲之頭疼不已乾脆解散了青州軍的建制,很大可能是讓青州軍退出作戰部隊改爲屯田軍屯駐許都。

青州軍雖然改爲半軍半農的屯田軍,但仍是驕兵悍將,非一般人可以震懾得住,不過恰恰有一人可以鎮得住他們,此人就是在宛城之戰中狠狠教訓了青州軍一頓的于禁。

爲何說于禁此時在許都屯田,並管轄這支出身於青州軍的屯田軍呢,216年曹操稱魏王后,授予于禁左將軍和假節鉞,左將軍從級別上來說是當時曹操軍中職位最高之人,假節鉞更是不得了,可以先斬後奏;那麼曹操爲何要給於禁如此高的地位和權力?

曹操不得不如此,因爲許都遠離曹操的政治中心鄴城,許都不僅有數量龐大的屯田軍民,更爲關鍵的是天子漢獻帝也在許都!所以曹操只能委派自己信得過的親信大將鎮守許都,曹操自己鞭長莫及,許都又是如此重要,當然要賜給鎮守之人更高的地位和權力,以利於他方便行事。

以當時曹操的軍事部署來看,也只有從許都出兵纔有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快速趕到襄樊前線,既然馳援曹仁的是于禁,那麼鎮守許都之人必定是于禁無疑!或許有人說這三萬兵馬有可能是屯駐許都的常備軍,這個可能性不大:首先,從曹仁手中只有區區幾千兵馬來看,曹操在南線的兵力本來就不足,沒理由直接面對關羽的襄樊前線這麼少兵力,許都卻這麼多兵力!

其次,218年宛城守軍侯音叛亂時率軍平叛的是曹仁,平叛結束後曹操無人可用還把在漢中前線的徐晃調到了宛城,如果許都有這麼多常備軍,只要于禁從許都出兵就可以了,沒必要從戰事如此吃緊的漢中前線調回徐晃。

許都的常備軍不可能有三萬人之多,但是許都有一支戰鬥力不弱的半軍半農的青州屯田軍,于禁可以迅速的重新武裝這支部隊,所以曹操在局勢異常嚴峻、周邊軍事力量不足的情形下,授命于禁重新武裝青州軍,開赴襄樊前線馳援曹仁是情理之中的事,考慮到許都仍然要留下相當的兵力以防萬一,所以于禁七軍三萬兵馬或許有一半人都是來自青州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