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你知道清朝皇帝是怎麼上廁所的嗎?

你知道清朝皇帝是怎麼上廁所的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清朝皇帝是怎麼上廁所的嗎?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你知道清朝皇帝是怎麼上廁所的嗎?

1、清朝皇帝上廁所是怎麼上的

清代皇宮裏主要是使用便器,包括便盆、恭桶等,而沒有專門的廁所,存放便器的地方叫做“淨房”。裝滿炭灰的便盆是爲大便準備的,解完後用炭灰蓋住就行了,小便時不用炭灰,直接倒進恭桶裏,用蓋蓋好。皇帝、后妃們使用的便器叫做 “官房”,有專門的太監保管,需要時則傳“官房”,平時不放在寢宮中,其餘下等人的便器都叫做“便盆”。皇帝、妃嬪們使用的“官房”是十分講究的。這種“官房”分爲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形式,用木、錫或瓷作成。木質的官房爲長方形,外邊安有木框,框上開有橢圓形口,周圍再襯上軟墊,口上有蓋,便盆象抽屜一樣可以抽拉,一般木質便盆都裝有錫質內裏,以防止滲漏。錫質官房爲橢圓形,盆上有木蓋,正中有鈕;這種便盆要與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較矮,前端開出橢圓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對準圓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軟襯,猶如現在沒扶手的沙發一般,坐在上面,並不比現在的馬桶差,只不過不能沖水而已。

從慈禧太后的“出恭”我們完全可以領略清代皇室生活的豪奢。太后說要傳官房,幾個宮女就去分頭準備,一個去叫管官房的太監,一個去拿鋪墊,一個去拿手紙。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隻大壁虎,壁虎的四條腿就是官房的四條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屜,尾巴是後把手,下頜是前把手,嘴微微張開,手紙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蓋子,打開後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裏放有幹松香木細末。太監要用繡雲龍黃布套裹着的官房頂在頭上送到太后的寢宮門外,請安以後,打開黃布套,取出官房,由宮女捧着送進淨房(淨房一般設在臥室牀的右側,明面上裝一扇或兩扇小門,裏面是不足一米寬的死夾道,專門爲便溺用)裏,宮女把油布鋪在淨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紙放進壁虎嘴裏;太后完事後,由宮女捧出去,交給太監,太監仍然用布套包好,舉到頭上頂出去,清除完髒物後,擦洗乾淨,放入新的幹松香木細末,等下一次使用。

2、爲什麼都要用烤焦的紅棗

清朝的皇上上廁所卻要經常用到被烤焦了的紅棗。不就屙泡屎、撒泡尿嗎,還要用到這種東西?很多人看到這兒,肯定又想歪了,肯定不是用來擦屁股的,想想看,那紅棗多小啊。但是,儘管非常奢侈、非常浪費,也不得不說他們用得恰到好處的了。

紅棗這東西常吃,對於身體也是大有益處的。從中醫的角度,它健脾、曖胃、補血、利尿等等,功用多了去了。但是,怎樣才能讓其功效最大化,自然是烤焦了的紅棗最好。這種吃法在中華文明中,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如今已經有將其用來做營養湯而食。至於效果好不好,當然不可能一日、一次見效,大約還是要長期或服用一段時間的了。

清朝的皇帝上廁所,與清朝之前的王朝相比,已經是很有“革命”性了,他們已經開始使用馬桶。當然不是我們現在的抽水馬桶,而只是一隻非常講究的小木桶而已。總歸是要等到皇上出恭完之後,才能將裝有其排泄物的馬桶移除的,肯定不是他拉一點就清理一點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排出的污穢之氣,自己還得忍受着。但有的皇帝、或者貴妃、皇后就忍受不了。這樣,太監們就得想辦法來消除這種氣味的。

據說,慈禧太后就特別聞不了這味道,於是,太監們就想了一個辦法,紅棗烤焦後不是香味濃嗎,就用兩小塊焦棗不堵塞鼻孔。這個說法也不是太過真實的,清朝皇上上廁所用焦棗,大約在乾隆皇帝時就已經成成例了。據說,乾隆皇帝不光是聞不得這味道,因爲馬桶內裝有水,他聽見那種“咕咚”聲就無法排泄。哪怎麼辦呢?

也許是職業習慣吧,那些太監總是聰明的,他們就想到了用焦棗。他們在馬桶內盛上溫水,然後在上面輔一層焦棗,由於有汽水泡着,所以棗香味就會掩去屎臭味兒,或者說是淡化,聞起來也就不那麼過於刺激鼻子了。這是其功能之一。

這第二個功能便是棗輕,是浮於水面的,皇帝的粑粑落下時先接觸到上面的棗,有一個緩衝的過程,然後才進入水中,便不會有太大的聲響了。當然,還有第三個功能,皇帝的屁股要是被濺起的水花溼了,不要說沒有面子,伺候的太監大概也會犯大不敬罪吧。而上面的棗此時就又起到了一個密封的作用,水花是絕對濺不起來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