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麼?爲什麼要加這種珠子?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麼?爲什麼要加這種珠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麼?爲什麼要加這種珠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古代舉辦大祭祀時,帝王、諸侯和卿大夫都要佩禮冠,其中冕旒最爲尊貴,只有帝王才能佩戴。相信大家都有在影視劇中見過這種冕旒,很多人好奇爲什麼皇帝冕旒上要加垂珠,把自己的臉給遮住一些。實際上這裏面也有很多講究,冕旒前後的玉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旒長12寸,共有12塊五彩玉,每塊玉相隔一寸,其目的就是爲了避免大臣能看到皇帝的臉。下面就爲大家講講冕旒的故事,一起來了解下吧。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麼?爲什麼要加這種珠子?

古代中國傳說是黃帝制訂了冠服禮制,從此之後,中國曆代上至統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男性二十歲要行冠禮,由長輩等給帶上冠,以示成年古代,爲何帝王冠冕都會有一串串的垂珠,很像門簾,爲何要加上這東西呢?

其實,皇帝冠冕上的這一排排垂珠有個官方名稱,叫做“旒”,置於冠冕之上,稱爲“冕旒”,這種帽子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爲禮冠中最貴重者。

皇帝的冕頂部前圓後方的板狀叫做“延”,通常是前圓後方,代表着天圓地方,一般爲黑色,表示莊重和威嚴。延板前後垂掛旒,旒的數量也有講究,帝王爲九,加上天地人,爲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麼?爲什麼要加這種珠子? 第2張

玉珠的料必須是白玉,綖板前後各自有垂珠,表示帝王目不斜視,是非分明。而且旒冕左右耳邊也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走路時珠玉在後邊搖晃,提醒帝王勿信讒言,成語“充耳不聞”也是由此而來。

同時旒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提醒帝王儀容端正,如果帝王左顧右盼,那麼旒就會盪來盪去,起到提醒作用,讓帝王保持威嚴,同時臣子們也無法隔着冕旒直視帝王。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爲白玉串珠。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麼?爲什麼要加這種珠子? 第3張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羣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麼?爲什麼要加這種珠子? 第4張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

天子爲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由此可見,冕旒的顆數和旒數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併成爲了禮法。

天子的垂珠爲12串,稱十二旒,依次往下諸侯的是九串,上大夫爲七串等等。地位越高頭上戴的旒的珠子的排數越多,清朝詩人黃遵憲曾在《西鄉星歌》裏寫道:“上有一人戴旒冕,是爲日神之子天帝孫。”所以垂旒的玉珠對於皇帝來說非常重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