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楚國和秦國,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最耀眼的時期之一,軍事上諸侯爭霸,思想上百家爭鳴,出現了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典故、成語以及諸多聖人先賢。這些聖人先賢們在各國之間到處奔波,企圖讓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實施,希望在這亂世之中找到一條將社會拉回正軌的方法。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各國紛紛變法圖強,利用這些人才對原有的政治制度進行削骨洗髓一般的改革,從原來上百個諸侯的局面逐漸兼併爲只有數個強大國家,小諸侯要麼依附、要麼被兼併。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數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了。

在最後的戰國七雄當中,有一個諸侯國和其他諸侯國閒的格格不入,不論是哎文化風俗上還是政治制度都和中原諸國大不相同率,這就是熊姓的楚國。楚國在戰國末期唯一一個能夠與秦國相抗衡的國家,其疆域面積甚至是北方諸國面積的總和,但就是這麼一個幅員遼闊的諸侯國,爲什麼打不過鎮守西陲之地的秦國呢?

一、蠻荒之地,有待開發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南方都是一片蠻荒之地,雖然在上古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河姆渡、良渚文化等諸多農業氏族社會的文化聚落,甚至比北方的半坡遺址還要早上一些,但侷限於地理環境等因素,長江中下游乃至更南邊的珠江流域始終都沒有誕生國家形態,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國家政權。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在夏商時期的農業雖然已經步入了青銅時代,單親那個桐楠格畢竟還是比較貴重的金屬,產量較低,並沒有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大規模的普及,農民和奴隸使用的大部分農具還是石器甚至是骨器,耕作效率是十分低下的。並且不止是耕作效率低下,在對大自然的改造能力方面,也是十分有限的。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工具,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的上古農業社會,都是在進行着刀耕火種的農業生活,要想進行耕種,需要對一片荒地進行焚燒,才能進行進一步的農業生產。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除了需要草木灰的肥力之外,焚燒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大規模的剷除雜草和樹木。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2張

雜草和灌木還好說,參天大樹即使是被大火燒灼之後,還是很難燒透,難以砍伐。早期先民們又是使用石斧、石鉞去砍伐,砍伐效率慢不說,有些樹木還砍不倒。北方還稍微好一點,地面相對乾燥,可以進行大規模的焚燒;南方湖沼溼地衆多,很多原始森林的地面都潮溼異常,火可能都點不起來,更不要說去砍伐,開墾荒地了。

先秦乃至上古時期的氣候和現在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當時的北方地區尚屬於亞熱帶氣候,有着大象、鱷魚、犀牛等動物的生存,南方就更不用說了。天氣十分溼熱,山林湖沼的瘴氣十分嚴重,蛇蟲虎豹等野生動物又多。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又差,一旦染上疾病或是被毒蟲叮咬,很容易就會喪命。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3張

“江南地卑溼,人早夭。” ——司馬遷《史記》

人作爲人類社會的主體,是古代農業社會生產力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的生存尚且不能維持,就更不要說建立文明圖謀天下了。所以在夏商時期,南方實際上是沒有經歷大規模的開發的,楚國空佔有那麼大的地盤,大部分還是山林湖沼澤等原始地形,很難轉化爲生產力和戰鬥力。

反觀我們的秦國呢?雖然在早期十倍分封在瞭如今甘肅地區的隴外之地,但在西周滅亡之後,紂王許諾秦國,關中盆地以及向西的領土,只要是秦國可以從犬戎手裏奪過來就都是秦國的領土。於是秦國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關中盆地的合法繼承權,在周平王東遷之後的幾百年裏一邊與犬戎作戰,一邊提升實力,將八百里秦川完全收入囊中。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4張

相比於待開發的楚國荒蠻之地,關中平原早在神話時期的黃帝時代乃至更早就被先民開發改造過了,後來作爲周朝的發家之地,更是對關中平原的基礎設施多有投資,所以關中平原不論是人口容量還是糧食產量,都遠非楚國可比。

除此之外,秦國還有一個祖傳的手藝——馴馬,要知道馬可是古代戰爭中重要的戰略資源,不論是糧草押運還是騎兵力量,對一個國家的興衰都有着重要的決定作用。秦人先祖自夏朝時期就開始馴馬和駕馭馬車,如今更是扼守西北重要的產馬和養馬地,馬匹數量遠非沒有養馬地的楚國可比。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5張

二、地勢平坦,無險可守

楚國在早期被分封在如今河南淅川的丹水下游,這個地方雖然算不上多麼好的地盤,但對楚國這個早期的子爵諸侯國還是十分夠用的。後來楚文王認爲丹陽的地理位置不太好,尤其是在軍事意義上十分脆弱,就將都城從丹陽整體搬遷到了郢都,使得楚國的王畿之地擁有了山水環繞、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

這次遷都,再加上一些列的改革,使得楚國的勢力大振,很快就吞併了南陽盆地內的各個小國,疆域就此一步步擴張膨脹。但不論是南陽盆地還是江淮平原,在地理方面還是有很多突破口的,楚國的地盤越大,國境線就更長,所需要的兵力就更多。上面我們也提到,楚國本來人就少,後勤不足,所以即使是楚國帶甲百萬,能投入到秦楚之戰的戰爭中的兵力還是有限的。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6張

也是由於向南地區的大片蠻荒之地,使得楚國都城郢都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偏向北方的,基本上只要攻破北邊的鄢都,順着漢水南下,楚國的核心區域幾乎就是毫無保護地暴露在秦軍的面前。國都破滅的話,一個國家的行政中心喪失,就很難對國境之內的兵力來進行自由地調動了。我竭彼盈,楚國的命運就相當危險了。

反觀那邊的秦國呢,和楚國有一條長長的秦嶺山脈相隔,即使是有着突破口武關,也是僅此一處,關中平原能夠攻進去的潼關、蕭關、大散關等重要關口,秦國又怎麼可能不派大軍駐守呢?關中平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地理單元,四面都有高原大山環抱,更是易守難攻,這也是後世很多朝代都選擇在關中平原的西安建都的原因。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7張

除了關中平原之外,秦國在後期發展起來之後,還以漢中爲跳板,向西南的古蜀國進軍,直接將四川盆地納入了秦國的領土範圍。四川盆地的收服,不僅僅是人力和生產力的補充,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楚國已經是被秦國領土從北面和西面半包圍了。並且不論是關中還是四川盆地都是易守難攻的盆地地形,楚國在戰爭的地利方面完全陷入了被動。

三、一盤散沙,無法凝聚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期,分封制逐漸瓦解,地主階層逐漸走上歷史舞臺,逐漸取代原來的就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位。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前面提到了楚國的經濟基礎實際上是落後於秦國甚至中原諸國的,地主階層的力量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弱小。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8張

雖然有着吳起這樣的不世之纔來到楚國,幫助其進行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社會和政治改革,但最後卻被奴隸主貴族勢力反撲,致使改革失敗。雖然後來的一些改革措施被保留,但舊的奴隸制社會殘餘還是十分嚴重,廣袤的楚國大地看似幅員廣闊,其實就是一盤散沙。

爲什麼這樣說呢?主要是楚國沒有完全廢除舊有的分封制度,照樣的封邦建國,每個小諸侯、貴族都有着自己的土地和軍隊,楚王對國境之內的統治力相當有限。統治力的限制不僅僅表現在軍隊的調動能力,還有糧草的徵收、政令的下達等等。楚國本就產量不足,再加上貴族們的層層盤剝,能收到楚國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更是有限,所以說是一盤散沙。

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諸侯國 楚國爲什麼打不過秦國 第9張

相比於楚國的一盤散沙,秦國則是要凝聚很多,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舊貴族勢力雖然仍也有反撲,但商鞅變法的舉措都完整地繼承了下來。除了一些富國強兵的舉措之外,郡縣制的施行更是讓王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中央集權也是從商鞅變法開始,使得最高統治者的政令可以到達每個郡縣。

結語:

我們在這裏只是討論了楚國的一些缺點,並不是全盤否定出國的一些政策。出國的落敗雖然有一些軍事上的失誤,但更多是戰自身經濟基礎以及政治制度的落後導致的。用我們傳統的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去審視秦楚之爭,楚國是一個方面都不佔,也難怪會落敗。與其說楚國是被秦國打敗的,不如說楚國是被社會變革的大浪潮打敗的,楚國跟不上封建社會的發展,自然是要被優勝劣汰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