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唐朝歷史上的大非川之戰是怎麼失敗的?

唐朝歷史上的大非川之戰是怎麼失敗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代名將薛仁貴,他的傳奇一生,爲大唐帝國立下汗馬功勞。他戎馬一生,征戰四方,三箭定天山打敗九姓鐵勒;擊破突厥,讓突厥可汗恨之入骨;降服高句麗,坐鎮高句麗,留下了“仁政高麗國”的典故。作爲唐初名將,薛仁貴的名氣真的不小,這得益於許多影視的宣傳效應。然而,薛仁貴的一生並不是只有戰勝的戰役,也有失敗的。而這一次戰役就是唐朝和吐蕃的戰爭之一,公元670年,唐和吐蕃在大非川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爭,此戰爲:大非川之戰。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唐朝歷史上的大非川之戰是怎麼失敗的?

大非川位於今天的青海省共和西南切吉曠平原,青海湖就在它附近。唐朝時期,這裏還有一個國家:吐谷渾。夾在兩國中間的吐谷渾,也是相當難受的,之前侵犯唐,被唐朝的戰神李靖所滅,換了個可汗,之後又被吐蕃給滅。作爲兵家必爭之地,控制大非川,已經成了吐蕃一直夢寐以求的想法,一來這裏水草肥美,二來對唐朝形成一定的威懾。而吐蕃一直想要控制西域,如今終於有機會了。爲什麼吐蕃認爲現在有機會可以打敗唐軍了呢?

公元670年前,距離唐太宗去世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之前的鬆州之戰,讓吐蕃見識到唐朝的強大,統一西藏的松贊干布也去世,而吐蕃大相變成了噶爾·贊聶多布。他還有一個弟弟噶爾·欽陵。兩人都認爲:此時的唐朝,已經不是李世民時代的唐朝,跟隨李世民的許多名將都死去,不死的也是一大把年紀,根本不是對手。憑着這些,我們就看到了大唐和吐蕃爲了爭奪西域的控制權,經常爆發戰爭,而大非川戰役只是其中的一場戰爭而已。

大非川之戰,只是薛仁貴戰役中的一次敗仗而已。爲了爭奪安西四鎮,吐蕃和大唐在大非川爆發了戰爭,吐蕃名將欽陵率軍40萬北上,和薛仁貴的5萬兵力決戰大非川,唐軍戰敗。這也成了唐朝開國以來,對外戰爭中最大的一次失敗。至此,吐蕃打贏唐朝,就要求大唐撤出安西四鎮的兵力,而唐朝不同意,吐蕃也無可奈何,於是又發動戰爭,卻又打不贏。整個七世紀末,唐和吐蕃在反覆爭奪安西四鎮的控制權,而唐朝長期控制西域超過120年。分析大非川之戰的失敗原因,是什麼原因導致失敗的?難道薛仁貴真的這麼弱?事實是:

1:唐軍軍力被削弱。都知道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地貌複雜。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上去就會出現高原反應。薛仁貴出發點是在河湟谷地中的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這裏海拔2300米,出現高原反應機率很小,上到烏海則不一樣了,烏海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這時候,有許多士兵出現高原反應,還帶有其他疾病,高原反應帶來的是眩暈、頭痛,心慌等。在薛仁貴快速推進過程中,許多士兵戰鬥力在高原上已經下降一大截。戰爭止於烏海,而烏海則是文成公主進藏路徑之地。這也是唐軍第一次進藏發動的戰爭。

2:下屬的不服從。要說此戰最大的失敗原因,還得是郭待封的擅自行動。薛仁貴憑着用兵如神獲得先機,原本任命郭待封在大非嶺構建工事,以守護糧草和輜重,作爲可攻可退的地點。但是,郭待封一直不服,他出身名將郭孝恪之後,以前和薛仁貴平級,而這次卻變成他的副將,一直不甘心的郭待封,在薛仁貴領兵進軍烏海時,他也帶着糧草和輜重前進,由於速度跟不上,又不能和主力軍會合,在半路被吐蕃發現並打敗,糧草等盡失。薛仁貴正在和敵軍交戰,又無法及時回來夾擊敵人。沒有糧草的薛仁貴拿下烏海後,無法再繼續前進,只能退守大非川,如果有糧草,即使有高原反應,也可以退回來,不至於敗下來。最終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又沒有糧草,薛仁貴被打敗,損失慘重。

3:兵力數量的對比。從次戰來看,雙方的兵力相差懸殊,唐軍5萬,吐蕃軍40萬,吐蕃憑着地理、人和也才能打敗薛仁貴,而且一開始,薛仁貴兵貴神速般的打敗吐蕃,吐蕃失去近萬頭牛羊。不過,從史料來看,吐蕃是不可能出動這麼多兵力在這裏的,因爲在吐蕃的北面,還有阿史那都支在那裏抗衡,兵力不可能全部抽到這邊,因此,這裏很多士兵都是吐谷渾士兵,除了這些還有蘇毗、羊同等士兵。當然,人多是一回事,將領能力又是一回事,欽陵是吐蕃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當然,大非川之戰失敗原因還有,例如,薛仁貴提出的目標是:佔領邏娑(今拉薩)。在不適應高原反應的時候,深入敵後,會死的更快。此戰過後,西部出現了一個可以抗衡唐朝的政權。不過從欽陵願意和薛仁貴談和可以看出,吐蕃損失也很大,不然憑着優勢他幹嘛願意和談?畢竟真正吐蕃兵並不多,但主力都放到了這邊,吐蕃也是怕了唐朝這位將領,畢竟他的威名不止唐朝內部知道,周邊國家更有所聞,有的還吃過他的敗仗。面對這個優秀的將領,不全力與赴的頂住,吐蕃只有死路一條。

大非川雖敗,但也沒有影響薛仁貴的威名,之後他被貶爲平民。但在674年~676年,又被起用,後又因事獲罪,流放象州,後又碰上大赦纔回家。直到681年,又被重新任用,此時的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篤祿和阿史德元珍叛變。李治命薛仁貴爲右領將軍,前去平叛。682年,叛軍入侵雲州。薛仁貴沒有讓李治失望,雲州之戰打得敵軍丟盔棄甲,殺敵上萬。至此,薛仁貴成了李治時期最能打將領之一。直到683年,薛仁貴去世,享年70歲,一代名將就此落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