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董卓爲何偏偏擁立陳留王劉協爲帝?背後原因揭祕

董卓爲何偏偏擁立陳留王劉協爲帝?背後原因揭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進入到中平六年(189),時年33歲的漢靈帝去世,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場血雨腥風的爭鬥。在帝都洛陽中,以大將軍何進爲首的外戚勢力與以張讓、段珪爲首的宦官勢力展開了最後的決戰,筆者稱之爲“洛陽宮變”。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洛陽宮變中,何進被宦官所殺,張讓、段珪等人亦被逼自盡。至此,洛陽宮變以外戚和宦官兩大勢力覆滅而告終。不久之後,董卓便篡奪了洛陽宮變的勝利果實,擅行廢立,廢掉漢少帝劉辯而擁立陳留王劉協。

毫無疑問,董卓擅行廢立,勢必有樹立個人權威以便自身專權的企圖,此點無需懷疑。但他爲何偏偏選中了劉協呢?這裏面的具體因素有什麼呢?關於這一問題,筆者在立足《三國志》和《後漢書》的基礎上,認爲其實可以用以下三點進行解釋:

第一:董卓自認爲與劉協“有親”

衆所周知,劉協生母是王美人,其在劉協出生不久便被何皇后毒害。此後,劉協便由漢靈帝之母董太后撫養。正因如此,劉協在當時有一個外號,那便是“董侯”。

董卓爲何偏偏擁立陳留王劉協爲帝?背後原因揭祕

由於董卓本人恰巧也姓董,故而董卓自認爲自己與董太后是同族之人,那麼就與“董侯”劉協存在特定的關聯,正如《後漢書·董卓傳》所說“(劉協)爲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有廢立意。”

在此情況下,董卓對劉協的認可度迅速提升,故他擁立劉協爲帝便是理所應當之事。需要說明的是,這一切只是董卓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他與董太后和“董侯”劉協並無半點關係。董卓此舉,其實是想借此拉高自己的身份而已。

第二:劉協遇事穩重,有帝王之相

洛陽宮變後,漢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在當時的表現不可同日而語。根據《後漢書·董卓傳》所載:

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卓與言,不能辭對;與陳留王語,遂及禍亂之事。

由此可見,劉協相比於劉辯而言,更加穩重和從容。換言之,劉協更具帝王的資質和才能。通過這次對話,董卓無疑認爲劉協更加賢能,更適合爲帝,即史書中所說的“卓以王爲賢”。

需要指出的是,董卓絕非是爲東漢前途考慮才擁立較爲賢能的劉協爲帝,而純粹是把劉協賢能的這一客觀事實當作他擅行廢立的理由,以此來堵住羣臣之口。因此,究其本質,董卓的目的無非還是爲了個人專權!

第三:劉協年紀較小

劉協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故而在洛陽宮變時僅僅才9歲。對於董卓而言,改立劉協爲帝,無疑更加利於自己掌控。畢竟,對於軍閥而言,皇帝年齡越小便越具有利用價值。

客觀地說,與上述兩點相比,劉協年紀較小纔是促使董卓下定決心擁立劉協的最大動因。而這背後,赤裸裸地顯示出董卓意圖專權之心是多麼的強烈。

基於上述分析,洛陽宮變後,董卓之所以選擇擁立陳留王劉協爲帝,其實是經過一番綜合的考量。只有擁立劉協,才最大程度符合董卓的利益,才更便於董卓專權!以上是筆者個人觀點,期待各位的其它高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