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古代有名的“斷腸橋”,留下了多少離別淚

揭祕古代有名的“斷腸橋”,留下了多少離別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人衆多的情懷中,離別情是最爲樸素而又濃烈的一種。千百年來,故國鄉土,親人摯友,一別而動人心絃。也正因爲此,離愁別緒成爲我國古代詩歌歌詠的重要內容。

古人談離別,總要進行一個動作,那就是折柳。柳,留也,其意思再明顯不過,以柳留念,不忍分離,以示無限挽留之意。《詩經》有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可謂這種感情的生動寫照。

對於唐人而言,送別親友,折柳這個動作還常常在一個地方舉行。那就是灞橋。

灞橋,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本是一座石柱橋。灞者,霸水,最先喊作滋水,秦穆公稱霸西戎時,爲了顯示自己的功勞,於是“更名滋水爲霸水”,並修建了霸橋。由於與水相關,後人也將霸水寫作“灞水”,灞橋由是得名。

灞水在長安最東的河流,也是一道天然屏障,自古人們出長安必經灞水而過灞橋。灞橋便有了溝通東西交通的功能。漢代東去長安,京人送客出城便折柳相送。《三輔黃圖》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揭祕古代有名的“斷腸橋”,留下了多少離別淚

灞橋歷經歲月洗禮,洪水侵蝕,殘破不堪,入隋得以修建,有南北二橋之分。進入唐代,人們又修繕一新,但溝通出入長安的功能一點沒有改變。《雍錄》載“此地最爲長安衝要,凡自西東兩方而入出嶢、潼兩關者,路必由之”。灞橋橫亙灞水,對望長安,人們東進西出,十里長堤,一步一柳,別有一番景緻。墨客騷人觸景生情,文筆潤飾,灞橋便有了特殊的含義。

折柳贈別便是其中之一。

唐人好詩,送別故人,臨別灞橋,這感懷傷感之情全都寄託在這灞橋之中。

唐代裴說在《柳》中抒情“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李白在《憶秦娥·簫聲咽》感懷“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劉禹錫東出長安,在《請告東歸發灞橋卻寄諸僚友》中寫道“徵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同樣,來長安的也有,如韋應物《長安遇馮著》雲:“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揭祕古代有名的“斷腸橋”,留下了多少離別淚 第2張

據統計,《全唐詩》凡詩四萬八千多首,其中直接描寫或提及灞橋(灞水、灞陵)的詩篇有110首之多。灞橋一別,天高地遠,千里悠悠,一別肝腸斷,天涯何處覓親友,無限情誼卻在這灞橋柳枝之中。正因爲如此,人們又稱斷腸橋、銷魂橋,其感傷之情可見一斑。

人生聚散離合本是常態,爲何古人多弄情於長安灞橋呢?原因不難理解。“長安古來名利地”,長安是大唐的國都,名利多,機會也多,無數商賈士子蜂擁聚集,進出長安絡繹不絕,這就爲離別折柳提供了創作的空間。這也是唐詩中“霸陵傷別”的意象所在。

“霸陵傷別”並不是獨有的現象。洛陽的天津橋、眉山離別橋、簡陽情盡橋都是古人“傷別”的具體表現。一定程度上講,橋和柳不再是具象的表現,更像是一種符號,成爲傳統文學中的不容忽視的一抹亮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