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劉宋開國元勳檀道濟最後是怎麼死的?

揭祕:劉宋開國元勳檀道濟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檀道濟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有個成語叫“養寇自重”,意思是故意放着敵人不打,故意把敵對勢力留着,以此顯示自己的地位非常重要。

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古代鎮壓農民起義的將領身上,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多半是向皇帝要錢要糧。

可是這個成語,往往又成爲皇帝誅殺大臣的理由,一個臣下,如果被大老闆指責爲養寇自重,那他註定要倒大黴。

戰功堪比岳飛、卻比岳飛還慘的檀道濟,就是這樣一個“倒黴蛋”。

01

據《宋書》,檀道濟是山東金鄉人,出身貧寒,從小父母雙亡,長大後跟着兩個哥哥,一起投奔了總攬東晉軍政大權的劉裕。

公元403年,相國、大將軍桓玄篡位,逼晉安帝把位子讓給他,第二年,劉裕率軍討伐桓玄,檀道濟跟隨。

那以後,檀道濟便始終跟着劉裕南征北戰,劉裕北伐時還讓他擔任前鋒,立了無數戰功,官職也是水漲船高。

公元420年,劉裕稱帝后,因其輔佐、創業之功,特許檀道濟直入殿省,把戍衛首都建康的重任交給他,至於加官進爵,更是不在話下。

從相關史料來看,檀道濟一生所立戰功,甚至超過了岳飛,在“玩”計謀方面,也是一點也不輸岳飛,最著名的要數“唱籌量沙”。

此事發生在公元430年,那時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已經不在了,擔任大老闆的是其第三子、宋文帝劉義隆。

劉義隆一上臺,就想解除北魏對宋的威脅,又耐心地等了幾年,於430年決定北伐,任命檀道濟總都督各路軍事。

檀道濟指揮各路大軍,很快收復了洛陽、虎牢、碻磝、滑臺四鎮。

宋軍的勝利,引發了北魏的強烈反彈,太武帝拓跋燾親自率軍反擊,到彥之等部不敵,敗下陣來。

揭祕:劉宋開國元勳檀道濟最後是怎麼死的?

到彥之等部一敗,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導致前線部隊紛紛潰敗,滑臺等地再次淪陷。

屋漏偏遇連夜雨,仗打輸了,糧草也快耗盡,而在這時,軍中又出了叛徒,一個士兵逃到北魏軍中投降,泄露了宋軍最大的機密。

北魏將領起初還有點忌憚檀道濟,當他們得知宋軍缺糧,便再也不怕了,幾乎傾巢出動,追趕撤退的宋軍。

他們想把缺吃少喝的宋軍包圍起來,來個甕中捉鱉。

疲憊不堪的宋軍毫無鬥志,慌亂不堪,想抵抗又有心無力,想逃命又跑不快。

檀道濟卻不慌,乾脆命令將士就地紮營。

你要追,老子們反而不走了!

追擊的魏軍一看,也停了下來,他們知道檀道濟的厲害,即使不怕宋軍,也得怕一怕老檀。

到了晚上,檀道濟開始實施他白天想好的一個“陰謀”。

他帶着一批管糧的士兵,來到一個營寨查點糧食。

他知道北魏的探子正在瞪大眼睛看着,他將讓他們看到一個奇蹟。

於是,北魏探子看到:一些宋軍士兵用斗量米,另一些士兵則手拿竹籌,在唱着計數。

探子還看到,宋軍營寨一隻只米袋裏,都裝滿了白米。

我去,不是說他們沒糧食了嗎,這麼多米哪裏的?

探子不敢怠慢,急忙回去向領導報告。

魏軍主帥一聽,大罵宋軍投降的士兵,同時又暗自慶幸——幸虧沒有魯莽行事,不然就上了檀道濟的當了。

魏軍主帥罵完,命人把之前告密的宋軍找來,怕怕給了幾個耳光,怒罵一聲“原來你是假投降,想讓老子們上當啊”,咔嚓一聲砍了。

然後,他們急忙撤退。

望着漸行漸遠的魏軍,檀道濟露出了不易察覺的笑容

實際上,他們量的不是白米,而是沙土,沙土上面,只有一層薄薄的米。

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唱籌量沙”之計。

02

實際上,此次宋軍失利,既有兵力不足的原因,更有劉義隆過度指揮的因素。

劉義隆求勝心太切,卻又不懂軍事,結果就成了瞎指揮,不打敗仗纔怪。

大老闆這一瞎指揮,不但打了敗仗,洛陽、虎牢、碻磝、滑臺四鎮得而復失,還連累檀道濟也背上了敗軍之將的壞名聲,儘管最終他帶領軍隊全身而退。

不過,第二年的一月,檀道濟就率軍攻打滑臺,試圖收復失地,在山東壽張遇到北魏魏安平公乙旃眷,將其打得幾無還手之力,大獲全勝。

隨後,檀道濟又率軍乘勝前進,二十多天打了三十多仗,勝多敗少,進抵山東濟南。

第二年,因屢立大功,檀道濟被封爲司空,鎮守尋陽。

然而,四年後的元嘉十三年,檀道濟突然被召入朝。

既然皇帝來召,我就去唄,素來忠心耿耿的檀道濟,毫不懷疑其中有鬼。

突如其來的詔令,卻引起了妻子的警覺。

妻子說,自古功高之臣,不但令皇帝害怕,也必遭其他人忌恨,如今朝廷無事召你入朝,恐怕不是好事,而是大禍!

檀道濟笑笑,親愛的想多了,我幾十年如一日地率師抵禦外敵,保家衛國,從來沒有辜負過國家,國家怎麼會辜負我呢?

妻子欲言又止,檀道濟朝她擺擺手,讓她放心。

妻子不好再說什麼,憂心忡忡地看着丈夫上路,此時此刻,她寧願自己大錯特錯。

不幸的是,她對了,檀道濟一到建康,就被劉義康抓了起來。

劉義康是當時的實際掌權人,宋文帝劉義隆的異母弟。

檀道濟本與劉義康無甚交集,但是那年,常年生病的劉義隆病情加重,這使劉義康突發奇想:我哥一死,功高蓋世的檀道濟就沒人管得了,就很有可能會造反。

在劉義康看來,檀道濟如果造反,將是很容易的事情,首先是他自己的雄才偉略無人能及,其次是他的兒子們個個都很能幹,而且人人身居高位:長子檀植,給事黃門侍郎;次子檀粲,司徒從事中郎;三子檀混,太子舍人;四子檀承伯;徵北主簿;五子檀尊,祕書郎中……

在劉義康看來,避免檀道濟造反的唯一辦法,是從肉體上徹底消滅。

他得搶在他哥掛掉之前,解決掉這個可能的禍害,於是對劉義隆說,他死後,檀道濟將難以控制,劉義隆便召檀道濟進京。

也有史料說,檀道濟入朝,是劉義康矯詔的結果。

揭祕:劉宋開國元勳檀道濟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2張

03

實際上,自從上回檀道濟成功擺脫魏軍的包圍,率軍全身而退後,劉義隆對檀道濟就看不順眼了,總以爲是他故意放走敵人,目的是養寇自重。

所以,當他病重後劉義康建議他幹掉檀道濟,他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弟弟的“方案”。

也就是說,真正想殺檀道濟的不是別人,正是劉義隆自己。

而殺他的罪名,是他“將來可能謀反”。

幾百年後,歷史又重複了這一幕,當奸賊秦檜想殺抗金英雄岳飛、韓世忠問他有何罪名時,秦檜那“莫須有”的回答,與劉義隆的“將來可能謀反”何其相似乃爾!

公元436年4月9日,劉義隆不但殺了檀道濟,還殘忍地殺了檀道濟十一個兒子(有說十個),他的親信將領薛彤(司空參軍)、高進之(司空參軍)等人,也慘遭殺害,連個罪名都沒有。

據《宋書·文帝紀》,爲了慶祝除掉檀道濟,劉義隆竟然於檀道濟被殺的第二天大赦天下。

當初,劉義康抓捕檀道濟時,檀道濟狠狠地對他說過一句:你這是在自毀長城!

檀道濟被殺的消息傳到北魏,魏軍將領歡呼雀躍,高興得像每個人中了五百萬,爭相奔走相告:檀道濟一死,咱們再也沒有害怕的人了——道濟已死,吳子輩不足復憚。

據《南史》記載,檀道濟被殺那天,京師建康發生地震,地上生出許多白毛。

人們說,老天爺都知道,檀道濟這是蒙受了不白之冤。

而十五年後,當北魏軍隊長驅直入,一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一般打到長江北岸,站在石頭城上,遙望北岸烽煙。

劉義隆終於明白了什麼叫自毀長城,無比憂慮地嘆道:如果檀道濟還在,局勢怎麼會這樣呢…

幾百年後,南宋大詩人辛棄疾用“倉皇北顧”四個字,來描述劉義隆的狼狽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