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科舉考試有冒名頂替的現象嗎?被發現會有什麼後果?

古代科舉考試有冒名頂替的現象嗎?被發現會有什麼後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然而隋朝二世而亡,科舉制度並沒有形成完全成型。科舉制度的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唐朝繼承發展了科舉制度,確立了科舉考試的流程與內容,但唐代的時候,科舉考試遠沒有後世那樣嚴格與規範。

唐代科舉的應試者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即“生徒”和“鄉貢”。生徒即官辦學校的學生。鄉貢即各地人自學或在民間私塾學成,到縣、州應試,經地方考試合格,再到京師應試。鄉貢每年十月隨地方向京師進貢的糧稅特產一起解赴朝廷,稱爲“發解”。州縣預試的第一名稱爲“解元”。

唐代科舉考試每年春天在京師長安的尚書省舉行,簡稱“省試”。唐前期,掌管科舉由尚書省吏部負責。玄宗開元年間,改由禮部負責,此後歷朝相沿不變。禮部下設貢院,考試、閱卷、放榜等均在貢院舉行。唐朝科舉放榜通常在二月。錄取者謂之及第,或登科、登第、擢第等等。第一名稱爲狀元。

古代科舉考試有冒名頂替的現象嗎?被發現會有什麼後果?

唐代的考生如果想要通過科舉出仕,必須要經過禮部主持的常舉考覈,而當時常舉考試的突出特點是試卷成績並不決定考試結果。這也就給了許多人考試作弊或者走門路的空間,當時要想在常舉考試作弊,主要通過“行卷”和“通榜”。

所謂“行卷”是考生請名流名士爲自己的作品製造聲譽,以利錄取。考生在參加省試前,將自己平時的作品寫成卷軸,送給達官顯貴或學界名人,以求其賞識並向主考官推薦。

“通榜”是主考官請有地位、有名望、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共同確定錄取名單。“通榜”者並不看考試的試卷,他提出的名單主要是依據“行卷”來定奪。

據《唐才子傳》記載,大詩人王維參加科舉考試時,便使用了這樣的手段,走了玉真公主的後門,這才高中狀元。

古代科舉考試有冒名頂替的現象嗎?被發現會有什麼後果? 第2張

“行卷”和“通榜”屬於當時合法的舞弊手段。在這種手段之外,唐代科舉考試還存在着大量的代考和冒名頂替現象。

古代沒有相片,沒有指紋識別等技術,當時爲防止代考,要求考生提交自己的詳細履歷中,履歷中要寫明自己的體貌特徵和五代出身。進場時,有專門的的識認官識認考生,但這種手段存在重大的漏洞,許多有心之人,從一開始就提供假的履歷。

常舉考試只是第一步,通過的考生還要經過吏部考試合格後方能授官。而吏部考試這一環節也是冒名造假現象最多的環節。吏部選拔官員的標準之一是出身和資歷,這就導致許多人僞造自己的出身和資歷,史載“有僞主符告而矯爲官者,有承接他名而參調者,有遠人無親而置保者”。

唐代中後期藩鎮割據,政治不穩,社會動盪,自安史之亂起,國都六陷,天子九遷,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的人事檔案散失嚴重,查無可查。許多官員考生更是意外而死,死無對證。這也導致冒名頂替的現象更加猖獗。

到唐朝後期,冒名頂替已經成爲了一種普遍現象。當時民間相傳:“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