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諸葛亮與姜維殫精竭慮地北伐,到底是爲了什麼?

諸葛亮與姜維殫精竭慮地北伐,到底是爲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長河中,姜維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不少人都覺得姜維接了諸葛亮的班。可實際上,諸葛亮臨終前指定的接班人爲蔣琬,蔣琬主事十二年後,又由費煒接班,而姜維的掌權是在費煒之後。縱觀諸葛亮、蔣琬、費煒和姜維四人的策略,諸葛亮與姜維在軍事上的做法頗爲相似,即主動北伐,而蔣琬和費煒則將北伐視爲一種政治口號,其中蔣琬僅主持了一次北伐,費煒主政期間雖北伐次數高於蔣琬,可每次用兵也不過幾千人,更像是作秀。

蜀漢集團在失去荊州後,又在劉備的主持下進行了東征,結果在夷陵慘敗。如此一來,原本就實力不濟的蜀漢,再受重挫,成爲三國時期最弱的一方。蜀國的滅亡,原因是頗爲複雜的,如果僅僅以“勢微”說來籠統地概括,顯然有些浮於表面。相對而言,蜀國的失敗有兩個致命性的原因:

首先,自劉備進入益州之後,便一直戒備和打壓益州的土著勢力。

劉備戎馬半生,戒心很強,在奪得了益州、漢中等地後,所信賴的還是從荊州帶過去的舊部,很少提拔和重用原益州的官僚。有學者曾做過統計,在《三國志·蜀書》中,除劉氏家族以外,立傳者有五十九人,其中僅有十九人爲益州土著官僚,另外的四十人皆是劉邦舊部。

諸葛亮與姜維殫精竭慮地北伐,到底是爲了什麼?

透過蜀漢高層官僚的結構可以看出,在蜀漢集團內部,存在着兩股勢力,一方爲劉璋舊部,屬於益州土著官僚,另一方爲劉備舊部,是蜀國的心腹。兩股勢力明爭暗鬥,使得蜀漢集團並不齊心。更爲重要的是,對益州本土士大夫的芥蒂,使得蜀漢在人才選任上具有很大的侷限性。

其次,蜀漢後期軍事人才斷層,缺乏具有真才實學的軍事首領。

不少人都覺得劉備的發跡與諸葛亮的智謀有着莫大關係。可事實上,歷史上的諸葛亮治國理政尚可,可在軍事上只能算作是二流甚至於三流統帥。司馬懿曾對諸葛亮進行過十分公允的評價: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所畫中,破之必矣!”——《晉書·宣帝》

此說從諸葛亮的北伐中可以窺見端倪,比如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其聲東擊西的戰略當即被郭淮看穿,無論是取北原還是攻陽遂均未成功。

諸葛亮與姜維殫精竭慮地北伐,到底是爲了什麼? 第2張

而隨着劉備、關羽、張飛等將星的隕落,魏延又居功自傲,與楊儀內鬥甚重,結果丟了性命。到蜀漢後期,姜維、王平、廖化雖然不是平庸之輩,可比起魏國的統帥,終究還是差了一大截。

反覆忖度,以上兩點其實又實爲一點:蜀漢集團始終對益州土著心懷芥蒂,一直依靠舊部,甚至不惜任用降將,最終導致了人才的斷層和嚴重的內鬥。

有着如此致命的問題,諸葛亮、姜維又都實心實意的北伐,連年興兵,又無異於自掘墳墓。而當蜀漢勢微之際,魏國興兵伐蜀,僅耗時兩月便逼得劉禪投降,這也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