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中國長城全長到底有多長?地跨十五省

中國長城全長到底有多長?地跨十五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城,是古代中國爲抵禦不同時期塞北遊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隔離牆或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爲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長城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1961年起,一批長城重要點段被陸續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2012年,國家文物局完成了長城資源認定工作,將春秋戰國至明等各時代修築的長城牆體、敵樓、壕塹、關隘、城堡以及烽火臺等相關歷史遺存認定爲長城資源,將其他具備長城特徵的文化遺產納入《長城保護條例》的保護範疇。根據認定結論,我國各時代長城資源分佈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認定數據如下:各類長城資源遺存總數43721處(座/段),其中牆體10051段,壕塹/界壕1764段,單體建築29510座,關、堡2211座,其他遺存185處。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

歷代長城

中國北方自古便不安寧,萬里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延慶州志》記載:“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爲威脅,未修長城;後晉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爲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直到滅亡也未修長城。因而實際修復長城的僅明朝一期,也是今日所見的大多數殘存。而到了二十世紀,只有長城戰役勉強算得上再度參與了一次作戰,在長距投射的熱兵器的發展與後續蘇聯/俄羅斯建置空軍和制導導彈的出現後,萬里長城已經完全失去軍事功能了,現代中國的北防工作由偵查衛星和雷達網等取代之。

春秋戰國

主條目:楚長城、魏長城、齊長城和趙長城

長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修築,《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當時築城用意在於“互防”和“拒胡”。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今山東境內,至密州琅琊臺入海,全長500餘公里。但是由於諸侯林立,屬境較小,一般小國長城都只有幾百裏,一些大的諸侯國家的長城也不過三四千裏。例如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在漳水、滏水(今滏陽河)附近築長城,史稱“趙南長城”。趙武靈王所築長城,起自代(今河北省蔚縣境內),終於高闕(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境內),史稱“趙北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裏以備楚”。秦昭王時,攻滅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燕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另有中山國長城和魏長城(即濱洛長城)。

萬里長城之名,自秦始皇纔開始,因此,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聯繫起來。據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上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衆,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

秦長城

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成爲中國地區唯一政權,並改製爲帝國,統一中國。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佔據河套,並將秦、趙、魏、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城牆被拆毀。

秦長城可大致分爲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生活的安定和墾殖北方土地,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爲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有人記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間故事。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漢長城

西漢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在位時到漢宣帝在位時止,先後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朝鮮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隨着吉林省通化縣境內新近發現11處秦漢長城遺址,秦漢長城的東北界限進一步北擴。東漢亦築長城,但規模較小。

英國一名探險家(William Lindesay),在蒙古境內戈壁沙漠深處,發現一段保存相對完好的長城遺址。經考察和研究,該段長城遺址很有可能始建於漢代,其後經過數次修復和續建,實爲萬里長城的一部分。

北朝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築長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誠,向西至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築長城,起於北京市居庸關,至山西省河曲縣。

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天保三年(552年)至天保八年(557年)六年時間裏,大修長城有五次。天保五年(554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達速嶺,覽山川險要,將起長城”。天保六年(555年),北齊文宣帝“發夫一百八十萬築長城”,“東至於海”。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今山西汾陽)總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築長城東至於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車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天保八年(557年)“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洛拔(今山西朔縣西南)而東至於塢紇戍(今山西繁峙縣平型關東北),凡四百餘里”。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齊詔司空斛掉光督步騎二萬,築勳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齊天統元年(565年),“羨以北虜屢犯邊,須備不虞,目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湖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今北京市通州區有北齊土長城遺址,爲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北周在大象元年(579年)“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東魏武定元年(543年),修長城,東至上墱,修到古北口。

隋長城

從581年起,隋文帝、隋煬帝在今陝北和寧夏6次下令修築長城以防衛突厥,前後動用了128萬人,607年在築長城的過程中10天內就死了近60萬人。611年,農民起義爆發,隋朝以夏和靈州(今陝北和寧夏)一線爲北方邊界,而河套(今屬內蒙)則被突厥佔據。

隋文帝在位時,爲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公元585年,隋文帝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垣七百里,以遏胡寇”。隋煬帝在位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書·煬帝紀》載大業三年(607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死者十五六。”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和增建。隋朝的建築工事多見於史料,建築工期短,至今少見其地面遺存。

張說長城

唐朝並沒有修築長城的說法,即便在後突厥武功最爲強盛的默啜可汗(691年—716年在位)時期,武則天也不曾築過長城。唯一有史可考的是唐朝開元年間(713年—741年),張說在嬀州(今河北張家口)以北所築的一小段長城,這段長城的全長度皆位於今河北省境內,其規模比隋長城小得多,具體築城時間大致在713年至730年(張說卒年)之間的某年。張說所築的長城在《舊唐書》和《資治通鑑》並無記載,僅載於《新唐書》的地理志和《全唐文》。這段長城可能是爲了防禦契丹、奚族或後突厥而建,但唐朝對後突厥的北方防禦體系主要利用三受降城和其軍鎮,自公元720年後,也未曾有過後突厥對唐朝邊境入寇的記載。

公受命處此,聲振殊俗,於是塹山澤,起亭障,塞雞鳴之扼,守阜陵之衝,遮大廈之路,距盧龍之口,延袤千里,橫絕一方。修塞之後,人到於今賴焉。

《全唐文·卷三百十二·唐故幽州都督河北節度使燕國文貞張公遺愛頌》

北九十里有長城,開元中張說築。

中國長城全長到底有多長?地跨十五省

《新唐書·卷三十九·河北道·嬀州》

遼金長城

遼朝爲防禦高麗、女真。金朝爲防禦蒙古高原諸遊牧部落,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長城

中國長城全長到底有多長?地跨十五省 第2張

到了明朝,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萬曆,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分長城。

山西、河北的內、外長城: 位於山西、河北的外長城,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通常被認爲是中晚明北疆的國界。然而葛劍雄指出,明朝對在長城以北領土的統治並不穩定,而且管理時間相對爲短且效率不高。明前期,爲了對抗北元和隨後分裂的韃靼和瓦剌,明軍多番出擊,同時也沿前線修築長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條石,置敵臺、堡壘、關隘以作守備,同時,沿邊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他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明太宗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後,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內長城作爲第二道防線。

內、外兩段長城在西邊于山西忻州市偏頭關(俗稱偏關,明代時爲山西鎮總兵駐地)匯聚。

外長城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沿山西、內蒙古交界線,經偏關縣老營堡向東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唐代名將尉遲恭的出生地)、再經朔州市朔城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山西朔州市右玉縣、大同市左雲縣、市區、陽高縣(東南20裏即是漢高祖親伐匈奴卻被圍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鎮縣新平堡馬市口,進入河北張家口市懷安縣、萬全縣、橋西區、崇禮縣、赤城縣,經北京延慶縣居庸關西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和內長城交匯。

內長城全長1600多公里。自西向東自忻州市偏關縣老營堡個角墩,沿山西境內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線,向東南轉過朔州市平魯區,再經忻州市神池縣、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寧武縣(有寧武關)、忻州市原平縣、朔州市山陰縣、忻州市代縣(北有雁門關)、朔州市應縣、忻州市繁峙縣、大同市渾源縣至大同市靈丘縣(有平型關),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易縣、淶水縣、張家口市涿鹿縣、入北京市門頭溝區、又回到張家口市懷來縣,再入北京延慶縣八達嶺、居庸關西南,在北京延慶縣四海冶和外長城交匯。

內長城在大同市靈丘縣牛幫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線,順太行山向南,經娘子關、固關,在長治市黎城縣東陽關結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