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長城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軍事防禦體系,目前我國境內保存的最早的長城修建於春秋時期,最初是諸侯列國相互攻伐的城防設施。

後來因爲“戎狄交侵,暴虐中國”,北方的燕國、趙國、秦國等諸侯國在與遊牧政權接壤之地修建烽燧、城障,並用塞垣連接,以免受飄忽不定的遊牧民族侵襲,爲後來秦始皇連接燕趙城防,最終築成萬里長城奠定了基礎。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從秦漢大一統開始,歷朝歷代所增築的長城已經不再具備“內鬥”的屬性,而專職用於防禦北方遊牧騎兵特別是強大的匈奴騎兵的南下。

據《史記》記載:“(匈奴)去長安近者七百里,輕騎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這種可怕的長途奔襲能力,對於農耕政權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威脅。所以,長城的出現,可以有效阻擋和遲滯匈奴騎兵。

但是,到過八達嶺長城的朋友,或許會產生這樣一種疑惑:長城的不少城垣都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上,地勢異常險要,如好漢坡的坡度達45度,司馬臺長城(明長城)的仙女樓坡度達85度,幾近垂直。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第2張

這些崇山峻嶺中處處是懸崖峭壁,別說騎兵了,即便徒步攀登都異常困難,敵軍根本無法翻越,那麼古人爲什麼還要在這些地方多此一舉的修建長城呢?

原因有二,我們以漢朝爲例。

第一,長城的作用並不是類似防衛城市的城牆那樣,直接用來阻擋敵軍的攻城,事實上,在綿延數千裏的防線上,也無法做到每一處城垛都有士兵駐防。漢朝名將趙充國就曾說過:“北邊自敦煌至遼東萬一千五百餘里,乘塞列隧有吏卒數千人”。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第3張

長城是一個整體的防禦體系,派有士兵戍守的主要是亭、燧、塞等戰略據點,遇到匈奴騎兵南下,亭、燧守軍通過烽火示警,各處守軍即通過長城這條“高速公路”來迅速調動集結。

《史記》當中就曾多次出現匈奴入塞時首先攻“亭”的記載,漢武帝反擊匈奴的馬邑之圍之所以失利,原因也在於匈奴首先攻打了漢朝的亭,並活捉了守衛烽火臺的亭尉。

如果長城不是一個整體,那麼一旦前線示警,漢朝援軍將不得不翻閱崇山峻嶺或繞道內地,這種支援速度顯然是無法應對匈奴騎兵“至如飄風,去如收電”的。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第4張

第二,除了軍事作用外,長城還有一條常常被忽視的用途:經濟阻隔。

漢文帝在給匈奴單于的信中,曾這樣說道:“先帝制,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令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聯亦制之。並且約定:“匈奴無入塞,漢無出塞,犯約者殺之。”

看似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國協定,但實際上,卻是以長城爲界,對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人爲阻隔。因爲匈奴人的生產方式是逐水草而居,產品單一、不易貯存性,極容易受氣候影響,遇到自然災害時,必須通過與農耕文明的產品交換來補充生活必需品。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第5張

長城的存在,無疑阻擋了糧食等物資的交換(無論關塞還是通過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偷運,物資均無法翻閱城牆運出),此外,漢朝還通過長城阻隔了銅、鐵等戰略物資的出塞,漢律:“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錢出關。”

長城的這種經濟阻隔作用是非常明顯的,舉幾個例子:“漢武帝太初元年,匈奴大雨雪,畜多飢寒死”,“漢宣帝本始三年,匈奴天大雨雪,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十一”,“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匈奴人畜疫死,不當中國一郡”。

古代地勢險峻的地方爲什麼也要修長城?長城除了阻攔敵人還有什麼作用? 第6張

可見,長城的修築,讓北方遊牧民族完全沒有抵抗天災的能力,匈奴的句黎湖單于帶兵入寇漢朝的雲中、定襄時,還不忘故意毀掉此處的長城,以表達對長城的憤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