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末時候八旗軍去哪兒了?爲何只有湘軍、淮軍了?

清末時候八旗軍去哪兒了?爲何只有湘軍、淮軍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清初之際,雖然明軍在遼東戰場屢屢敗北,被清軍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但是我估計哪一個明朝人都不會相信,在1644年後會成爲清朝的子民。主要原因就是,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面,上億人口的漢人,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不足二十萬的八旗清軍淹死,萬萬沒想到的是,二十萬的清軍真就成事了。

當然,以二十萬八旗軍管控幅員遼闊,且人口上億的國家,還是有點困難的。

爲此,清軍入關後,統治者採取將半數以上八旗主力在駐紮在京畿周圍以拱衛中央,剩下半數則分散在全國各大省會、水陸要衝、邊疆海防等地,到乾隆後期,總共形成了14個八旗駐地,分別爲盛京,吉林,黑龍江,江南,福州,杭州,荊州,成都,廣州,綏遠,西安,寧夏,伊犁,烏里雅蘇臺。

每個駐地設立將軍一名,其地位高於提督、總督、巡撫等文武官員。這14個八旗駐地,相當於清朝設置在全國的軍事網點,牢牢控制着全國。

當然,各個駐地算起來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清軍入關時不過20萬,一半在中央的話,每一個駐地的八旗人數就不過上萬。

這是遠遠不足以支撐整個清朝的國防重任的,一旦發生對外戰爭,八旗的兵力更是捉襟見肘,尤其從順治到康熙,清朝對外戰事一直沒有停過,從平定三藩之亂,到收復臺灣、抗擊沙俄、平定準噶爾叛亂,清朝的軍事壓力一直很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靠綠營來加強清朝的國防建設,所謂綠營其實就是以明朝降軍爲主,仿照明朝的軍事體制進行組建的,補充八旗的軍事體制。

但是隨着清朝對外戰事的擴大,伴隨着八旗人數不足,戰鬥力下降的事實,清朝統治者對綠營的倚重越來越大,康熙時期成大肆徵召綠營士兵,最終成爲清朝常備軍事武裝,在清朝時期,平均有60萬人左右,是八旗的三倍之多。

清末時候八旗軍去哪兒了?爲何只有湘軍、淮軍了?

綠營的駐紮制度,其實與八旗差不多,也是採取撒向全國次級要地爲主,各省綠營的最高長官爲提督,全國設置大概不到20人左右。按照清朝統治者的構想,八旗和綠營是互相補充,相互制衡,最終形成一面更嚴密的軍事網絡。

當然,不管是八旗也好,還是綠營也罷,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世兵制的一種,士兵有兵籍,兵籍下的人則是父死子繼。

這種兵制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最大的壞處就是,兵籍的第一代還有戰鬥力,等到第二代第三代的時候,就開始腐朽了。

清朝的綠營不像明朝時期有大量的土地來讓士兵種地,從而省下軍費,清朝採取的薪酬體系相比於明朝大方一點,直接發工資。可以說,綠營組建之初,大量勇武之人蔘加綠營,主要還是待遇不錯。

最爲重要的是,在清朝時期並沒有警察制度,綠營兵有時候也臨時客串一下維持地方治安的活,比如收糧,押官銀等等,有了雞毛撣子自然敢當令箭,爲了過得好一點,綠營兵也是仗勢欺人,剝削老百姓,幹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在清朝前期不斷對外戰爭期間,其實已經展露出八旗和綠營作戰實力越來越弱的問題,尤其是乾隆年間的對外戰爭,大多都是仗着國勢以大欺小,往往還是犧牲高於敵方,雖然取得勝利,卻不是很光彩。

不過至少八旗和綠營還堅挺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真實實力也是不容小窺的。

對於八旗和綠營的士兵,湘軍的將領曾國藩曾經在《議汰兵疏》中直接表示:“黔、蜀冗兵以勾結盜賊爲業,其他吸食鴉片,聚開賭場,各省皆然。”這個話要是別人來說,也許客觀一點,曾國藩作爲湘軍將領,八旗與綠營的競爭部門,不見得就一定爲真。

爲了爭取軍費,獲得朝廷的支持,曾國藩自然要將八旗和綠營說得一文不值,然後讓朝廷把資源傾軋在湘軍身上。

在清末的各處戰場上,八旗和綠營實際上一直都沒有閒着,以鴉片戰爭爲開端,清廷調動二十萬軍隊與英軍作戰,奈何英軍以海軍爲主,仗着幾艘大艦沿海侵襲,不上岸與清朝硬剛,清軍就是有再多的人,也架不住人家在海面上對你狂轟亂炸。

正因爲沒有實際交手,清廷官員普遍認爲,只要英軍敢於登陸,調遣合適將領完全可以與英軍一戰,在第二次鴉片戰爭開打的時候,曾國藩事實上就是這種看法。

當時指揮清軍與英法聯軍作戰的是清朝統治者十分倚重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與曾國藩是政敵,曾國藩有此看法,很大程度上也有私人成見。

總之,至少曾國藩還認爲八旗和綠營還能夠與英法聯軍一戰。

清末時候八旗軍去哪兒了?爲何只有湘軍、淮軍了? 第2張

那麼,爲什麼湘軍、淮軍能夠最終取代八旗和綠營,最終成爲清廷倚重的半中央軍呢?

我認爲說起來比較可笑,這還是要從鎮壓太平天國時期講起,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以後,咸豐帝遠在千里之外瞎指揮,打仗最怕的不是敵人強,而是外行指揮內行。

清廷如果能夠以正常的剿匪策略,步步爲營,一步一個腳印,也許鎮壓太平天國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咸豐帝迫切想要快速擊垮太平天國,把清軍主力直接安排到南京外圍,想要通過攻克南京城來實現一舉剿滅太平天國的重任。

想要攻破巔峯時期的南京城,即使把清軍所有的綠營和八旗都調過來,不圍個一年半載的,也夠嗆能夠突破,何況人家來一個北征和西征,直接把清軍都給調動起來了。

太平軍擅長打運動戰,在沒有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只能步步爲營的策略,偏偏咸豐帝着急,從1853年在南京外圍設立江南、江北大營,幾乎是調集整個清朝在南方的精銳了。

結果在1856年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全部被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取得全盛時期,如果不是當時發生“天京內訌”,大清王朝還真說不準一下子就掛了。

吃了這一次虧後,咸豐帝還不長教訓,在1858年再次設置江南、江北大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1860年李秀成故技重施,又破了江南、江北大營,標誌清廷在南方直轄軍事力量的全部覆滅。

江南、江北大營覆滅之際,湘軍是怎樣保存下來的呢?

主要還是曾國藩的湘軍並不完全聽從咸豐的指揮,在關鍵問題上,曾國藩還是比較清晰的,那就是不能冒險孤軍深入,要一步一個腳印,等到太平軍與八旗、綠營耗光之後再全員出動。

清廷除了江南、江北大營外,在北方還有僧格林沁率領的騎兵,這支軍隊雖然在與英法聯軍的八里橋戰役中遭受重創,但是實力還是有的。無奈是在鎮壓捻軍起義過程中,僧格林沁剿匪策略失誤,最終導致兵敗而亡。

此後,能夠直接聽命於清政府的野戰軍幾乎損失殆盡,只能倚重新興的湘軍和淮軍了。

當然,湘軍和淮軍本身也並非軍事組織的進步,相反,還是一種更落後的軍事組織的迴光返照,上陣父子兵,只聽將令不聽朝廷命令的軍隊,其實打仗水平也一般。

湘軍開到南京就已經出現暮氣了,淮軍也只是在洋槍洋炮的支撐下,有點後勁罷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