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爲何古代的農民起義大多以失敗告終?

揭祕:爲何古代的農民起義大多以失敗告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農民起義,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我們常常以爲,農民起義的失敗,大多是因爲農民起義首領太過樸實,缺乏鬥爭經驗,而鎮壓者太過狡猾。

一、農民起義三部曲

的確,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發生了數不勝數的農民起義,而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都失敗於此。

然而,這樣的農民起義,都已經被扼殺在搖籃中了。他們的數量雖多,但在我們的史書上,卻幾乎都找不到痕跡。

而能夠我們所知道的農民起義,本身就是極少數相對成功的案例,至少有一定規模,極大的打擊了*朝的腐朽統治的那種。而這個原因,並不適合他們。

因爲能走到那一步的他們,本身就是時代的佼佼者,還經過了實踐的千錘百煉,很多方面比之那些成功的梟雄並不遜色。但他們還是沒能建立長期穩定的政權,最終以失敗告終。

而這,纔是我們值得探究原因的那部分農民起義。

這樣的農民起義也還是有很多,像陳勝吳廣起義、黃巾大起義、孫恩盧循起義、隋末農民大起義、黃巢起義、王小波起義、紅巾軍起義、明末農民大起義等等。

這些起義,節奏上基本表現爲三部曲:

1、起因是腐敗+天災,赤地千里,基本上屬於失控的狀態,因此起義的規模十分巨大;

2、打敗官軍,佔據州縣,一代頭目脫穎而出,但他們很快在官軍的反撲中死去或轉入地下;

3、起義低潮,腐敗+天災,二代頭目崛起,成功則推翻前朝建立政權,反之則循環第二步或直接失敗;

揭祕:爲何古代的農民起義大多以失敗告終?

這也是爲什麼大多數農民起義,我們都找不到痕跡的原因,因爲沒能引起廣泛的共識,他們在第一步就撲街了,因此只能在某些地方官員的列傳中找到蛛絲馬跡。

而上述的大起義基本都到了第二步,都有幾個我們耳熟能詳的頭目。然而由於鬥爭形勢的複雜,第一代頭目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起義會暫時進入低潮。

如果朝廷不能解決腐敗+天災的雙重dbuff,那麼很快起義就會迎來第二波。由於各種原因,歷朝歷代基本上沒有解決的。

於是,就進入到了第三步,第二代頭目如果能吸取第一代頭目的鬥爭經驗和教訓,get到那個關鍵點,那麼,接下來只需要重複刷勸課農桑、東征西討、求賢若渴三個任務,基本就離成功不遠了。

然而,這個關鍵點,並不是所有的二代頭目們都能夠get到的。

二、從貧農到地主的轉變

爲了解釋這個問題,子彧嘗試將農民起義做一個形象的比喻。

某年某月,乾旱/洪水/瘟疫襲擊了一個村子,由於各種原因,貧農們沒有飯吃了。於是大家都支持其中的一個貧農張三,武裝起來到地主李四家搶吃的。

來到李四家以後,張三發現這裏金碧輝煌,糧食滿倉。於是經過反覆的鬥爭,可能還會有犧牲,最後張三成功將地主李四攆走了,然後佔據了地主家。

於是,貧農張三搖身一變,成了地主張三。這就是農民起義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也就是到了那個關鍵時間點。

以前,貧農張三不需要管三七二十一,只需要動手搶就可以了。然而現在,張三的新身份是地主了。

這是不是意味着張三不能像以前一樣行事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張三要如何才能夠做好地主這個新身份呢?

答案是,向以前的地主李四一樣,團結那些富農,共同向其他的貧農收租。而且同時,張三要廢除李四亂收租的毛病,勻出一部分家裏的糧食,在特殊時期幫襯着貧農們,這樣才能夠維持好地主和貧農那脆弱的關係。

如果不這樣做呢?那麼,又會有新的貧農或者其他地主將張三擠下去,張三又會回到貧農的身份或者直接被其他地主殺掉。

所以,這個關鍵點就是,從搶劫到收租的轉變,從農民到地主這個身份的轉變。

這就是大多數農民起義都沒有get到的那個關鍵點,從破壞者到統治者的角色轉變。

農民起義的前期,他們是舊秩序的破壞者。因爲舊秩序讓大家都活不下去,所以大家都支持他們,引起起義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然而,當起義進行到第二步的時候,他們往往沒有完成身份的轉變,又遭到舊秩序的強烈反撲,這也就是第一代頭目基本會失敗的原因。

而到了第二波,起義軍的二代頭目會輕車熟路的重複起義第一步和第二步。他們再次來到這個關鍵的時間點。

這時候,第二代頭目如果能夠意識到這個身份的轉變,成爲新的地主,那麼起義就會成功。

但是往往,他們仍舊意識不到。所以,大多數農民起義,最終仍舊逃不過失敗的命運。

三、活成自己討厭的那個人

縱觀各大農民起義,張角、孫恩盧循、黃巢、李自成、太平天國,他們都是因爲沒有適應好地主這個新身份而失敗。

揭祕:爲何古代的農民起義大多以失敗告終? 第2張

成功適應新身份的幾乎就是劉邦和朱元璋等寥寥數人而已,而無疑,他們都成功了。

那麼,同爲梟雄,爲何這些人連這一點都意識不到、都適應不了這個新身份呢?

我們的社會結構,從秦開始,宗族勢力就被打散,拆成了一個個小農家庭。中央集權之下,是一盤散沙。

而將這盤散沙凝聚在一起,始終維持着社會的中下層秩序的,是隨之崛起的一股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通過壟斷社會的話語權,上通皇權,下達民間,成爲掌控社會的關鍵力量。

在秦漢,這羣人被叫做三老、豪強;魏晉社會,他們的名字叫做士大夫;隋唐科舉制以後,他們又變成了官紳、鄉紳羣體。

他們的數量非常龐大,他們的組成良莠不齊,但在農民眼裏,他們就是統治者的代名詞,控制着最基層的社會組織。這就是所謂的“皇權不下縣”。

既然都鬧到起義這個份上了,他們身上的黑鍋肯定小不了,所以起義的隊伍,對他們的仇視很深。這一點,雙方都明白。

然而,他們對於建立社會秩序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農民起義者要做好地主這個新身份,要合理收租,要重建秩序,缺了他們不行,得罪他們更不行。

以前是壓榨我們的仇人,現在我卻要依靠他們、禮遇他們,乃至捧着他們?

對於出身農民的起義軍領袖來說,這個情感的轉變,很難。同時,還要讓他們相信這一點,更難。

這就是爲什麼劉邦入關,要跟三老豪傑們說“不欲費民”,而後一有重大政策都要反覆召三老豪傑商量;

這也是爲什麼朱元璋在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之後,先拜倒在小明王的腳下,後又宣佈脫離農民起義的身份、以元的繼承者自居。

這些政治作秀看似沒有多大意義,但實際上,卻是在向整個社會宣佈:我不是破壞者,我是秩序的重建者,以後我會善待你們,請你們相信我。

甚至說,要取得他們的信任,還需要反覆的宣講,很多次政治作秀。

做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個轉變就如同練武之人打通任督二脈一樣重要

如果打不通這任督二脈,做不通他們的工作,像李自成一樣,被擁簇着進入京師、卻被同一羣人一路追趕殺死,就是必然的結果。

然而,一旦打通了這一任督二脈,就得到了所謂的民心,什麼勸課農桑、招賢納士等等任務,刷起來都會變得事半功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轉變意味着要拋棄他們原來的身份,轉而成爲他們所討厭的那個身份,那個曾經壓榨過貧農的身份。

也就是說,農民起義成功的關鍵在於,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人”。

對於每個人來說,這都是難以接受的。就連朱元璋做了多年皇帝之後,都還對這一身份不太適應,其難度可見一斑。

但對於出身官僚和士大夫的人來說,他們天生就是這個身份,很快就能適應。所以很多農民起義的成果,最後都被他們竊取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