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經筵是什麼?揭祕古代經筵制度的由來

經筵是什麼?揭祕古代經筵制度的由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明朝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經筵是古代一種非常重要的帝王教育形式,不僅能幫助皇帝研讀經史子集、學習治國平天下之術,而且還是皇帝與羣臣增進交流的重要渠道,同時還是朝廷向天下展示尊師重道禮儀的重要手段。因此,自宋朝確立經筵制度以後,這一制度就被各朝延續了下來。而明朝作爲君主高度集權的一個朝代,在繼承經筵制度時,又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明朝的這項制度。

一、經筵制度的由來

經筵是古代專門爲皇帝設立的御前講席,是皇帝處理國家事務之餘,提升自我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昭帝下詔尋找能夠解讀《韓詩》的人,蔡義應詔前往,皇帝聽後很滿意,封其爲光祿大夫給事中,專門爲漢昭帝講解《韓詩》;此後,漢宣帝亦曾詔儒官講經於石渠閣,漢明帝命張酺數次侍講於御前。

到了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侍讀博士”這個官職,不過由於沒有形成定製,這個職位經常處於虛設狀態;而到了唐朝,侍講學士正式成爲一種常設官職,御前講學開始變的頻繁;到了宋朝,經筵正式演變爲一種制度,先是宋太宗留翰林學士在禁中以備顧問,而後宋仁宗明確御前講學爲“經筵”,並對的場地、時間、場所、科目以及參與的人進行了詳細規定。

到了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初並未設立經筵制度,洪武十五年,大臣桂彥良向朱元璋上了一封題爲《太平治要》的奏摺,首次提出“今當大興文教之日,宜擇老成名儒,於朔望視朝之際,進講經書一篇”,但朱元璋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永樂至宣德時期依然沒有設立經筵制度,但是根據《資治通鑑》記載,皇帝“每視朝畢,無日不御文華殿或便殿,召大臣或儒臣講讀”,這在實質上與經筵已經非常接近,只不過時間、地點、講讀的內容沒有制度化而已。

到了正統時期,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爲朱祁鎮繼位時只有10歲,內閣老臣“三楊”認爲此時朱祁鎮還應該以讀書學習爲主,於是由楊士奇主筆,上了一封題爲《請開經筵疏》的奏摺,請求重啓經筵制度,得到太后及朱祁鎮批准。至此,明朝正式恢復經筵制度,此後雖然偶有間斷,但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徹底廢棄。

經筵是什麼?揭祕古代經筵制度的由來

綜合來看,經筵制度從漢朝萌芽初生到明朝正式恢復,前後經歷了一千五百餘年的時間,雖然期間經歷了很多曲折,但最終還是以一種制度的形式承襲了下來,成爲古代統治階級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影響着歷史進程。

二、明朝經筵制度

總體來講,明朝的經筵制度繼承自前朝,在本質上並未進行太大的變化,但也根據自身特點,在參加人員、組織禮儀等方面進行了適當的改進,使其更適應明朝特殊的歷史背景。明英宗之前,經筵沒有形成定製,這裏主要介紹明英宗之後明朝經筵制度的一般情況。

1.關於經筵時間。明朝規定,爲規避寒暑,每年組織兩期經筵,分別稱爲“春講”、“秋講”,每期3個月左右,春講一般2月開始,5月結束,秋講一般8月開始,10月結束。經筵期間,每月組織三次,分別在每月的初二、十二、二十二,其中尤以春講、秋講的首次開講禮儀最爲隆重。

2.關於經筵地點。原則上安排在文華殿正殿舉行。

3.官員參加經筵的人員,除了要“聽課”的皇帝之外,明朝參加經筵大體還有7類人,分別是:

知經筵事,總領經筵一切事務,前期由功勳大臣擔任,後來基本由內閣首輔來擔任;

同知經筵事,協助知經筵事處理相關事務,一般2-3人,多由內閣大學生或各部尚書、侍郎擔任。

經筵講官,負責向皇帝講解經史子集,一般由兼任翰林院編撰以上職銜的各部高級官員、國子監祭酒擔任。

侍經筵官,皇帝特許參加經筵的官員,不負責任經筵之事,只是旁聽。

展書官,負責爲皇帝展掩書籍,一般由翰林院編修擔任。

書寫講章官,負責謄寫經筵講章,一般由編修或中書舍人擔任。

經筵執事官,這是一個統籌,具體包括四類人,分別是鴻臚寺堂上官1人,負責鳴贊;錦衣衛堂上官1人,負責警衛;侍儀御史2人,負責禮儀;給事中2人,負責監督官員禮儀。

需要着重說明的是,經筵講官作爲爲皇帝講課的人員,有着極其嚴格的選拔標準,根據楊士奇《請開經筵疏》記載,經筵講官“必得問學貫通,言行端正、老成重厚、識達大體者”,且要先由“吏部、翰林院共同推舉,具名陳奏”,然後由皇帝欽定。

經筵是什麼?揭祕古代經筵制度的由來 第2張

4.經筵講授的內容。一般而言,四書五經是基本教材,《大學衍義》《貞觀政要》《帝鑑圖說》《通鑑綱目》等書也經常被當作進講內容,古人的一些治國經驗、經驗教訓也會涉及,除此之外皇帝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有意安排一些內容。而具體每次經筵的內容的選定,根據明朝朱國禎《涌幢小品》記載,一般先由內閣點題,講官再據此擬寫講章,寫完後送回內閣審定。

5.組織經筵禮儀。根據明朝《禮部志稿》記載,大體流程爲:開講前,先確定知經筵事、同知經筵事、經筵講官、侍經筵官等具體人員,而後禮部擇吉日在文華殿設御座、御案,講案,三者位置關係十分固定,一般御案在御座東部偏南,講案在御案南偏東。

開講之日,司禮監太監將書籍、講章提前擺放好,這個擺放也極爲講究,一般而言四書在東、經史在西,講章按例謄寫兩份,御案,講案各放一份。皇帝落座以後,知經筵事要帶領所有人行“五拜三叩頭”之禮,然後“以次上殿,東西序立”。等到所有人都落座後,服侍人員再將御案擡到御座前,將講案擡到御案正前方。緊接着,鴻臚寺官員大喊一聲“進講”,經筵正式開始。

展書官隨即出來爲皇帝展開四書,講書官出列並在鴻臚寺官員“鳴贊”中向皇帝行跪拜禮,禮儀結束後開始講授提前準備好的講章。一個內容講授完畢,展書官會過來幫皇帝把書收起來,然後再展開另外一份書及講章,換個講官繼續講,直到講解結束。

經筵是什麼?揭祕古代經筵制度的由來 第3張

進講結束後,經筵講官重新入列,工作人員將御案,講案恢復到之前的位置,然後知經筵事會率領衆官員再次向皇帝行叩頭禮,進講環節到此結束,但經筵的禮儀卻遠遠沒有結束。

接下來,知經筵事會率領衆人到東順門享受御賜的酒飯,能吃上皇帝御賜的飯,這在古代是莫大的榮譽,何況這頓飯盡是“珍饈良醞”、“極盡豐盛”,而且明朝還有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規定,吃不完可以帶包帶走。

可以看出,經筵制度發展到明朝各項規定已經非常詳細,參加經筵的每個人怎麼站、站在哪裏、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桌子怎麼擺放及怎麼移動、書籍放置的順序及朝向等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組織經筵的禮儀更是複雜異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經筵已經從一個“學術活動”演變爲純粹的國家典禮。

三、結束語

楊士奇在《請開經筵疏》奏疏中提到的重開經筵的理由是,“自古聖賢之君,未有不學而能致治者”,換句話說,當時選擇重開經筵的初衷,是想讓皇帝通過學習四書五經來提高治理國家的能力。但這一初衷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被後世皇帝所遺忘,以至於經筵變成了“形式大於內容”的禮節性活動。

因此,經筵對皇帝的幫助隨時間推移呈下降趨勢,而且明朝中後期又出現了很多奇葩皇帝,比如說嘉靖皇帝、萬曆皇帝動不動就十幾二十年不上朝;正德皇帝動不動就住進豹房不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經筵制度更多是以進獻講章的形式落實,效果就更加難以保證。即便是能夠正常落實經筵制度,受制於禮儀,也多是一字不差的讀一讀講章而已,少了討論交流的環節,效果自然也就打了不少折扣。

好在除了經筵制度之外,明朝還有另外兩種進講形式,分別是“日講”和“午講”,前者屬於省去各種繁瑣禮儀的經筵制度,也有“小經筵”之說,後者屬於皇帝有精力時組織的“加竈”活動,這兩種進講都比較注重實效,從某種意義上對皇帝的幫助更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