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韓愈和劉禹錫本來是好友,後來怎麼不來往了?

韓愈和劉禹錫本來是好友,後來怎麼不來往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韓愈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唐宋時期是中國文化繁榮的時代,唐詩宋詞是文化藝術寶庫的明珠,偉大傑出的文人更是如同井噴般爆發。明朝人將這時期的八位文人,合稱“唐宋八大家”,這可謂是頂尖的讚譽。要知道,從唐到宋也就八百年歷史,相當於100年評一人,難度遠勝過諾貝爾文學獎。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具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稱的韓愈,儘管蘇軾的名氣更大,但他排在第一,似乎也無可爭議。然而,流芳百世的韓愈,成名之路卻異常艱辛。

韓愈和劉禹錫本來是好友,後來怎麼不來往了?

學而優則仕,換句話來說,要想證明自己的實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科舉考試,揚名立萬。否則,就只能做一個落第秀才,地位大大下降。韓愈的科舉之路相當坎坷,連續考了三次,才中進士,這與那些一舉中第的天才選手相比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而且,當時進士不能直接當官,必須要通過朝廷的選官考試,這一下韓愈又考了三次。

直到29歲,他才當上微末小吏,35歲時終於上調京城。此時,他結交了同時入京的柳宗元和劉禹錫。此二人更年輕,少年得志,才氣逼人,他們結爲好友,互相唱和,關係十分融洽。韓愈特意在《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的長詩中提到:

同官盡才俊,偏善劉與柳。

可見,當時韓愈、柳宗元、劉禹錫三人的關係有多麼好。可是,就是在這兩句詩之後,他卻偏偏加上了另外四句,讓這段友誼蒙上了陰影:

或慮語言泄,傳之落冤仇。

二子不宜爾,將疑斷還不。

這是什麼意思,它說的是韓愈認爲自己現在遭遇了人生的困境,可能是因爲有人將他對朝政的言論泄露出去了。他沒有實錘證據,但他卻懷疑就是柳宗元和劉禹錫所爲,他二人肯定有問題。

原來,在貞元十九年時,韓愈擔任監察御史。這個職位就是檢舉官員,向皇帝提意見,正好對韓愈的胃口。我們知道,晚年的韓愈尚且爲唐憲宗迎佛骨勞民傷財還上諫,差點掉了腦袋,年輕的時候他是何等意氣風發,嫉惡如仇。

當時,他發現長安地區發生旱災,顆粒無收,然而官府卻照常收稅,鬧得民怨沸騰,所以向唐德宗進獻了《論天旱人飢狀》的奏疏。可是,這就得罪了管理長安的京兆尹李實。李實倒打一耙,在皇帝面前反誣韓愈,將他貶到連州陽山縣令。陽山縣在今天的廣東省清遠市,與京城相隔千里,這是韓愈在政治上第一次重大打擊。

環海沉浮,本不是什麼稀奇事。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唐德宗駕崩,李實被貶,韓愈也沒有得到回京的命令,只不過是改在江陵爲官。他發現不對勁,所以寫了上面所提到的《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這三學士分別是王涯、李建、李程,也是不得意之人。

韓愈和劉禹錫本來是好友,後來怎麼不來往了? 第2張

韓愈認爲,當年他與李實交惡,柳宗元和劉禹錫就沒有站在他這一邊。原因很簡單,柳宗元擔任過渭南主簿,劉禹錫做過藍田縣尉,兩人當時都歸京兆尹李實所轄,所以自然偏袒老上級。韓愈懷疑就是這二人將背後搗鬼,將他對朝廷的不滿告訴李實,這樣纔會被李實精準打擊,貶至天涯海角。

更重要的是,唐德宗駕崩後,唐順宗信任王叔文,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永貞革新”。柳宗元和劉禹錫都是改革派的主力干將,他們卻不帶韓愈一起玩。即便是改革派力量單薄,卻沒有拉攏韓愈,將他調入京城,這種態度當然讓韓愈更爲懷疑。

所以,後來韓愈對永貞革新的評價很低。而且朝廷變化很快,唐憲宗繼位後,就將新法廢除,“二王八司馬”都被貶出長安,其中就包括了柳宗元和劉禹錫。韓愈這才迎來了出頭之日,他被召回長安,擔任國子博士

此後,雖然韓愈表面上既往不咎,並與柳宗元繼續推動了“古文運動”。但是,他卻在心裏對二人極度冷淡。即便劉禹錫漂泊爲官那麼多年,卻始終沒有伸出援手,可見成見非常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