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生不逢時的亡國之君,子嬰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生不逢時的亡國之君,子嬰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子嬰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07年,偌大的秦王朝土崩瓦解,走向了滅亡,這個首次統一華夏的帝國就此走完短短十五年的時光。

親眼目睹秦王朝滅亡的不是亡國主要負責人胡亥,而是臨危受命的子嬰,歷史真的跟他開了個玩笑,他能力遠強於胡亥,但卻只能在亡國之前掙扎一二,即便屈辱投降,也終究難逃一死。

囿於秦王朝史料缺失,關於子嬰的生平事蹟,史書鮮有記載,今人也無從得知。甚至對於子嬰的身世,也衆說紛紜,有說是扶蘇之子,有說是始皇的弟弟,有說是始皇的兒子,還有說是始皇的侄子,莫衷一是,但我認爲,他更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侄子。

子嬰在史書上第一次出場,是在《史記·蒙恬列傳第二十八》中。那一年,是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病逝的那一年。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巡遊途中去世後,趙高和李斯聯合矯詔立胡亥爲太子,接着又命扶蘇和蒙恬自殺。扶蘇自殺了,但蒙恬不會這麼傻乎乎地自盡,他上書問了問情況。

蒙恬的上書自然是到了胡亥手裏,他聽到扶蘇已死,頓時長呼一口氣,放下心來,頓時隊蒙恬也沒了殺意。不過蒙恬和蒙毅兩兄弟跟趙高有過節,趙高進讒言勸胡亥將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來,胡亥照辦了,準備處死二人。

這時候,子嬰站了出來,他向秦二世進諫:"臣聞故趙王遷殺其良臣李牧而用顏聚,燕王喜陰用荊軻之謀而倍秦之約,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後勝之議。此三君者,皆各以變古者失其國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主欲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爲不可。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誅殺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是內使羣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爲不可。”

子嬰舉了三個例子,趙王遷、燕王喜、齊王建,都是六國的末代君王,被秦國滅掉還沒幾年,正鮮活着呢,子嬰用這些例子勸諫胡亥不要濫殺功臣,恰如其分。可惜胡亥並不是從善如流的人,他還是派人殺了蒙恬和蒙毅。

生不逢時的亡國之君,子嬰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咔嚓掉了功臣,胡亥緊接着就向自盡的兄弟姐妹舉起了屠刀,據《史記》記載,胡亥下令將“六公子戳死於杜”、“十二公子戳死於咸陽”、“十公主戳死於杜”。公子高爲了留個全屍,只好請求爲秦始皇殉葬,胡亥欣然應允,公子將閭兄弟三都被迫自殺,死前還大喊無罪。

在胡亥對大臣以及兄弟姐妹展開血腥大屠殺的時候,子嬰卻能逃過此劫,這幾乎就可以推翻子嬰是秦始皇之子的猜測,畢竟胡亥爲了鞏固皇位連姐妹都殺,沒有理由會放過子嬰。再看子嬰勸諫胡亥的舉動,說明子嬰在朝堂之中是有一定地位的,如果他是胡亥的兄長,幾乎不可能逃過死劫。

不管怎麼說,子嬰還是活下來了,而且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生怕惹怒了胡亥丟了性命。在這種低調的處事方針下,他度過了兩年時光,僅僅兩年,曾經強大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竟已瀕臨絕境!

前207年,趙高弒殺胡亥,不知趙高有沒有想過取而代之,反正最終結局是趙高向大臣們公佈了胡亥的死訊,然後決定立子嬰爲王。注意是王,不是帝,趙高並不打算立子嬰爲皇帝。趙高給出的理由是“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爲帝,不可。宜爲王如故,便。”

的確,此時秦朝能夠控制的疆土比統一前還要小,稱帝也名不副實,但也有人壞趙高這是在給自己篡位做鋪墊,但是不是已經不重要了,因爲五天後趙高就去見胡亥了。

趙高讓子嬰先行齋戒,到宗廟行禮後,再接受傳國玉璽。然而子嬰並不是省油的燈,在齋戒的過程中就開始了謀劃(或許在更早就開始)。

生不逢時的亡國之君,子嬰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第2張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齋五日,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羣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

這是子嬰身份的又一個例證,秦始皇死時秦始皇死時年僅50歲,扶蘇年齡在30歲左右。子嬰要有兩個兒子,還得是能商量誅殺趙高之事的兒子,他的兒子再小也在15歲左右,甚至更大,反推子嬰的年紀在30歲以上,與扶蘇年紀大致相當,說是秦始皇的弟弟並不爲過。

不過史書記載秦始皇只有一個異母弟弟,那就是長安君成蟜(jiǎo),成蟜後來叛秦投趙,卒年不詳,但應在秦始皇滅趙之前。至於另外兩個同母弟弟(嫪毐與趙姬所生之子),都被秦始皇摔死,所以秦始皇去世時,他應該已經沒有兄弟在世。

因此就有了子嬰是秦始皇侄子的說法,即成蟜之子,在成蟜反叛時,子嬰仍然留在國內,且因年幼而名爲嬰,秦始皇並沒有殺他,反而委以官職,這個堂兄也沒威脅到胡亥的皇位,因而躲過了血腥清洗。

再扯回正題,以子嬰計策的老道,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一個浸淫政治多年的老手,看人準確,出手狠辣,一擊必殺,趙高完全是按照他的套路出牌,結果自然免不了一死,在齋宮中丟了性命。

權力是個有趣的東西,人人爭着搶着想要,但人一死,卻壓根帶不走它,如趙高,親手將這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埋葬,又成了第一位弒殺皇帝的人物,權勢何其大,死後也還是被滅三族的命運。

趙高死了,子嬰奪回了王室的權力,可爲時已晚,劉邦的軍隊離咸陽不遠了。

生不逢時的亡國之君,子嬰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第3張

子嬰一共在位四十六天,在前五天,他設計誅殺了趙高,在接下來的四十天,他做了兩件事,一是整肅朝綱,清除趙高黨羽;二是抵禦劉邦大軍,此時劉邦已率軍進入關中,子嬰當即派遣將領率兵到嶢關阻擊劉邦軍隊。

可惜秦朝精銳盡喪,手中已無太多軍事力量,劉邦輕鬆繞過嶢關,並在藍田一帶兩度大敗秦軍,咸陽無軍可守。

公元前207年十月,劉邦軍進入武關,不久到達灞上,並派人勸子嬰投降。子嬰是識時務的,在權衡利弊後,他同意投降。在最後一天的秦王生涯中,子嬰自縛出城,在劉邦的軍前投降。至此,秦亡。

階下囚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爲不在自己手中,而是任人宰割。

樊噲建議劉邦殺死子嬰,但劉邦沒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一個多月後,項羽率領大軍進入咸陽,立刻滅掉子嬰全族(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縱火焚燒秦宮室,並進行大屠殺,殊不知,四年後,西楚霸王自己也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

跟劉項相比,子嬰的名氣很小,但不可否認,他作爲亡國之君,卻令人慨嘆,他不缺少明君必備的素質,但缺少明君的時機,他是一個可憐的君主。

”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而以責一日之孤,誤哉!......吾讀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班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