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周朝的分封制,爲什麼諸侯的地盤那麼大?

揭祕周朝的分封制,爲什麼諸侯的地盤那麼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周朝。

實際上,周王室是把自己的土地弄到最大最好的,諸侯的土地一開始並不大,之所以給人周王室比諸侯小是因爲分封制長期實行顯露出的弊端。

西周的大規模分封有兩次,一是武王伐紂之後,二是周公攝政時期。兩次分封各有原因,但站在當時周王室的立場上,可能找不到比分封更加有效的措施了。

武王伐紂雖然消滅了商朝的核心力量,但朝歌以東仍有不少殷人勢力,周人無法將之完全剷除,於是就實行分封。

帝辛(即商紂王)之子武庚受封於殷都,以安撫殷人。但周武王顯然不能信任武庚,不僅設立三監(即周武王之弟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管轄殷商王畿,監視武庚,同時還將宗室功臣中能力出衆者分封到邊遠地帶,穩固周王室的統治,如太公望(即姜子牙)封於齊,周公封於魯,召公封於燕。

武王分封的背景是商朝雖亡,但仍有實力,周朝並未能徹底統治殷商核心之地,天下未寧,周武王卻在克殷兩年後去世,繼位的周成王年幼,周公輔政,周王室內部的爭權奪利也浮上水面。

揭祕周朝的分封制,爲什麼諸侯的地盤那麼大?

管叔不滿周公輔政,加上武庚煽動,原本負責監視武庚的三監卻和武庚一起反抗周公了,逼得周公親自東征,殺管叔,平定動亂,並進行第二次分封。

由於殷商故地的反叛實力受到巨大打擊,周公分封將邊界向東推進,他的魯國(實際上是他的兒子伯禽受封)和太公望的齊國都向東邊移動,進入山東。

如果將當時的周朝領地類比成一個橢圓,齊魯與鎬京形就是橢圓的兩端,而周公營造的成周和分封殷商遺民的宋國,則處在橢圓的中心,整個橢圓的西半部都處在王室的直接影響下,東半部則交由宗室和親信,王室施加間接影響。

兩次分封,其實就是周王室從關中老巢出發,自西向東發展勢力的過程,最終由周王直接統治關中之地和河洛之地作爲王畿,各諸侯則是周王在地方的翻版,周王通過諸侯來實現對王畿的統治,當然,周王實際上是將這些領土的行政管理權等諸多權力交給了諸侯。

權力交出去是很難拿回來的,周初王室有西六師和成周八師,武力相當可觀,對於不服的諸侯,要麼是武力威懾,要麼直接剿滅,周王可以直接滅掉諸侯。

隨着時代發展,周王室的實力呈現下降趨勢,周昭王南征不復,也就是全軍覆沒了,周穆王四處征戰巡遊,對王室實力的消耗可以想見。周宣王雖號稱中興,但晚期卻屢戰屢敗。到周幽王身死、平王東遷,宗周的廣大土地和軍隊都丟失了,周朝的實力下降得厲害。

再回到橢圓說,周王室被諸侯環繞在橢圓內部,儘管遠離了大多數外界威脅,卻也鎖死了周人向外拓展的通道,堂堂王室是不可能大肆吞併諸侯的,那樣反而可能激起諸侯羣起而攻之。

周王室唯一的發展通道是西方,但西戎的強勁卻使得周王室沒有太大收貨,西周最終也是亡於犬戎。

反觀諸侯們,這個憂慮並不是普適性的,對於處在邊緣的諸侯來說,風險與機遇並存,之後在春秋戰國時期叱吒風雲的諸侯國,如齊國、楚國、秦國、晉國等,無一不是處在邊緣,他們沒有像衛國和邢國那樣被戎狄所滅,而是滅了戎狄,壯大了自己。

揭祕周朝的分封制,爲什麼諸侯的地盤那麼大? 第2張

總的來說,分封之初,周王室的土地是遠遠大於諸侯的,但周王室的土地不斷縮小,有些諸侯卻在激烈爭奪中不斷壯大,最後逆襲碾壓周王室。

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記載比西周更爲清晰,知名度也更高,所以往往人們看到關於周朝的消息,十條有九條裏周王室是比諸侯小的,這也難怪會形成周王室小的錯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