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歷代帝王裏,在位時間第二短的,當屬朱棣的兒子,登基僅八個月就英年早逝的明仁宗朱高熾。

這位皇帝比較出名的,就是他的仁慈:赦免了大批永樂時代獲罪的“建文遺臣”,包括方孝孺等殉難臣子們的倖存家屬,都重新落實政策安排撫卹。並多次撥出專款專糧,給平民百姓發補貼。執掌天下八個月,好事做了一籮筐。確實當得起一個“仁”字。

而《明史》給他的稱讚尤其高,甚至大膽假設說,如果他能夠多活幾年,必然開創一個超越歷代的偉大盛世。那些史官們之所以敢這麼寫,當然不是信口開河。而是因爲,一個大明王朝的黃金時代,確是由他親手開啓:仁宣之治。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說“仁宣之治”超越歷史,最重要的一條卻是:這是明朝政治經濟制度的改革期,明王朝完成了治國模式的一次完美升級。之後兩個多世紀裏,明王朝的政治經濟運轉,更都在“仁宣之治”確立的軌道上前行。

開啓這個變革時代的,是英年早逝的明仁宗,而真正完成這個業績的,卻是他的長子:繼承帝業的明宣宗朱瞻基。

一:天子嶄露頭角

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生很有意思,他生於洪武三十年(1398年),當夜還是燕王的祖父朱棣忽做一夢,夢見明太祖朱元璋賜予他大圭。朱棣正在夢中樂呵着,小朱瞻基呱呱墜地了,樂醒的朱棣連忙去瞧孫子,越看越喜歡,當場稱讚說:“這孩子就是大明朝的福分啊!”

從此以後,對這個孫兒,朱棣一直疼愛有加。永樂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三歲的朱瞻基被冊立爲皇太孫,成爲大明王朝再一代合法繼承人。太子尚健在就指定太孫,明朝歷史上,這是唯一一次。

從此以後,對朱瞻基的成長,朱棣便操碎了心, 除了學業要求外,好些教育項目,朱棣還親力親爲,手把手帶孫子鍛鍊:早先還是帶着孫兒時常外出遊獵,後來乾脆帶上戰場,一起陪着打仗。而朱瞻基也沒讓祖父失望,學業進步極快,而且武功練得好,文化水平同樣高,詩詞寫得好,還精通書法繪畫,典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但真正令祖父朱棣感到欣慰的,卻是他十六歲那年的一件事。正是這件事令朱棣認定,這個他一直給予厚望的孫兒,果然沒有變成啃書本的呆子,相反已初具獨當一面的才能。

這件事,發生在永樂十二年(1414年),著名的忽蘭失溫戰役期間。

當時朱棣御駕親征瓦剌,也命已是皇太孫的朱瞻基隨行,繼而忽蘭失溫血戰,明軍一舉擊潰敵軍,孰料一個不留神,督戰的朱瞻基遭瓦剌反撲,居然深陷重圍,險些給抓了俘虜。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第2張

而年輕的朱瞻基,第一次體現出過人的能力,臨陣毫不慌亂,反而鎮定指揮,從容周旋,終於等來了援兵,有驚無險脫困。

在朱棣眼裏,孫兒朱瞻基的這番表現,與這場勝利有着同樣意義:這個十六歲的孩子,在祖父面前完美表現了過人膽氣與卓越能力。多年的苦心培育,已然開花結果。

而在常年的宮廷鬥爭中,朱瞻基的另一樣本事,也同樣悄然升級:權謀心機。要說他這本事的形成,卻是實戰鍛鍊:拜永樂年間的爭太子風波所賜。

自從父親朱高熾被立爲太子後,朱瞻基的幾位叔父,就沒一天消停過,尤其是二叔朱高煦,最張狂的時候,甚至還當衆羞辱朱高熾,行爲極其惡劣。

對於這些兇險的考驗,他爹朱高熾是老實人,一度給嚇出毛病:一次朱棣聽信朱高煦讒言,張榜申斥朱高熾,嚇得朱高熾立刻臥病不起,《明史》裏記錄說,臉都給嚇藍了。就是在這樣的兇險環境下,年輕的朱瞻基,常挺身而出,用行動保護父親。

最著名的一個事件,發生在一次祭陵時,當時朱瞻基陪父親一道,與叔叔朱高煦去祭陵,朱高熾天生殘疾,走路一瘸一拐,朱高煦看了就在旁邊嘲笑說:“前人蹉跌,後人知警。”這話說得特缺德,既笑話朱高熾,更暗含警告:大哥你留神點,摔倒了可有弟弟我呢。

但沒想到,朱瞻基不緊不慢回了一句:“更有後人知警也。”這話說的更有水平:叔叔你不用管閒事了,我爹倒了還有我,照樣沒你什麼事。朱高煦聞言當場大驚!

這個侄兒,比大哥更難惹!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病故於北征歸途上,明仁宗朱高熾順利即位,誰知不到八個月,明仁宗英年早逝,局面驟然再變:受封樂安且手握重兵的朱高煦,終於露出了獠牙:老爹的反不敢造,大哥的反沒來得及造,侄兒的反,說什麼也要造!

所以自從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朱瞻基登基後,朱高煦就一直找茬,先獅子大開口,不斷向朝廷要封賞,同時招兵買馬,準備作亂。然而朱瞻基的反應,卻出人意料軟弱,基本是叔叔要什麼,他就給什麼,甚至還親筆寫信,大力表揚這位氣焰熏天的叔叔。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第3張

眼看朱瞻基越發軟弱,朱高煦反而更來勁,到了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更鬧出大動靜:派部下枚青入京,遊說名將英國公張輔,企圖起兵作亂,誰知張輔不傻,立刻將枚青綁了檢舉揭發。這下雙方攤牌,朱高煦大張旗鼓,發檄文傳天下,藉口朱瞻基身邊的文臣夏元吉等人是“奸臣”,聲稱要“清君側”,公然發動叛亂。全照着他爹朱棣“靖難”的樣子學。

原來朱瞻基之前的軟弱,原來是給叔叔放個圈套,目的就是放線釣魚,是年八月,朱瞻基御駕親征,親率大軍討伐朱高煦,結果大軍包圍朱高煦老窩樂安,還沒開幾炮,朱高煦就全軍譁變,嚇得朱高煦穿一身白衣服,慌不迭的跑出來請罪。一場看似陣仗大的叛亂,就這樣輕鬆平定。

平叛成功後的朱瞻基,後續事務更處理得聰明,只重辦了六百多人,其他幾萬將士大多赦免。而一直和朱高煦有勾結的趙王朱高燧慌忙投誠。朱瞻基也寬大處理,除了削掉趙王兵權外,並未廢除王號。如此一來,人心大定。自作死的漢王朱高煦,先被朱瞻基囚禁,誰知他還繼續作死,竟在朱瞻基探視的時候耍橫,氣的朱瞻基忍無可忍,終於把他處死。

而對朱瞻基來說,這場輕鬆平定的叛亂,更好似一個特殊的舞臺:二十八歲的年輕皇帝,完美表演了一番自己的心機手段,整治了舊敵,更展現了威風。料理完這個麻煩,就該放手治國了。

二:反貪大風暴

比起太爺爺朱元璋來,朱瞻基運氣好太多,接盤過來的,是一個國力強盛,四夷賓服的好家業。

但也不是沒有問題,比如南方的交趾戰爭,從永樂年間起,總是平定完了再打,來來回回折騰多次,朱瞻基上臺後二話不說,果斷從安南撤軍,允許安南建國,成爲大明屬國。這事辦的對不對,到今天依然有爭議。但事實卻是,當時明朝遷都北京,戰略重點也在南方,安南戰事牽扯大批軍隊軍費,實在拖不起了。朱瞻基的抉擇從當時看,可以說是當斷則斷。

而且就當時明朝來說,有一個更兇惡的敵人,其實比安南的戰事甚至北方的蒙古部落侵擾還要可怕:腐敗。

明宣宗年間的腐敗問題,嚴重程度不在於貪了多少錢,而是貪腐的重災區,竟變成了朱元璋苦心設立的反貪部門:都察院。

明太祖朱元璋,深恨貪污腐敗,爲此設立了都察院制度。都察院的御史們,官職極小,權力極大,七品的芝麻官,在中央可以彈劾重臣,在地方更可督查官吏。反起腐敗來,素來簡潔高效。

但日久天長,這制度就出了問題:御史們可以查百官,可是沒人來查御史,漸漸貪官們也摸清了門道,一開始還是貪官收買御史,後來竟發展成御史朝官員索賄,風氣越發惡劣。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觀,身爲都察院的一號人物,到朱瞻基在位時,已經貪到地球人都知道,這人收賄賂還極講學問,自己不出面,全由兒子劉福代理,他這兒子除了替老爹收錢外,還包攬詞訟,是京城出名的“腐敗經紀人”,爺倆一對活寶。

明朝的吏治狀況,自然迅速惡化。當時京城的大小酒樓,生意都特別熱鬧,公款吃喝極其普及,宴會整夜不停,大小官員招妓做樂,甚至競相攀比奢華,歪風邪氣全國刮。就拿一度鬧得焦頭爛額的安南戰事說,以安南叛亂者“權署安南國事”黎利自己的深情回憶:倘若明朝派到交趾的官員,人人都能清廉,我又怎麼會造反呢。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第4張

於是忍夠了的朱瞻基,決定下狠手了,和早先治朱高煦一樣,這次還是引蛇出洞:宣德三年六月,藉故貶劉觀去督查河道,風聲一放出來,各路御史爲了邀功,紛紛上奏彈劾,這下朱瞻基順水推舟,立刻逮捕劉觀父子,然後數罪併罰,判了充軍遼東。這個明朝永樂末至宣德初年的最大鉅貪,就此倒臺。

接替劉觀職務的,就是清官顧佐,事實證明朱瞻基很會看人,這位新任的顧大人,既是著名清官,更是著名狠官,行政恪盡職守,爲人孤僻自傲,平日裏除了工作往來外,從不和同僚交流,官場綽號“顧獨坐”。堪稱官場獨行俠。獨行俠出馬,立刻橫掃一片:不到一年,就撤了四十三個御史,又選拔增補了多名清廉幹才,爛透了的都察院,就此生機煥發,再度撐起反腐重任。

都察院靠譜了,緊接着官場大震盪,大批鐵面御史們積極活動,不出幾年,明王朝吏治一片清明。這事的好效果,朱瞻基本人也得意,一次更給內閣大學士楊士奇誇耀說:“當年要是不重辦劉觀,官場風氣哪能這麼好?”

但即使這樣,明宣宗還是不敢怠慢,又在制度上做了個修正:都察院選拔御史,以後要由都察院定名單,寫明其具體事蹟,然後交付吏部審覈,一旦御史出問題,推薦人和審覈人,都要一道辦罪。這樣一來,吏部和都察院之間,既要互相盯,出事更要連帶陪綁,御史的准入標準,一下嚴格起來。

三:經濟大改革

明宣宗重手整頓貪腐,目的不僅僅是整人,而是因爲此時表面富庶的明朝,經濟危機卻也浮出水面。

這事說到底,還是明朝的貨幣制度鬧的,明初的貨幣制度,是銅錢與紙幣(大明寶鈔)並行,但紙幣貶值太快,經常性通貨膨脹,從朱元璋在位時期就發生,一直到宣德年間,通脹越發厲害。二是欠稅問題,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一是由於江南地區稅重,二是遷都北京後,運輸成本增長,百姓負擔加重,所以自從永樂末期開始,就經常性欠稅。

當年朱元璋對付這個問題,方法是簡單粗暴,但凡物價漲了,就認定是地方官有貪腐,立刻就砍一羣人。鬧得好些官員,一聽說東西漲價了,竟嚇得要上吊。

可殺來辦去,就是殺不下物價。朱瞻基不殺人,他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倚重了一位經濟牛人:明初傑出經濟學家夏元吉。

作爲永樂年間的財政大管家,夏元吉的本事自然不凡,若不是他在後方精打細算,也撐不起永樂大帝七下西洋五徵漠北的風光大業。而這次面對越發嚴重的物價問題,他也再出狠手:一是把食鹽價格和寶鈔掛鉤,用鹽作爲紙幣準備金。二是多回收寶鈔,少發寶鈔,第三招則配合反腐敗,官員每受賄一兩銀子,則罰一萬貫寶鈔。這招有學問,明朝當時禁用金銀貨幣,這樣一罰,等於是把寶鈔價格和金銀掛鉤。三招齊下,物價果然穩定。

而比起通貨膨脹問題來,欠稅問題,卻更難辦。這事從根本上說,還是由於朱元璋當年憤恨江南人民支持張士誠,設立了重稅制度。但這條“祖制”卻輕易碰不得,碰了是死罪,不碰解決不了問題,進退兩難。

這個難辦問題,並非夏元吉親自解決,穩定物價的事,已耗盡了他人生最後的能量,他於宣德五年(1430年)過世,然而在此之前,他卻已經物色到了一位解決這問題的人選:周忱。

在這之前,周忱可謂默默無聞,他永樂二年(1404年)就中了進士,但這以後,仕途就一片黯淡,雖然也做到了刑部員外郎的職務,卻一直毫無建樹。

沒建樹的直接原因,還是有人壓他:夏元吉。這倒並非倆人有過節,相反夏元吉深知此人才幹,但每當有升遷機會,卻全被夏元吉破壞掉,理由也是一致:這個職務太平常,根本無法發揮周忱的才幹。如此一來,光陰蹉跎,直到宣德年間,周忱的官職,還是原地踏步。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第5張

作爲老成謀國的能臣,之前的這一切,其實也是夏元吉對周忱的考驗,當看到周忱一如既往,毫無抱怨後。夏元吉終於確認:他,就是解決這個大難題的不二人選。

宣德五年(1430年),經夏元吉以及大學士楊榮的舉薦,周忱獲任江南巡撫,開始直面這一挑戰,一開始就出師不利,到任後想盡辦法,不但毫無成效,當地勢豪大戶還趁機作梗,外加天公不作美,江南鬧水災,結果一番折騰,反而落下了個綽號:周白地。

但周忱心態好,聽了綽號也不急,反而自嘲說:“今天叫我周白地,來年我叫谷滿地。”相當信心十足。接下來果然如此,經過失敗的周忱,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雖然祖制不能動,但具體細節可以靈活掌握。老百姓的賦稅,先前分爲倆塊,一是應交田賦,二是運輸費,也就是“損耗”,田賦既然不能減,那就在損耗上做文章,有錢的多交,沒錢的少交,這樣負擔大大減輕,稅收效率也提高。這個著名的法令,就是“平米法”。

這樣一調整,效果果然大好,不出幾年,江南地區的欠稅全面交清。而後周忱再接再厲,又在正統年間,首創了“金花銀”制度,也就是把應交的糧食,部分摺合成銀兩徵收,這個重要的改變,後來更變身成一個重大的改革:一條鞭法。

這幾項改革一推廣,江南的局面立刻不一樣,不但老百姓負擔減輕,稅收增長,周忱更從稅糧中拿出多餘部分,設立了“濟農倉”,在他任上,“濟農倉”遍佈江南大地,不但用於賑濟救災,甚至商業貿易,創業貸款,都可從中告貸。而在當時明朝,這些“濟農倉”更有一重大作用:幾次明王朝遭遇重大變故,以至錢糧短缺時,基本都是從江南“濟農倉”調錢糧補充,特別是後來的土木堡慘敗後,正是江南的錢糧輸送,幫助明朝打贏那場衛國戰爭。周忱,也真正兌現了他到任的承諾:江南大地,已是一派家家戶戶糧滿倉的繁榮景象。

周忱能辦成這事,還是和本事有關,他不但眼光準,管理水平更是高,最有名的一個絕招,就是會籌算。特別是每次運送錢糧時,哪天颳風下雨,他都記得一清二楚。一次有官員謊稱江面遇風暴翻船,企圖私吞稅糧,周忱立刻駁斥,說那天你說的地方是晴天,哪來的大風?辦事更是高效,《明史》說他“素樂易”,也就是擅長用最簡潔方法,解決最複雜問題。這位能臣宣德五年(1430年)擔任江南巡撫,任職長達二十年,是整個明朝歷史上,在一地任職時間最久的巡撫。

也同樣是在宣德年間起,“巡撫”這一早期的臨時性官職,也日益常態化,成爲諸多省份的固定職務。地方行政的事權因而統一,辦事也日益高效起來。

四:內閣的進化

仁宣之治的另一個重大改革,就是大明朝的內閣制度。自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後,朱棣設立了文淵閣,裏面這些跑腿的“大學士”,雖然品級只有五品,乾的也是祕書活,其實卻開始擔起丞相的職責。大明朝的內閣制度,從此開始建立。

到了明宣宗在位時期,內閣制度最重要的倆個演變,則在他手裏完成:一是“置僚屬”,朱瞻基在內閣增設了倆個機構:誥敕房與制敕房,而且皆設“中書舍人”,這就意味着,原先只是祕書身份的大學士們,這下也有了自己的祕書班子,而且這些祕書班子的人選,都由大學士們選定,連執掌人事權的吏部也無權干涉。實力大大增強。

而更重要的一個變革,則是內閣有了“票擬權”,也就是國家大事,再也不是皇帝親力親爲,相關奏摺送過來,主要由內閣成員拿出批覆意見,並擬定草稿送皇帝審閱,即“票擬”。這樣一來,實力強大的內閣,實權徹底壓倒六部,成爲整個政府運轉的發動機。

解密:只知唐朝貞觀之治 卻不知明朝也有個盛世! 第6張

當然在宣德年間,“票擬權”並非內閣專有,像夏元吉,蹇義這些六部尚書們,也時常參與票擬。內閣真正壟斷票擬權,還是在明宣宗過世後,當時即位的明英宗朱祁鎮年幼,外加蹇義等六部老臣早已作古,內閣才真正成爲“票擬”的專有者。

而在明宣宗執政時期,明朝的內閣,也第一次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治團隊,這就是赫赫有名的“三楊”內閣,三楊,既楊榮,楊溥,楊士奇三位重臣。宣德年間的內閣大學士裏,早期的黃淮年老退休,一度入閣的張瑛與陳山表現太差,沒多久就調走,十年裏始終操持國家運轉的,就是這三位。

而就才能來說,“三楊”每一位單獨拿出來論,未必是明代大臣裏最強的,但組合在一起,卻極其互補:楊士奇爲人寬厚,善於調處關係,而且精通謀劃,屬於三人裏的核心人物,楊溥學問精深,操守清廉,爲人低調,辦事認真。是三人中的行政幹才。楊榮則多謀善斷,精通軍務。論處理國家大事,着實各有一套本領。

而且這三位重臣,論脾氣秉性,其實一度也不和諧,比如楊榮這人恃才傲物,還常收賄賂,甚至多次出言中傷楊士奇。但明宣宗有水平,多次想法調處三人關係,外加楊士奇此人很會來事,擅長調和矛盾,因此總的來說,國家大事方面,三人還算團結,好些難題面前,更是通力合作。換句話說,仁宣之治的十年,首先來自這三人的齊心協力。

五:明朝盛世粉墨登場

而就帝王心術而言,明宣宗的統治方式,也和前幾代帝王大不相同:他本人就以“敬禮大臣”著稱,而更大的進步是,自“仁宣之治”開始,明王朝立下規矩,除了謀反等大罪外,其他一切罪過,禁止實行連坐法令。死刑等重刑的審覈也更加嚴格,大明王朝的司法,真正開始文明化。

而在處理羣臣關係上,明宣宗更匠心獨運,他常用的辦法,就是寫詩。喜歡把各種國家大事的觀點,整理成相關詩文,臣子們不但要學習領會,更要對詩唱和,如此詩文往來,明朝早期詩歌的一大流派:臺閣體詩,也因此進入繁榮期。立國後長期緊張到恐怖的君臣關係,更從此其樂融融。

而且作爲一個帝王,明宣宗更有極其親民的一面,早年祖父培育他時,就常帶他訪問農家,而在登基爲帝后,這也成了他的習慣,甚至還多次微服私訪,探訪農家艱辛。也因此出臺諸多惠民政策。老百姓的負擔,也因此減輕,經濟迅猛發展。

而在這諸多艱難的更革轉型中,大明王朝的綜合國力,也更加蒸蒸日上。明朝的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政府儲備增加,僅福建一個丁州府的存糧,竟然足夠當地官軍支用百年,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更從南方推廣向北。更驕人的成就是手工業,比如紡織行業,明初的時候,就連江南這樣的紡織中心,也只是城裏纔有,而到了宣德年間,卻擴展到鄉鎮,比如吳江縣這些縣城裏,都有鄉民從事這行業。陶瓷業也更發達,著名的“青花瓷”正是宣德年間出產,而且瓷器產業重鎮,除了傳統的景德鎮外,更向大江南北擴展,冶煉業的進步更驚人:宣德年間的最高鐵產量,達到了8329000餘斤,是永樂年間最高數值的六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