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董仲舒爲何會想用神祕主義來制約皇帝的​皇權​

董仲舒爲何會想用神祕主義來制約皇帝的​皇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從董仲舒開始的,可是董仲舒在思想史上一般被稱作新儒家。新儒家和傳統儒家的主要區別就是要和秦制兼容,不能反對秦制。但是也不能說,董仲舒就完全放棄了儒家的這些東西,他實際上也還是想對皇權有所制約的。那“革命”不能講了,怎麼辦呢?董仲舒就想了一招,就是大量引進所謂的“讖緯之學”,即圖讖緯書。這是從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那裏興起的一種學問。陰陽家特別強調所謂的“天人感應”,但是董仲舒講的“天人感應”實際上是指人間的善惡、治亂,上天會有感覺的,並通過一些象徵符號來體現出來,這些象徵符號有的是圖形,就是圖讖,有的是一些讓人不知所以然的文字,就是緯書。這些東西里面有很深的學問,一般人是看不懂的,誰能看得懂?只有儒生可以看得懂,那就可以用來解釋種種事情。比如說,有一些事情覺得這些事是壞事,就告訴皇帝說,不得了了,上天不高興了,某個地方掉下來一塊石頭,講一些啥啥,皇上你要注意,你不注意,上天就要發怒了。某些事情,如果你做得好的也是一樣,上天會有某種徵兆,比如某個地方出現一隻靈芝……董仲舒就用這一套神祕主義的東西,試圖對君主有所制約。

可是這個制約有沒有效呢?實際證明是沒效的。讖緯之學在兩漢曾經盛行一時,但是到了東漢,統治者就已經對讖緯很不滿意了。因爲裝神弄鬼這一套,是可以爲統治者提供一些依據,但是這些東西容易變成老百姓造反的工具。比如黃巾起義的口號“蒼天已死,皇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是典型的讖緯語言,而且有人做過研究,說這幾句話除了煽動變天以外,裏頭隱藏着一個符號,就是中平元年的某月某日,然後那一天果然是黃巾道徒“三十六方同日而起”,表現出非常高度的一致性。可是黃巾起義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全國的黃巾基本上是各自爲戰,沒有任何統一的組織,現在的歷史證明,“三十六方同日而起”不是形容詞,真的就是在同一天。那麼這個事情當然就使得統治者感到是一個問題。

我想大家不用看很多書,大家如果讀過《三國演義》就會知道里頭提到孫策和于吉的故事,孫策殺于吉其實就是鎮壓讖緯。那麼到了後來,晉代、北朝一直到隋初,多次發生統治者嚴禁讖緯,焚燒圖讖緯書,殺讖緯之士這樣的事兒。有人甚至認爲,北魏和隋初的兩次規模之大超過焚書坑儒,以至於圖讖緯書到了現在基本上就被滅絕了。今天我們已經見不到這個東西了,晚近的一些學者要研究圖讖緯書,他們基本上是找不到材料的。那麼也就是說,你用這一套東西來嚇唬皇上,其實也是嚇不住的。

董仲舒爲何會想用神祕主義來制約皇帝的​皇權​

  禮樂之變:從溫情脈脈到軍法恐嚇

既然嚇不住皇上,那麼儒家要變成統治者的意識形態支柱自然也是需要改造。比方儒家的“禮”這個概念,在漢代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在前面給大家講過,儒家是講小共同體本位的,儒家的“禮”一方面是強調長幼尊卑,另一方面是強調溫情脈脈,而且傳統儒家通常講“禮樂”,“禮樂”是禮求異,樂求同。“樂”是祭祀的時候大家都唱一樣的歌,強調的是認同。“禮”是區別貴賤的,區別上下的,所以“禮”一定要強調不同。可是強調上下尊卑的“禮”,是籠罩在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之下,因此即便是上下尊卑,給人的感覺也好像是一種保護。所以在傳統儒家的話語系統中,“禮”被認爲是禮遇、禮待、禮貌。如果皇上對你好,這就叫禮遇、禮賢下士、待之以禮。當時很少有人用“禮”來描述一種威懾或者讓人恐懼的東西,但是從戰國年間開始,這個禮就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首先就是軍隊內部的一些非常嚴厲的軍法被叫作“禮”。戰國年間有一部很有名的兵書叫作《司馬法》,這個《司馬法》就被叫作“禮”。《漢書•藝文志》把它列爲“禮”類,叫作《軍禮司馬法》。那麼這個“禮”本來是一種溫情脈脈之禮,但是到了《軍禮司馬法》裏就已經變成了一個殺氣騰騰的法;這個“禮”本來是一種知遇之禮,但是到了《軍禮》中就變成了一種恐嚇之法。

但是這個東西能叫“禮”嗎?把你嚇得發抖就是對你的禮遇嗎?那是禮賢下士嗎?當然不是這麼一回事的。其實,我們要理解“禮”的含義,就會知道《禮記》講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對諸侯講的,意思是說,你作爲一個諸侯,你對卿大夫你要禮遇,怎麼禮遇呢?即使他有過錯,你也不能侮辱他的人格,你要尊敬他,尊敬的結果就是你不要對他動刑,這就是所謂的“刑不上大夫”,實際上是“禮遇”的意思。但是庶人跟你隔着好幾層,庶人如果說應當得到禮遇,那也是庶人自己的主人的行爲,每一個人都有主人的,庶人也有,那最直接的主人、最簡單的主人就是自己的父親,就是家長。那麼會有別人對你禮遇,但是我就用不着給你禮遇。《禮記》的原文前面講的就是祖孫的關係不同於父子的關係,然後又講天子和諸侯之間有一種這個禮的關係,諸侯和卿大夫也有禮的關係,卿大夫和士也有禮的關係,但是這個裏頭是不能越級的。因此我們看到所謂的“禮”,本來是一種小共同體內部溫情脈脈的上下之別,可是到了戰國年間,已經變成陌生人社會中一種帶有軍事色彩的、挺嚇人的一種事兒了。那麼到了叔孫通那裏,當然更是這樣。

  周官作禮:打造中央集權的意識形態

到了西漢晚年出現了一個很戲劇性的事兒,據說是河間王劉德從民間仿造了一本書,這本書叫《周官》,這個《周官》到了西漢末就很受劉向、劉歆兩個人的重視。劉向、劉歆在西漢末年到王莽年間被認爲是意識形態的專家,他們就認爲這個《周官》應該叫作《周禮》,而且把《周禮》列入官學,甚至列入到了原來人們認爲的《禮》的前面。就是所謂的《禮記》《儀禮》和《周禮》這“三禮”中,《周禮》又是放在第一位的。大家知道《周禮》本來就不叫《周禮》,叫《周官》,這一本書其實講的和小共同體內的、溫情脈脈的上下秩序毫無關係,它是以周的名義,說朝廷設有六個部門,叫作“天地春夏秋冬”,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夏官和冬官,這六官相當於後世朝廷的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天官就相當於吏部,地官就相當於戶部,地官司徒有屬官七十八,春官宗伯就是後面的禮部,有屬官七十,夏官司馬就是後來的兵部,等等等等。那麼按照整個《周官》這本書,總共中央六部有360多個“司局級單位”,每一個職官都有不少屬員,合計有數萬人之多,整個這本書就是講什麼官、什麼衙門、幹什麼事。

董仲舒爲何會想用神祕主義來制約皇帝的​皇權​ 第2張

那麼像這樣的一本書,和儒家講的“禮”到底有什麼關係呢?而且西周時代能夠有這樣龐大的中央機構嗎?所以很多人都認爲《周禮》這本書來源是可疑的,而且你會發現關於《周禮》的爭論實際上是我們漢以後思想史爭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講得簡單點,凡是主張中央集權的、凡是主張偏向法家的那一套的,比如王安石,都是高度評價《周禮》的,認爲《周禮》不僅是儒家的正宗,而且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部典籍。王安石變法,搞理論基礎就是《周官新義》。那麼凡是反對這一套的,凡是對法家那一套有反感的,從二程一直到康有爲,都認爲《周禮》是僞書,甚至有人說《周禮》乾脆就是劉向、劉歆父子造出來的書,說他們爲了王莽篡權編了這麼一本書,作爲王莽篡權的理論根據。其實照我看,說這本書是劉向、劉歆父子全部憑空虛構的,可能是有問題的,因爲古代的書基本上就算是後人編的,基本上也用的前人的素材,憑空捏造是不太可能的。《周禮》這本書的很多材料,今人已經指出,在漢以前,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有人提過的,那麼我們不能說它是一個憑空虛構的東西。可是我是相信整個《周官》描述的這樣一箇中央政府體系是造出來的,西周時代不可能有這樣的東西,而且我們要知道中央機構分成六部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根據現在我們看到的材料,秦始皇時代是沒有六部的,秦始皇時代只有左右曹諸吏,漢武帝設尚書檯,本來是分成四曹,也就是後來的四部,到了漢成帝時代變成五曹,到了東漢光武帝就變成了六曹尚書,所謂六曹尚書就是後世的六部尚書。可是東漢的光武帝是不是最早搞六曹的呢?其實也未見得,我有一種猜想,而且我覺得這個設想是有道理的。我覺得王莽時代大概就已經有了六曹,而王莽這個六曹就是比附《周禮》的六官。劉向、劉歆搞了《周禮》這麼一本書,列了一個六官,然後王莽就搞了六部或者說是六曹,到了東漢又繼承了這個東西。但是這個所謂的《周禮》的“禮”和儒家原來講的那個“禮”已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它強調的是中央集權,這個東西已經完全是秦制的東西,根本就不是周制的東西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