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包公怒鍘陳世美 包公怒鍘陳世美的起因

包公怒鍘陳世美 包公怒鍘陳世美的起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包拯怒鍘陳世美。這個故事在包拯斷案破案中是非常有名的案件,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主要是陳世美貪圖榮華富貴,考中狀元后拋棄妻子,原配妻子秦香蓮來開封府求包拯,後來包拯鍘了陳世美,還了大家一個公道。

包公怒鍘陳世美 包公怒鍘陳世美的起因

 故事簡介:

陳世美的妻子秦香蓮帶兩個兒女上京尋夫,他的丈夫陳世美中了狀元娶了公主,當上駙馬,他不認認識秦香蓮子女,秦香蓮到開封府告狀,告他不孝父母、欺君罔上等罪狀,陳世美到開封府他認識秦香蓮子女,秦香蓮和子女回老家廬州去,陳世美派韓琪去追殺秦香蓮和子女,韓琪不忍下手,韓琪在廟中舉刀自殺,被展昭救了秦香蓮和子女,她包拯告發陳世美教唆殺人罪,包拯下令派人去做捉拿陳世美,陳世美被抓進開封府大堂,他因四條罪名被包拯下令斬首,公主和太后趕到開封府大堂阻止包拯對陳世美行刑,包拯下令退堂,將陳世美打入大牢擇日宣判,包拯進宮面聖,聖上要包拯秉公處理陳世美,聖上批准包拯處斬陳世美的決定,第二天,包大人升堂,陳世美被押出大牢上堂,他被驗明正身後,包拯下令,龍頭鍘伺候,他被押上龍頭鍘,鍘刀落下。

 包拯未當宰相

傳統戲中,包公經常被稱爲“包相爺”,其實包拯從來都沒有做過宰相。

在中國古代政治體制中,宰相制度居於核心地位,是聯結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環節。從宰相制度的興廢看,其起源甚早,而且複雜多變。其演變大致可分爲五個階段,即萌芽期、創立期、鼎盛期、調整期、衰落期。

包拯是北宋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宋景祐四年(1037年),任天長(今安徽天長)知縣,後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回京任監察御史裏行,又改監察御史。包拯曾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朝野爲之震動。

包公怒鍘陳世美 包公怒鍘陳世美的起因 第2張

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權知開封府。他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把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敬仰。宋嘉祐六年(1061年),他官至樞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大街小巷都可聽得到。

很顯然,包拯擔任過的最高行政職務是樞密副使,也就是樞密院的副長官。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因此,雖然包拯沒有擔任過宰相職務,但其擔任的樞密副使也可稱爲副宰相級別的官職,被後人稱爲“包相爺”也不算太錯。

 人物名片

陳世美,又做陳士美,是傳統戲曲《秦香蓮》、《鍘美案》中的人物。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爲負心人的代名詞。陳世美的形象與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

包公怒鍘陳世美 包公怒鍘陳世美的起因 第3張

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湖廣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愛和諧。十年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后被仁宗招爲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並派韓祺半夜追殺。韓祺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爲兇手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髮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爲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陳世美之罪卻苦無實證。陳世美假意接秦香蓮回駙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蓮在休書上蓋印。展昭至陳世美家鄉尋得人證祺朋家夫婦,途中祺大娘死於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后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不讓步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