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李文忠死因之謎:是病死還是被毒死?

揭祕李文忠死因之謎:是病死還是被毒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代開國將領李文忠,因病離世,逝後朱元璋親自提筆撰文寫悼語,將其追封爲岐陽王,以武靖相稱,給他賜配太廟,使他名列功臣廟的第三位。  

揭祕李文忠死因之謎:是病死還是被毒死?

李文忠畫像

1380年明朝丞相因擅權、謀逆、不尊王法等罪名被明太祖處死,牽連衆臣,朝中人心惶惶。李文忠爲此極其憂慮,屢屢進諫均被擱置,李文忠唯恐殘殺功臣的舉動會造成民心盡失帶來政權不穩,於是再三考慮之下決定再次進言。

他徹夜未眠寫奏章,待天亮出門前,叮囑妻子要將孩子好好培育成人,長大後爲國效力,做好了此去赴死的準備。在朝中,朱元璋一見到奏摺,尚未讀完面已色變,讀到氣憤處,便起身離坐,一面手指李文忠怒斥其膽大包天,但文忠毫不畏懼,反問皇上如果殺盡羣臣,以後遇敵還有誰可上戰場?朱元璋火冒三丈,命人將其拉下稱要將其斬首,最後在皇后的說情下將其罷官留家。

李文忠革職在家後,1383年冬季患病,朱元璋親自前來探病,並下旨命令華雲龍爲其負責看病治療。次年,李文忠去世,享年46歲。朱元璋懷疑文忠是被華雲龍下毒致死,遂將其降職,流放家屬,妻兒處死。

李文忠與明太祖之間,不僅是血緣上的舅甥關係,還是歷經沙場的君臣之聯。李文忠十分受到器重,且沉穩有學識,遇到大敵臨危不亂,是朱元璋親信中唯一有學識有謀略的人,也是朱元璋家族中最後一位親人,在朱元璋開國以及建國,都起到了不可取替的非凡大功。

李文忠公全書

《李文忠公全書》是著名的晚清大臣李鴻章所寫的。李文忠公就是李鴻章,文忠是他死後追封的諡號,所以他才被尊稱爲李文忠公。李鴻章的這本書主要是後人收集的他所寫的奏摺和公私函電。  

揭祕李文忠死因之謎:是病死還是被毒死? 第2張

《李文忠公全書》照片

這本書最早是由桐城的吳汝綸編撰。後來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再加上了大量由吳汝綸蒐集的未刊文稿、歷史檔案館、復旦圖書館等地收藏的李鴻章文稿,于式枚的《李文忠公尺牘》、江世榮的《捻軍史料叢刊》等書集合編撰出了現在大衆眼中的《李文忠公全集》。

之所以要將《李文忠公全書》再次編撰的主要原因是這本書中缺失了很多李鴻章的資料,而且因爲吳汝綸的個人評價,十分片面地引導了輿論。除此之外,吳汝綸在編撰這本書時,還進行過一定的刪削,其中某些有篡改歷史的痕跡。這種種原因讓這本書無法成爲人們客觀評價李鴻章這個人,所以最終學者們覺得重新編撰有關於李鴻章的書籍。

至於編撰這本書的理由十分簡單,就是爲了公正客觀地評價李鴻章這個人物。在現在的人們中,對於李鴻章的觀點分成了很極端的兩派。一派認爲李鴻章是國家重臣,爲國家嘔心瀝血,憂國憂民;但是另一派卻認爲李鴻章是一個賣國賊,與慈禧等是一路人。這樣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李文忠公全書》書中對於李鴻章參加了馬關條約的簽訂這件事的解說卻帶有一定的個人色彩。

  李文忠徵北

李文忠19便跟隨朱元璋四處征戰,屢立戰功。李文忠首戰便獲得軍功,援助池州擊敗敵軍,且攻下四個縣,奪佔建德、諸暨,招降王溥。  

揭祕李文忠死因之謎:是病死還是被毒死? 第3張

李文忠畫像

1362年,苗兵叛亂,李文忠擊退敵兵,穩定金華,奪取處州,守住諸全、義烏、諸暨,將張士誠打擊得全軍潰覆,佔其糧草、將士。1366年,李文忠赴杭牽制敵軍,招降餘杭守將並禮待,將城內治理得井井有條。次年,李文忠進駐福建,討伐劫匪,平定了江南一帶。

1369年,李文忠開始討伐北元之路,隨常遇春逼元帝退位,常遇春逝後由其接管該部隊,太原告急前去救援擊退元兵。李文忠令軍隊靠河紮營自固,大退夜間前來劫營的敵軍,大獲而歸。

次年李文忠帶軍降服興和將領,元帝死後其子上位後潛逃,李文忠帶兵虜獲元昭宗的後宮、將臣、珍寶等,派兵在其後窮追不捨,降服五萬餘人。此捷一出,李文忠獲大封,回京時,得朱元璋親至城門迎接,升爲曹國公享有世襲權。

1371年,李文忠奉命前去協助傅友德安定四川,派兵建了新城駐守要塞後得以返回。次年,李文忠作爲副將帶兵至蒙古地區,此戰艱難且行途不易,雙方持平,且失了幾員大將遂未能封賞。

1373年,李文忠帶兵北攻,多方擊退敵軍,斬敵方將領,擒元舊臣,守護邊防。

1379年,李文忠建洮州衛,並上書求建龍首渠,爲歷史上首條地下水渠。

 傅友德與李文忠

明初大將李文忠,是潁國公傅友德麾下一員不可或缺的猛將。明太祖朱元璋的是他的親舅舅,然而性格忠厚耿直的李文忠卻並未因自己天子外甥的特殊身份而受到過的區別於其他將帥的待遇,他不僅十九歲便跟隨傅友德南征北戰,更因戰功卓著,謀略過人而受到滿朝文武的肯定。  

揭祕李文忠死因之謎:是病死還是被毒死? 第4張

李文忠畫像

李文忠十二歲時,母親去世,隨父躲避戰亂,顛沛流離兩年後,終於在滁州與舅舅朱元璋相遇。彼時,天下仍處戰亂,作爲一股剛剛崛起的政治勢力,朱元璋正帶領部隊四處征戰,討伐元朝統治階級。

由於李文忠天資聰慧,武學兵法都能快速領悟,朱元璋便安排他進入軍隊,有心栽培他建功立業。起初李文忠以基層軍官的身份跟隨常遇春出塞,常遇春死後,又隨傅友德平定四川,因其驍勇善戰、愛惜下屬而備受部將愛戴。不久之後,傅友德以數萬大軍橫掃北元,七戰七捷,取得生擒元朝貴族十二人、牛羊不計其數的輝煌戰果,智勇雙全的李文忠,可謂功不可沒。

據明朝歷史典籍記載,傅友德與李文忠不僅在軍事作戰上是守望相助的好搭檔,在私交方面也相當不錯,兩人經常在一塊兒暢談古今,縱論國事,引爲知己。

可惜的是朱元璋稱帝后對早先爲他平定天下的武將多有猜忌,先後將藍玉、傅友德等人迫害致死。

洪武十六年,李文忠憤然上書,勸朱元璋不可枉殺功臣,否則國將無將才可用。剛愎自用的朱元璋一怒之下將其罷官,不久,李文忠病逝,享年四十六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