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德國生理學家索多·施旺誕生

德國生理學家索多·施旺誕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施旺 Schwann Theodor 1810年12月7日生於諾伊斯,1882年1月11日歿於科隆。德國生理學家,細胞學說的創立者之一,普遍被認爲是現代組織學(研究動植物組織結構)的創始人。

施旺受教於波恩,維爾茨堡和柏林大學,1834年在柏林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從1834年起他和約翰內斯·米勒(Johannes Peter Muller)一起工作,直到1838年他移居比利時。他先在盧萬大學(1838—1847)後在列日任解剖學教授直到去世。

施旺在柏林的第一項實驗是肌肉收縮問題。他提出機械收縮根本無需用什麼活力論就可以解釋-這一點和米勒的教導背道而馳。這種機械論哲學的觀點後來由他在柏林的繼任者埃米爾·杜波依斯-雷慕(Emil du Bois-Reymond)和赫爾曼·馮·赫爾姆霍茨(Hermannvon Helmholtz)卓有成效地發展了。施旺還做了一些試驗再次推翻了10世紀30年代中期再度復活了的自然發生論觀點。1836年在他進行的腐敗和發酵實驗中意外發現了發酵必需有酵母菌的參與,而夏爾·卡尼亞爾。德拉圖爾(CharlesCagniard de la TOur)也獨立發現了這個問題。同年施旺還發現了消化酶(胃蛋白酶)。

德國生理學家索多·施旺誕生

網絡配圖

當然,施旺最爲人紀念的功績也是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的《顯微鏡研究》即《關於動植物的結構和生長的一致性的顯微研究》(Mikiosko-pische Untersuchungen;Mic-roscopical Researches, 1839)一書。書中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現代生物學所有觀點中最重要的觀點: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同時期馬西斯·施萊登(Mat-thias Schleiden )也提出這個觀點,即“細胞的結構可能相當廣泛存在,或許是所有有機物質構造的一個普遍原則”。

1838年施萊登提出所有植物組織都是由有核的細胞構成的。施旺運用新引進的消色差顯微鏡繼續研究從幾種不同的動物身上取下的組織。他推測纖維導管等並不是直接由分子組成的,而是由細胞組成的。他把細胞的形成過程看成有幾分象結晶形成一樣。細胞並不是由其他細胞形成的,而是由細胞間液“營養液”凝集而成。他更錯誤的一個觀點是認爲細胞物質即施旺氏細胞胚基(cytoblastema)是無結構的。

儘管有這些錯誤,細胞理論還是很快爲人們接受。而且很快就對之作出了修正。1841年羅伯特·雷馬克(Robert Remak)第一個描述了細胞分裂,1855年魯道夫·微耳和(Rudolf Virchow)已能提出他的新教條:“所有的細胞都是由細胞而來的。”細胞胚基的觀點當然也進行了修改,被改稱爲原生質( protoplasm),1861年馬克思·舒爾策(Max Schultze)證明它具有明確的特性和結構。

儘管施旺獲得這些功績,他的發酵研究結果受到了當時化學權威人士如尤斯圖·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和弗里德里希·維勒(Friedrich Wohler)的粗暴批評。特別是在這兩人1830年發表了一篇惡毒攻擊的文章後,施旺感到不可能在德國繼續工作了。他在比利時謹慎地履行着自己的專業職責,併發明瞭一些有益於採礦業的設備。然而他對生理學所做的最傑出的貢獻實際上已終止了,直到19世紀60年代巴斯德(Pasteur)的研究結果公之於衆後,才證明了施旺的正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