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烏桓:歷史上消失的民族

烏桓:歷史上消失的民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烏桓,中國古代民族之一。亦作烏丸,烏桓族原爲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原與鮮卑同爲東胡部落之一。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破東胡後,遷至烏桓山(又曰烏丸山),遂以山名爲族號,大約活動於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裏河西南地區。

(1)起源

烏桓:歷史上消失的民族

烏桓,亦作“烏丸”、“古丸”、“烏延”等,爲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語言與鮮卑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無文字,刻木爲信。東胡盛時,與鮮卑同爲其重要成員。秦漢之際,活動於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一帶。東鄰挹婁、夫餘、高句麗等,西連匈奴,南與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鮮卑居北,烏桓居南。

西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破,部衆離散,烏桓一支逃至烏桓山(今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即大興安嶺山脈南端),“因以爲號”。但烏丸之名,戰國時已出現,《史記·貨殖列傳》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間二都會也……北鄰烏桓、夫餘,東縮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有的學者認爲烏桓初爲部落大人之名,後來引申爲部落之名。另一種說法,認爲烏桓、鮮卑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以族名轉爲山名,後又有烏丸川等。

烏桓的先世,據《後漢書·烏桓傳》雲:“烏桓者,本東胡也。”王沈《魏書》同,認爲烏桓與鮮卑同出自東胡。至於烏桓在加入東胡前,《竹書紀年》提到: “後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曰吠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赤夷尚赤,居於東方,似與烏桓人有關。在烏桓習俗中,穹廬皆東向,並把天地、日月、山川。日色近赤,能給人以光明和溫暖,對於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帶的烏桓來講至關重要。丁謙指出:“烏桓者,烏蘭之轉音也,蒙古語紅曰烏蘭,故《傳》中又稱爲赤山。”烏桓山即赤山。烏桓人死後,燒其所着衣物,殺犬以殉,“使護死者神靈歸乎赤山”,赤山似應爲烏桓祖先的根據地,故稱其在 “遼東西北數千裏”。其後的赤山,即“漁陽赤山”,則是烏桓南遷後之地,即今赤峯市赤山。也許是烏桓自原來遼東西北,西拉木倫河以北的赤山遷出,至老哈河流域以後,別立一赤山以爲紀念。烏桓人往往請薩滿唪誦指引路徑,以一犬牽之,使死者之魂歷經險阻迴歸到赤山。這種習俗似乎說明其祖先當初就是坐着犬拉雪橇到蒙古草原東南部的。烏桓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漸吸收了一部分匈奴人和漢人。

烏桓:歷史上消失的民族 第2張

(2)發展

公元前119年(西漢武帝元狩四年),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臣屬漢朝,南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御匈奴。公元49年(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即今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烏桓在兩漢時先後兩次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但受漢護烏桓校尉管轄,分成若干部落,各自爲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

西漢武帝時期,烏桓族主要活動在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相當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中東部、赤峯市北部、河北省北部、遼寧省北部地區。王莽執政,令烏桓不再向匈奴繳納皮布稅,匈奴遂劫掠烏桓人畜。王莽又驅烏桓攻匈奴,以烏桓妻子爲質,以殺戮爲威,烏桓遂降匈奴。

東漢初,烏桓常與匈奴聯兵擾亂代郡以東各地。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漢將馬援率軍往討,不勝。次年,匈奴內亂,且遭旱災蝗禍,烏桓又乘機攻擊之,匈奴轉徙漠北。漢光武帝劉秀乃以金、帛賄賂烏桓大人。二十五年,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降漢,貢奴婢、牛馬及虎豹、貂皮等。漢乃封其渠帥、大人共八十一人爲王侯、君長,許其內遷,使駐牧於遼東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上谷、代、雁門、太原、朔方十郡鄣塞之內,其地大約相當於今東北大淩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內蒙南部、鄂爾多斯草原一帶。並置烏桓校尉於上谷寧城(今河北宣化),掌賞賜、質子、關市諸事。經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三世,漢與烏桓相安無事。

(3)沒落

烏桓:歷史上消失的民族 第3張

烏桓南徙後,原居地爲鮮卑所佔;少數留居塞外者皆歸降鮮卑,自2世紀初起,常助鮮卑、南匈奴寇掠漢邊;塞內烏桓則多從烏桓校尉抗擊鮮卑、匈奴。2世紀中,漢與南匈奴對抗,各部烏桓亦各自爲政,或從漢攻匈奴,或與匈奴聯兵攻漢。2世紀末,漢還頻頻利用烏桓騎兵鎮壓各地義軍。靈帝中平二年(185年),令張溫爲車騎將軍,發幽州烏桓三千騎至關內鎮壓涼州義軍。烏桓因數被徵發,死亡略盡,人心浮動,軍無鬥志,皆臨陣不戰,逃歸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張舉、中山相張純等反,就利用幽州烏桓,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張純自號彌天安定王,爲諸郡烏桓元帥。中平六年,張純死,烏桓軍亦隨之瓦解。公孫瓚在河北時常與烏桓作戰,被稱爲白馬將軍。候袁紹滅公孫瓚,烏桓出兵相助,出力頗大。袁紹矯制賜蹋頓、(難)峭王、汗魯王印綬,皆以爲單于。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被曹操敗於官渡之戰,旋即病死。十年,紹子尚等往奔遼西,投奔蹋頓。十二年,曹操遠征烏桓,戰於柳城,烏桓敗績,斬殺蹋頓及名王以下,柳城降者達二十餘萬口。曹操將幽州、幷州各郡烏桓共萬餘落徙居中原,精壯隨軍作戰,由是三郡烏桓號爲天下名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烏桓聯合鮮卑反叛,爲曹彰、田豫所敗,實力再次被嚴重削弱。

烏桓自被曹操擊破後,勢漸衰落。當時除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烏桓內遷外,其它諸郡烏桓大多留居原地,並保有一定實力。直至兩晉,無論在塞外或塞內,烏桓的活動尚頻見史冊。西晉初,幽州北邊障塞內外烏桓分別歸附鮮卑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統治,並逐漸與鮮卑融合。有一部分最後加入庫莫奚之中。自幽州北邊而甫,直至冀州的渤海、平原二郡,烏桓騎兵營分佈其間。王浚爲幽州刺史兼烏桓校尉,最後以烏桓和鮮卑的兵力爲後盾南面稱制。幷州烏桓張伏利度擁衆 2000壁於樂平(今山西昔陽縣西南),307年(晉永嘉元年),爲石勒所並。石勒攻下幽州後,徙幽、冀二州烏桓於襄國(今河北省邢臺市西南),4世紀中葉附前燕。

前秦苻堅滅前燕後,處烏丸雜類於馮詡、北地。而後,慕容垂又利用烏桓之助建立後燕。垂曾引丁零、烏丸之衆20餘萬爲飛梯、鑿地道以攻鄴城,並以烏桓張驥爲輔國將軍,劉大爲安遠將軍,魯利爲建威將軍,隨慕容氏南征北戰。北魏初,拓跋珪攻信都(今河北省冀縣),張驤舉城降,後驤逃往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依慕容詳。珪拔中山,驤被擒。398年(東晉隆安二年),其子張超收集烏桓、漢民2000餘家據渤海郡之南皮(今河北省南皮縣),自稱烏丸王,後南走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次年,爲魏徵虜將軍庾嶽擊殺。

烏桓:歷史上消失的民族 第4張

(4)民族融合

魏晉以後,烏桓與其它諸族錯居雜處,民族成分發生了變化,形成所謂“雜胡”。《魏書》載:“其諸方雜人來附者,總謂之‘烏丸’,各以多少稱酋庶長。” 烏丸往往成爲雜夷的泛稱。除散居上述諸郡外,又擴展至陝西的上郡、馮翊、北地三郡。而雁門郡的烏桓,與鮮卑、匈奴等融合成爲鐵弗劉氏或獨孤氏,後發展爲赫連勃勃的夏國。幽、並二州烏桓繼續內遷,遍佈於太行山以東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並積極參與十六國、南北朝時各地區的政治鬥爭。一部分久處郡地,逐漸被同化於漢族,烏桓姓氏相繼有郝氏、劉氏、張氏、王氏、魯氏等出現;而另一部分隨着鮮卑的強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鮮卑融合,最終隨鮮卑漢化而同化於漢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