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三國時期的劉氏軍閥爲什麼大多是西漢皇族?

三國時期的劉氏軍閥爲什麼大多是西漢皇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向三國過渡時期,朝廷皇權不振,各地相繼出現了割據政權。他們掌握當地財政大權,對中央命令陰奉陽違,處於半獨立狀態,是一個個“諸侯國”。東漢末年,存在過比較大的割據勢力有西涼董卓、丞相曹操、兗州刺史劉岱、冀州袁紹、江東孫策(孫權)、漢中張魯、益州牧劉焉和劉璋父子、淮南袁術、揚州牧劉繇、幽州牧劉虞、徐州呂布、荊州牧劉表、蜀漢劉備等。

三國時期的劉氏軍閥爲什麼大多是西漢皇族?

其中,有包括劉備在內的六個劉姓割據勢力,有三國迷們發現這樣一個祕密,即除了幽州牧劉虞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其他的劉氏割據勢力都是西漢王室後裔。如揚州牧劉繇、兗州刺史劉岱兩兄弟都是西漢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之後,益州牧劉焉和劉璋父子、荊州牧劉表都是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而我們親愛的“皇叔”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之後。

爲什麼劉姓軍閥大部分是西漢皇族,而不是掌權的東漢皇族?依據演義及相關史料,分析得出下面三個原因。

其一,三國時期,西漢皇族歷經四百年的繁衍,而東漢皇族僅一百九十年。按照二十五年一代,西漢最少繁衍了十六代了,而東漢還不足八代,別小看這八代人的差距,這東漢皇族和西漢相比,就不在一個級別上。西漢皇族繁衍後代比東漢多,人口基數大,自然出能人概率大。

雖然西漢被王莽取代時,劉姓皇族損失慘重,那只是嫡系皇族損失大,旁系影響較小。戰亂時間並不長,劉秀等西漢皇族經過幾年的戰鬥,就推翻了王莽的統治。當時因戰亂而亡的老百姓也不是特別多,有一定特權的劉姓皇族後裔自然更少了。

三國時期的劉氏軍閥爲什麼大多是西漢皇族? 第2張

其二,西漢皇族很好地貫徹推恩令,後代比東漢多,如生子狂魔中山靖王劉勝。西漢初年,劉邦吸取秦朝郡縣制弊端,剪除異姓王后大肆分封劉姓子弟爲王。漢武帝推行主父偃削藩的千古奇謀“推恩令”,使各藩王的子孫成幾何倍數遞增。如其中佼佼者中山靖王劉勝,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在家造人,一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劉勝的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即使其中有夭折的,那也開枝散葉一百多個。班固在《漢書》中記載如下:

“勝爲人樂酒好內,有子百二十餘人。”

反觀東漢皇族,由於大多是“兒皇帝”,好多夭折的,外戚和宦官當權,皇室子孫相對稀少。漢武帝異母兄劉勝一人就可以秒殺東漢大部分皇族了。

其三,東漢末年,張角黃巾軍作亂,能者上,庸者下。東漢末年,正逢亂世,各地都是黃巾軍起義。朝廷衰弱,中央軍隊無力剿匪,便放權給各地實力派,讓各州牧及豪強自己組織軍隊,剿滅黃巾軍。如董卓、曹操、劉備都是靠剿滅黃巾軍起家的。黃巾軍起義時,東漢皇族養尊處優,膽小如鼠,不敢挺身而出,爲國家征討起義軍。

而西漢皇族血脈已經稀釋到忽略不計的地步,他們和曹操、袁紹、孫權一樣都是漢朝子民。西漢皇族,嚴格來說已經不是皇族了,只是同爲劉姓,五百年前爲一家。但他們骨子裏是高傲的,自認爲是漢高主劉邦的嫡系子孫,一直懷念昔日的輝煌。黃巾軍作亂,爲東漢皇族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爲他們提供了一個建功立業的舞臺。

三國時期的劉氏軍閥爲什麼大多是西漢皇族? 第3張

如州牧制度就是西漢皇族劉焉於公元188年向漢靈帝提出的,他自請任交州牧,後被任命爲益州牧。這個州牧制度是以朝中重臣、宗室作爲地方軍政長官,在刺史、太守之上,替朝廷管理天下的。這個制度最顯著的特點爲能者上,庸者下。《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議言:“刺史、太守,貨賂爲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爲牧伯,鎮安方夏。”

西漢皇族基數比東漢大,傳承時間又久,兩個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人口基數大了,纔可能出現匡扶漢室之人,這個重任就落在西漢皇族身上了。如三國末年,爲啥蜀漢極度缺人才,尤其是高素質人才,而曹魏卻人才輩出沒有斷層,就是因爲曹魏佔據的中原大地人口衆多,蜀漢人口基數太少的緣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