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賢后長孫皇后真面目:要李世民殺光兄弟後人

賢后長孫皇后真面目:要李世民殺光兄弟後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她如果真的“賢”,信仰那些君臣規則,按照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禮法,這位賢妻會勸誡當時的秦王不要這麼做;她如果真的“好”,按照她平時“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的孝順,按照平日她對姐妹們“媵侍疾病,輟所御飲藥資之,下懷其仁”的仁慈,這位好兒媳、好姐姐、好主子怎麼會去勸勉自己丈夫做如此兇惡殘忍之事?事後還建議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孫戮殺殆盡?如果她真的是遵守秩序,僅僅清醒理性以圖自保,怎麼會“盡力彌縫,以存內助”,能“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賢后長孫皇后真面目:要李世民殺光兄弟後人

她被稱爲千古第一賢后,生前是丈夫敬重的良佐,妃嬪臣子們愛戴的皇后,死後是永遠無法企及的經典—史官眼裏的楷模、士大夫心目中的無限憧憬、男人們眼裏的理想妻子、女人們仰視的學習榜樣,生榮死哀,道不盡的,是她的好。

如果說,出身世代貴族、飽讀詩書、博識知禮、遵循儒教只是長孫皇后長袖善舞的預備,那麼從公元614年她嫁入李家那刻開始,一個真正的長孫時代就悄悄來臨。從表面上看,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媳婦,但誰都不知道,在這個沉默端莊、溫柔守禮的小婦人內心,蘊藏着的是絲毫不亞於她丈夫的可怕魅力,不是注意不到,而是沒機會注意—李世民實在太忙了。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溫柔端莊的女子,在未來患難與共的歲月裏,將不僅是一個女人,一種門第,一個名分—她侵入了他孤獨而狂妄的世界,成爲了他生命裏致命的支撐。

無論是善待妃嬪、以德服人、制定規則、抑退外戚,還是識人卓越之才,都說明了她那刻骨的清醒和理性。如果到此爲止,她也就只是歷史上一般的賢妃而非長孫皇后。

玄武門之變,版本很多,不管哪個版本,新舊唐書都記載了其間她所起的作用,“及難作,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更爲誇張的是:“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以存內助。”

這位平時行動必遵循禮法的賢人爲什麼會這麼做?她如果真的“賢”,信仰那些君臣規則,按照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禮法,這位賢妻會勸誡當時的秦王不要這麼做;她如果真的“好”,按照她平時“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的孝順,按照平日她對姐妹們“媵侍疾病,輟所御飲藥資之,下懷其仁”的仁慈,這位好兒媳、好姐姐、好主子怎麼會去勸勉自己丈夫做如此兇惡殘忍之事?事後還建議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孫戮殺殆盡?如果她真的是遵守秩序,僅僅清醒理性以圖自保,怎麼會“盡力彌縫,以存內助”,能“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賢后長孫皇后真面目:要李世民殺光兄弟後人 第2張

有人推測,那是她對秦王萬般深情,秦王也於千萬兇險裏同生共死,彷彿情深意重無若此夫妻。這是低估了李世民,更加低估了我們的長孫皇后。

長孫死的時候,李世民是這麼哭的:“是內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一個男人居然用“良佐”這樣的政治術語評價自己的老婆?

李世民病重,長孫帶着毒藥,宣稱“妾於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從乘輿,不能當呂后之地耳”—爲什麼她申明自己不會學呂后?她怕李世民想什麼?

每次議論政事,“太宗彌加禮待,常與後論及賞罰之事”—這個男人英雄蓋世,也算賢明君主,爲什麼要向一個婦人徵求國家大事的建議?

只能說明一點,多年以來,他們就是政治夥伴,而整個玄武門之變,長孫決非勉勵將士那麼簡單,整場陰謀政變的前後,都閃動着她的身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