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四渡赤水是在什麼樣的背景發生的 四渡赤水簡介

四渡赤水是在什麼樣的背景發生的 四渡赤水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長徵中,在貴州、四川、雲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

四渡赤水是在什麼樣的背景發生的 四渡赤水簡介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主席、周、朱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爲主動的光輝戰例。

歷史背景

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於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大規模的戰略轉移。長征初期,由於博古"左"傾教條主義的領導者實行逃跑主義,使中央紅軍在“湘江之戰”後,從八萬多人減少到只有三萬多人。當時的紅軍實際指揮德國顧問李德又不顧敵人調集40多萬的圍堵,仍把希望寄託在與紅2、6軍團的會合上,堅持按原計劃向湘西前進,使紅軍處於覆滅的險境。在此危急關頭,毛澤東主席力主擺脫敵人主力,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以爭取主動。這個主張得到了中央軍委大多數同志的贊同。1935年1月7日,紅軍一舉攻克黔北重鎮遵義城,召開具有轉折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由毛澤東輔助周恩來指揮軍事,後期改爲由毛澤東負責指揮軍事,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四渡赤水是在什麼樣的背景發生的 四渡赤水簡介 第2張

中央紅軍突破烏江,進佔遵義城。蔣介石等人大爲震驚,急調其嫡系部隊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廣西軍隊一部,共約150餘個團,從四面八方向遵義地區進逼包圍。爲擺脫這種險境,黨中央決定,率師北渡長江,前出川南,與活動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4方面軍會合,開創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據地。

四渡赤水是在什麼樣的背景發生的 四渡赤水簡介 第3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