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蘭州戰役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蘭州戰役簡介

蘭州戰役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蘭州戰役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甘肅省蘭州地區同西北國民黨軍進行的決戰性戰役。

蘭州戰役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蘭州戰役簡介

戰役背景

1949年7月扶部戰役後,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所部退至秦嶺及其以南地區。西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馬步芳、副長官馬鴻逵爲阻止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沿酉(安)蘭(州)公路西進,將所部分別退守蘭州、同心及其以北地區。此時,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在長江以南已分別前出贛南,逼近福州,挺進湘中,直接威脅廣東、廣西和四川。在華北,綏遠省(今屬內蒙古自治區)和平解放亦已成定局。國民黨政府撤逃臺灣、廣州、重慶等地,幻想保住西南4省,重整軍備,伺機捲土重來,急需胡、馬各部在西北地區作戰略配合。遂在廣州召開“西北聯防會議”,擬製了“蘭州決戰計劃”,企圖以馬步芳部依託蘭州的堅固城防和黃河天險,吸引和消耗人民解放軍兵力,會同寧夏地區的馬鴻逵部和隴南地區的胡宗南部,挫敗第一野戰軍於蘭州外圍。

蘭州戰役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蘭州戰役簡介 第2張

蘭州是西北第2大城市,爲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所在地。該城北臨黃河,南靠羣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南山環抱城垣,並有多年修築的永備工事,通向城內的環山公路與各主要陣地相連接,構成了完備的防禦體系。馬步芳鑑於蘭州決戰的勝負是其存亡的關鍵,遂以秦隴兵團第82、第129軍和2個騎兵師、3個保安團等約5萬人重點據守南山各要點和城區;以第91、第120軍和馬鴻逵部第81軍共3萬餘人控制蘭州東北的景泰、靖遠和打拉池地區,保障蘭州左翼安全;以新組成的騎兵軍約2萬人控制蘭州以南的臨洮、洮沙(今太石)地區,保障蘭州右翼安全。蘭州地區作戰由秦隴兵團司令官馬繼援統一指揮。

8月4日,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向全國進軍的戰略部署和對蘭州作戰的指示,發出攻取蘭州、西寧的作戰命令,決心以一部兵力牽制胡宗南、馬鴻逵兩部,集中優勢兵力殲滅馬步芳部主力於蘭州地區。其部署是:以第18兵團(欠第62軍)及第7軍留置寶雞、天水地區,繼續牽制胡宗南部,保障野戰軍主力左翼及後方安全;以第19兵團第64軍進至固原、海原地區,牽制馬鴻逵部,保障野戰軍主力右翼安全;以第1兵團(欠第7軍)附第62軍經隴西、臨洮、臨夏、循化,爾後北渡黃河攻取青海省省會西寧,截斷蘭州守軍退路,並隨時準備參加蘭州地區作戰;以第2、第19兵團(欠第64軍)共5個軍近15萬人沿西安至蘭州公路分南北兩路兩進.直取蘭州。

蘭州戰役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蘭州戰役簡介 第3張

8月9~12日,第一野戰軍各兵團先後從隴東地區向蘭州、西寧攻擊前進。14日,第19兵團解放定西。16日,第2兵閉攻佔榆中,第1兵團進佔臨洮,馬步芳部騎兵軍西逃。20日,第1兵團佔領康樂,直逼臨夏;第2、第19兵團進抵蘭州外圍。21日,第2、第19兵團以9個團的兵力向蘭州南山諸陣地發起進攻,激戰兩日,傷亡較大,進展甚微。彭德懷當即決定各部隊停止攻擊,總結經驗教訓,偵察敵情,調整部署,改進戰法,準備攻堅。22日,第1兵團進佔臨夏,馬步芳部騎兵軍潰散。蘭州守軍右翼和後方遭受威脅,馬步芳急調蘭州黃河北岸的騎兵第8、第14師回防西寧。24日,馬步芳亦乘飛機到西寧。第2、第19兵團經過充分準備後,於25日拂曉對蘭州守軍發起進攻。經連續攻堅,反覆爭奪,激戰至黃昏,攻佔南山主要陣地。守軍傷亡慘重,防禦動搖,向蘭州城區潰退,當晚馬繼援進往西寧。第3軍一部於26日凌晨攻佔蘭州城西關,搶佔黃河鐵橋,截斷守軍退路,並與城內守軍展開激烈巷戰。其他各軍也相繼攻入城區。1l時,第4軍一部佔領黃河北岸白塔山。12時,城區守軍被全部肅清,蘭州解放。

27日,胡宗南以所部4個軍由隴南向甘肅省西和、禮縣和陝西省寶雞、虢鎮地區進攻,企圖乘隙搶佔寶雞、天水,被第18兵團擊退。馬鴻逵部第81軍即撤回寧夏。馬步芳部第91、第120軍逃往河西走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