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十六國之列:南涼的建立與滅亡

十六國之列:南涼的建立與滅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涼(397年-414年)位十六國時期16國之列,鮮卑政權。河西鮮卑禿髮烏孤所建,都樂都(今屬青海),盛時控有今甘肅西部和寧夏一部。歷三主,共十八年。 禿髮即"拓跋"的異譯。漢魏之際,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長統率,從塞北遷到河西涼州,被稱爲河西鮮卑。在此居住約兩個世紀,部衆漸盛,務農桑,修鄰好,境內安定。至禿髮烏孤時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爲中心,勢力不斷髮展,初附於後涼呂光。

公元414年,禿髮傉檀率軍西掠時,西秦偷襲樂都,南涼滅亡,立國十七年。

十六國之列:南涼的建立與滅亡

220年(曹魏黃初元年),鮮卑首領拓跋詰汾卒,次子拓跋力微因母爲"天女",有神異,故被推舉爲首領。而拓跋匹孤雖爲長子不得繼位,僅分得一些部衆。

之後拓跋匹孤及所率部衆爲獲得新牧場,在219年-256年間由塞北陰山、河套一帶沿黃河兩岸順賀蘭山脈東麓南下,至河西、隴西以北 ,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遊牧。

256年-263年間(甘露元年至景元四年間),魏鎮西將軍鄧艾都督隴右諸軍事時,又遷禿髮等部鮮卑數萬人至河西隴右雍、涼二州之間,即今陝西省中部及甘肅省一帶,最後聚居於河西走廊東部及青海湖以東,與漢、羌等族雜居共處。主要遊牧地東至麥田、牽屯,西到溼羅,南達澆河,北接大漠 ,即大致東起今甘肅省平涼縣西北的牽屯山、靖遠縣北的麥田城,西至今青海湖東,南至今青海省貴德縣,北接今騰格裏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十六國之列:南涼的建立與滅亡 第2張

禿髮鮮卑自遷入雍、涼後,曹魏及西晉統治者以其與羌、胡相似,設"護羌校尉"監領之,各部仍自有部帥。但鮮卑等往往被徵發爲兵,或被掠淪爲奴婢或佃客,同時還要繳納賦稅,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銳。西晉初,終於爆發了以禿髮樹機能爲首的西北諸民族反晉鬥爭。

269年(泰始五年),西晉爲了鎮壓因災荒而引起的騷亂,設置秦州,派遣"勇而無謀,強於自用"的胡烈擔任秦州刺史,以鎮撫河隴鮮卑。但胡烈一上任,即採取高壓手段,致"失羌戎之和",成爲爆發反晉鬥爭的導火線,禿髮樹機能爲壽闐孫,壽闐卒後,繼統其部衆,活動於安定、隴西一帶,史稱其"壯果多謀略"。

270年(六年)六月起事後,率衆擊殺秦州刺史胡烈於萬斛堆(今甘肅省皋蘭縣東北黃河北岸),又拒擊尚書石鑑進討之師。隴右、河西其它諸民族紛紛響應。

271年(七年),聯合北地胡攻金城,擊殺涼州刺史牽弘於青山(今甘肅省環縣西),後又敗涼州刺史蘇愉於金山(今甘肅省山丹縣南)。

及275年(泰始末至咸寧元年),禿髮鮮卑的勢力由涼州金城郡(治榆中縣,今甘肅省榆中縣西北黃河南岸)西北更向西發展。高昌以東的一些鮮卑部落也起而反抗晉朝統治。

279年(咸寧五年),樹機能攻破涼州,佔據主要城鎮,阻斷西晉與河西之交通,西晉朝廷大震,遣威武太守馬隆統軍攻之。樹機能部碎跋韓、且萬能等率衆萬餘落歸降,馬隆又"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是年十二月,隆遣歸降的率善戎設骨能等與樹機能大戰,樹機能終因寡不敵衆,兵敗被殺,禿髮部復降於西晉。

樹機能反晉鬥爭雖然失敗,但禿髮鮮卑部落並沒有因此而潰散。數傳至禿髮烏孤立,採取養民務農的經濟政策,在政治上禮俊賢,修政刑,對外"循結鄰好",不事爭戰。十餘年間,禿髮部在後涼東南廣武一帶勢力漸盛。

十六國之列:南涼的建立與滅亡 第3張

394年(太元十九年,後涼麟嘉六年),後涼呂光"遣使署爲假節冠軍大將軍、河西鮮卑大都統、廣武縣侯"。次年,破乙弗、折掘等部,築廉川堡(今青海省民和縣西北)以居之,又陸續征服意雲鮮卑等部。河西一帶漢族豪門士族如廣武人趙振等紛紛投奔烏孤,充當謀士,呂光見其日益壯大,遣使拜之爲"廣武郡公"。

396年(太元二十一年),呂光即天王位,改國號爲大涼,遣使拜烏孤爲徵南大將軍、益州牧、左賢王。烏孤決意擺脫呂光控制,謝絕封爵。次年,自稱大部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年號太初,建立政權,以弟禿髮利鹿孤爲驃騎將軍,傉檀爲車騎將軍。繼而治兵廣武,攻取金城,敗呂光將軍竇苟於街亭(今甘肅省永登縣烏鞘嶺)。

398年(太初二年),乘後涼衰弱,郭廣黁、楊軌反呂氏之機,取得洪池嶺南五郡(廣武、西平、樂都、澆河、湟河)之地,改稱武威王。

399年(三年),徙都樂都(今青海省樂都縣),專力經營河湟地區,並以利鹿孤鎮安夷(治今青海省化隆縣南),傉檀鎮西平(治今西寧市西),叔素渥鎮湟河(今化隆縣南),族人分鎮各地,又量才敘用漢、夷各族豪門及"傑俊之士",使南涼政權得以逐漸完善和鞏固。

是年(399)八月,烏孤因酒醉墜馬受傷死,弟利鹿孤即武威王位,遷都西平,並遣記室監鞠樑明聘於段業,進一步加強與北涼聯盟,以對付後涼,南涼開始興盛。次年正月改元建和,遣傉檀敗後涼兵於三堆(今大通河南),並進圍其都城。

滅亡

401年(建和二年),利鹿孤改稱河西王。同年三月,敗後涼呂隆軍,徙2000

餘戶而還。後又遣兵攻北涼臨鬆,虜6000餘戶、沮渠蒙遜遣質請和,始還所掠,召軍返。十二月,南涼攻圍後涼姑臧,又攻昌鬆郡,執後涼太守孟禕。

402年(建和三年)三月,利鹿孤卒,弟傉檀立,更號爲涼王,遷都樂都,改元弘昌,史稱南涼。十月,傉檀攻後涼姑臧。十二月,後秦姚興拜傉檀爲車騎將軍、廣武公。

404年(弘昌三年),因後秦勢盛,傉檀去年號,稱臣於後秦。

408年(弘始十年),傉檀大敗後秦軍,複稱涼王,改元嘉平,置百官。

414年(嘉平七年),南涼連年不收,上下飢窘,傉檀率軍西擊乙弗鮮卑,留太子武臺(虎臺)守樂都。西秦乞伏熾磐乘機襲取樂都,俘武臺等及百姓萬餘遷於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傉檀降西秦,年終被毒死,南涼亡。共歷3主,17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