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孫星衍考證真正的“商湯王陵”在山東《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孫星衍考證真正的“商湯王陵”在山東《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經學家。字淵如,號伯淵,別署芳茂山人、微隱。陽湖(今江蘇武進)人,後遷居金陵。少年時與楊芳燦、洪亮吉、黃景仁以文學見長,袁枚稱他爲“天下奇才”。於經史、文字、音訓、諸子百家,皆通其義。輯刊《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堪稱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孫氏家藏書目錄內外篇》、《芳茂山人詩錄》等多種文集。

孫星衍考證真正的“商湯王陵”在山東《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孫星衍曾任山東兗、沂、曹、濮糧道,後又任山西糧道、河南糧道,對三省之湯陵十分了解,通過詳細對比考察,確認山西、河南、陝西之商陵爲僞,山東曹州府曹縣之湯陵爲真,並致信山西、河南布政司,爲此打了幾個來回筆墨官司,三省巡撫皆認輸方作罷。

孫星衍考證真正的“商湯王陵”在山東《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第2張

商湯陵自古就頗多爭議,但不論是《尚書》、《史記》記載,還是後世文獻的佐證,都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商湯死葬於亳(山東曹縣南二十餘里)。清乾嘉大儒孫星衍曾作《湯陵考》,力主曹縣湯陵爲真,併爲曹縣湯陵撰寫碑文。當代學者王國維、顧頡剛、郭沫若、史念海、王玉哲、楊尚奎、田昌五等學者論之確鑿。特別是商史甲骨文學者羅琨先生用甲骨卜辭研究成果,力證亳在商丘之北、定陶之南,爲亳在曹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孫星衍考證真正的“商湯王陵”在山東《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第3張

成湯王在位13年,死後葬於亳(今山東曹縣南二十里)。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傳,成湯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讚揚,有商一朝湯陵始終爲商人祭祀的祖陵。西周、春秋、戰國,有商湯後代宋國負責祭祀湯陵,在《左轉》中,宋國君就稱亳爲宗邑。《水經注》曾記載,漢哀帝建平元年,曾遣使祭祀湯陵,漢以後,歷代對湯陵祭祀不絕。

孫星衍考證真正的“商湯王陵”在山東《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第4張

湯王陵歷代都有重修,明萬曆《曹縣誌》記雲:成湯祠在縣南十八里土山集,不祥所始。墓前有石碣刻雲:“宋皇佑四年(1052)年重修;元延佑五年(1318)重修;明宣德八年重修;成華丙申(1476)重修,李秉有記;弘治五年(149)年重修;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修;萬曆九年(1581)歲次辛巳春三月八日重修。”由此可知,至遲從宋代起,官方便開始對曹縣商湯陵進行重修和祭祀。另據《曹縣舊志》記載:“明代以前,有守墓戶百家,有大殿巍峨聳立,大殿中間,神像威嚴,中爲成湯,左爲伊尹,右爲仲虺。湯王陵左邊有桐宮三楹,爲太甲所居。”湯陵全盛之時,金碧輝煌,巍巍壯觀,後院大殿三間,中間拜殿三間,左右廊廟各六間,山門、照壁、甬道,歷代古碑排列廟道兩邊,爲一大遊覽觀瞻聖地

孫星衍考證真正的“商湯王陵”在山東《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第5張

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記

清〔孫星衍〕

古者墓而不墳,故劉向稱殷湯無葬處,至漢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郗長卿按行水災因行湯冢,事具《皇覽》以爲在亳,其時詔稱河南潁川郡水出,大司空史按部所至,宜於濟陰,得見湯陵,自薛瓚、杜預、伏滔、劉昭皆以爲在濟陰亳縣未有異辭。今曹縣左山之陽是古濟陰郡治,縣南二十里土山集是古亳湯都地,北陟淇、洹,南跨睢、汳,西至衛國,東盡濮陽,皆千里畿內。故太甲陵在濮州之歷山。微子、箕子陵亦在東方也,曹縣湯陵列於祀典,明置守冢戶,陵前有碑,在宋皇祐、元延祐間皆重修,陵上有廟,像設猶存。星衍臨司泗上,於嘉慶元年塞河曹、單,親臨展謁,見其祠宇傾圯,採樵不禁,因檄曹令度工修葺。復遍考書傳,移諮山西布政司,告以榮河湯陵出後魏小說家言。張恩破陵得銘,附會殷湯。前代沿訛,列爲祀典,實則少康綸邑,急宜釐正。並考《括地誌》所稱偃師湯陵,乃湯祠之誤。《水經注》所稱徵縣湯陵,乃湯池傳疑。其《括地誌》又稱始平湯陵真亳王號湯者所葬,俱不足以奪濟陰亳縣湯陵之說。既發資千金,申報大府,興工修葺,復得王、魏兩觀察先後代任,增建宮牆,撥置地畝,曹令孫立方、黃炳先後助成盛舉。會星衍奉督運之命再蒞東省,以嘉慶十年四月蕆工立石,將以質鬼神,俟百世焉!銘曰:

天乙在亳千里畿,言觀於洛居河麋。

千年水徙國邑迷,亳城雖荒神所依。

漢臣行部欣得之,封樹不設邱墟卑。

我來展拜敬且欷,稽古破俗別是非。

榮河陵廟空巍巍,釐正祀典書之碑。

從先王居神來歸。

附清《曹縣誌》光緒十年土山集湯王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