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黃仲涵家族的衰敗史:女敗父業,子承不興

黃仲涵家族的衰敗史:女敗父業,子承不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世紀初始,東南亞華人企業家中,有“四大天王”,分別是陳嘉庚、黃仲涵、陸佑和胡文虎。在中國,四人以陳嘉庚聲名最隆,主要是他創辦了廈門大學,影響至今。而當年締造的商業王國,在他有生之年即已衰落,未能傳承。不過,他的女婿李光前獨立創業,大有超過岳父的勢頭,現已傳至三四代,仍是新加坡的顯赫家族。而黃仲涵、陸佑和胡文虎三個家族,都經歷了多代傳承,不過其家族均已衰敗。

黃仲涵家族的衰敗史:女敗父業,子承不興

黃仲涵被視爲張弼士之後而早於陳嘉庚的一代鉅商代表。他的父親黃志信是“創一代”,1866年在爪哇創立建源公司,在中國和印尼之間做特產貿易,後成爲較大的商人。黃仲涵繼承了父親的公司和財富,投入大量資金髮展糖業,引入現代設備,聘用西方管理人員,迅速成爲一代“糖王”。此後,他又進軍銀行業和航運業。

1924年,58歲的黃仲涵病逝。他妻妾成羣,子女衆多,多達數十位,最小的兒子在他去世後方纔出生。在選擇接班人的方式上,黃仲涵效法父親。當初,黃志信選擇黃仲涵接班,但對其他兒子給予了可觀的遺產。黃仲涵同樣選擇了兩位兒子進行培養,分別是黃宗宣和黃宗孝,另有6個兒子可以參與家族企業,其他兒子則獲得了數額不菲的一筆遺產。

不過在公司面臨困境之際,黃宗宣主動退出家族企業,打擊了家族信心。更致命的是,1950年,家族企業的掌舵人黃宗孝因心臟病突發病逝,時年僅45歲。此時,黃氏家族儘管家大業大,卻無人能扛起整個家族的重任,導致家族成員分崩離析,各自爲王,猶如春秋戰國之狀態。自此,傳承百年的大家族正式解體。

著有《家世—百年中國家族興衰》一書的學者餘世存接受慈傳媒《中國慈善家》雜誌採訪時,分析大家族衰亡,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後人沒有能扛起統領家族的人才。“無論是家族、企業家階層,還是知識階層中,家族衰敗的徵兆之一,是一個家族沒有一個得力卓越的領導人。如果家族喪失了主心骨,這個家族離崩塌也就不遠。”華人向來喜歡兒孫滿堂,但同樣可能都不成器,造成分裂。

相較於黃仲涵,陸佑家族如今仍存在,不過已是沒落的貴族。陸佑在東南亞從苦工做起,稍有積蓄,買下一座廢棄的錫礦,開採錫礦石,從此發達,他也因此成爲一代“錫礦大王”。此後,他的商業延伸到金融、地產、航運、種植和電影等。待到1917年他去世之時,遺產多達兩千萬元。

黃仲涵家族的衰敗史:女敗父業,子承不興 第2張

1989年《陸佑紀念畫冊》出版,當時的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在畫冊上題詞祝賀道:鶴嗚聲闖仰殷商,山錫開源椽採漿。陸海潘江才早著,佑賢輔德義恆彰。華民中土同欽敬,僑士南洋共輝光。先後令名垂港粵,哲人風範永流芳。足見陸佑的影響力。

陸佑去世後,兒子陸運濤執掌,接管新、馬等地的機構。1950年代,陸運濤創辦電影製品廠,成立“電懋”公司,開創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張愛玲也曾爲其寫劇本。陸運濤也因此被人們尊爲一代影王。不幸的是,1964年,陸運濤和公司高管所乘飛機失事,全部遇難。“電懋”遭受重創,一蹶不振。

到第三代陸容章執掌家族,仍有產業,但規模較小,已不能與香港大佬相提並論。傳承至此,陸家雖衰落,愈發對慈善有興趣,不斷捐助教育和醫療等。百年前,陸佑曾爲香港大學捐助百萬元,港大爲投桃報李,建造一幢鐘樓,命名爲“陸佑堂”,並在建築物前豎立一座陸佑銅像。#p#副標題#e#

胡文虎相對於前幾位,更爲年輕,在民國史上曾活躍過。他是“萬金油大王”和“報業大王”。在繼承父親的一箇中藥店鋪子後,胡文虎在緬甸仰光發明了虎標萬金油,行銷東南亞。即便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危機,胡文虎的萬金油事業不僅毫髮無傷,在和西藥的爭奪中,反而贏得更多市場。接着,他又創辦了以《星島日報》爲代表的系列報紙。

1954年,胡文虎病逝,女兒胡仙接班。胡仙精明強幹,將父親開創的報業王國獲得第二春。她的財富一度達到50億港幣的鉅富量級。到了1980年代,她不再固守家族產業,而是大規模進入地產業。奈何地產業雲譎波詭,香港金融危機頻頻,胡仙毫無覺察,一次次被套牢,深陷鉅額債務危機。

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機,胡仙負債更巨,不得不一次次出售旗下的報業。更爲悲慘的是,1998年,她不得不將祖傳家業虎豹別墅拱手出售給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虎豹別墅位於香港島半山大坑道,1935年由胡文虎建造。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胡仙1972年在香港成立胡文虎基金會,又於1993年在福建成立胡文虎基金會,即便家族企業和財富衰落,仍有連接社會的渠道。

在香港,一百多年來,亦可分爲“世家”和“新富”兩大類別。諸如李嘉誠、李兆基、董浩雲、霍英東等大家族,皆爲新富。更早前,即1840年之後開埠,香港逐步發展出四大家族:何東(何啓東)家族、許愛周家族、李石朋家族、羅文錦家族,如今被稱爲“四大世家”。他們的財富、知名度和影響力已無法比肩新富。

黃仲涵家族的衰敗史:女敗父業,子承不興 第3張

這四大世家,羅文錦家族爲律師世家,並非財富家族。其中,以何東家族最爲繁盛,爲一代首富。何東乃是歐亞混血,先是任職怡和洋行華總經理,及後創辦何東公司,投資地產業致富。何東採用了遺囑繼承法,衆多女兒只獲得少量的遺產,主要遺產由兩個兒子何世儉與何世禮繼承。何世儉及其兒子何鴻章一脈默默,倒是後來傳出何鴻章與兒子反目、對簿公堂,爲更多人熟知。何世禮曾主動放棄英國國籍,而加入中國國籍,在國民黨軍隊從連長幹到1949年的聯勤代總司令。1962年何世禮以二級上將退役,到香港接手家族產業,接掌何東旗下的《工商日報》。何世禮之子繼承了《工商日報》,此後成立家族基金會,推廣佛學。

如今,何東家族的後人,均退出衆人的視線。不過,何東的侄子何鴻燊則成長爲港澳的鉅富。不過,這已不能算作何東家族了。

許愛周是船運鉅子,香港四大船王之首,後創辦中建企業,進軍房地產業。1966年去世後,其家族企業和財富分別由長子歧伯、次子士芬、三子世勳繼承。許歧伯和許士芬分別於1973年、1989年去世。家族產業交由三子許世勳管理。許世勳的兒子許晉亨更加有名,並非企業做的多大,而是曾與劉嘉玲熱戀,後娶何超瓊,離婚後再娶李嘉欣。

許愛周高明的是,他採用了家族信託管理模式,子孫都沒有直接分到遺產,每個月都從信託基金領取生活費,即便是許晉亨也不例外。這就讓家族財產不至於因子孫衆多而分散。家族後代即便不再有大的發展,也仍是豪門。

知道李石朋的似乎不多,但知道東亞銀行的多,這家香港最大的華資銀行就是李石朋和兩個兒子(李冠春和李子方)一起創建。

到了第三代,李冠春的兒子李福樹是港英政府立法局、行政局議員;李福善是香港高等法院的首位華人法官,並參與起草香港《基本法》;李福兆牽頭成立了“遠東證券交易所”,被譽爲“香港聯交所之父”。李子方的兒子,李福和成爲香港賽馬會首位華人副會長,李福逑也成爲首位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的華人。

到了第四代,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和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是親兄弟,而特區終審法院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則是他們的堂兄弟。李氏家族一門三傑,橫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領域,令其他家族望塵莫及。

這個家族此後更多進入政界,因此被視爲香港的“肯尼迪家族”。不過,在商業領域,建樹不多。

除了逐漸遠離公衆的這幾大世家之外,還有在何鴻燊之前的一代賭王傅老榕(真名傅德用)。他一度經營澳門賭業超過20載,賺得極多。不過在1961年,在賭業上,傅氏家族敗給了聯合起來的何鴻燊與霍英東等人,自此離開賭業。

賭業之外,傅老榕和兒子一起進軍地產業,創辦了富麗華酒店。1960年病逝後,兒子傅蔭釗接掌家業。如今,這個家族已由第三代傅厚澤負責,他在1997年金融危機的前一刻,將富麗華酒店以69億港幣的高價出售給了麗新集團。不過,這個家族已無多少產業,傅厚澤做的事情也不過是炒炒二手房,在商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