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戰國時期秦朝爲什麼每次戰役都要斬首?爲什麼他們酷愛斬首

戰國時期秦朝爲什麼每次戰役都要斬首?爲什麼他們酷愛斬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國自孝公時,在法家思想指導下,從農戰兩個方面革新內政,爭霸中國,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終於以武力統一中國。在兼併過程中,普遍存在斬首現象。在《史記》當中透露出的秦國斬首的所有信息,22個戰役斬首累計181萬人。《秦律封診式》中記載兩件事,一是士兵爲爭奪首級而自相殘殺,另一個是秦國士兵割下陣亡戰友的頭顱以充戰功。

戰國七國中何以只有秦國崇尚斬首,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強烈的帝王意識,軍功爵制度和尚利尚勇的民風。

戰國時期秦朝爲什麼每次戰役都要斬首?爲什麼他們酷愛斬首

首先,秦國曆代君主具有強烈的帝王意識。

秦國僻處中國西部的落後地區。西周末年畜牧業仍是其主要經濟活動。遊牧文明崇尚武力,故秦國多勇士,馬匹又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商周王室積極利用秦的強項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稱霸爲主成爲很多諸侯的政治追求,秦穆公更是躍躍欲試,他以挺進中原爲目標。但其計劃因崤之戰而被晉阻擋,只稱霸西戎。東方六國以夷狄之國待之,對其持敵對防範的態勢。穆公後秦國內政的混亂到獻公告一段落。秦國兼併天下的大業於獻公時期啓動。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國力大增,奠定了秦國兼併六國的政策和制度基礎。以後的歷代秦君,均以稱王爲目標,秦惠文君在爲君14年改稱爲王,秦武王曾言:“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88年自封爲帝,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封禪泰山,巡行全國,刻石立碑。

秦國曆代的統治者對成爲帝王充滿渴望,迫不及待,毫無顧慮,只求效率。秦孝公對商鞅提出的帝王霸強的四種不同方案只對強國之術感興趣。任用商鞅實行以法家思想爲指導的改革,奠定秦國吞併天下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農戰成爲秦國政治的核心。

戰國時期秦朝爲什麼每次戰役都要斬首?爲什麼他們酷愛斬首 第2張

第二,軍功爵制的推行。

爵位起於三代,西周統治者根據血緣親疏。軍功大小和部族勢力強弱等條件來授予爵位而分享亡商的勝利果實,維護新的統治秩序。但西周的分封是一次性的授爵。分封之後便是世襲繼承。春秋以後,按軍功貢獻授爵日益代替世襲制,獎勵軍功成爲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共同內容。

秦國實行的軍功爵制最系統最具體最可操作,基本特徵如下:軍功爵位有20等,授爵和增爵一級的一般條件是斬首一個。不同爵位佔有相應數量的土地、宅地、賦稅、奴隸,在公共活動中享有相應的飲食標準。

爵位還可以用來爲自己或家人贖罪贖身等。這樣士兵——斬首——富貴(土地財富權力)三者形成了一個循環。秦國的軍功爵制授爵的唯一標準是士兵斬首的數量。佔有土地奴隸,獲得賞賜,贖罪贖身都和爵位有直接關聯。爵位成爲富貴權力的核心,生活所有的一切都附着在爵位上,而獲得爵位的唯一條件是斬首數量,這樣軍隊的戰爭熱情便被調動起來。秦國軍功爵制度配套政策完備。

軍功爵制的目的是壟斷人們的改善政治經濟地位的手段。如果獲利多途,軍功爵制度的作用就會被消解。泰國在經濟上重農抑商,要想致富必須依賴土地。要獲得土地必須去戰場上斬敵之首以換取爵位。

戰國時期秦朝爲什麼每次戰役都要斬首?爲什麼他們酷愛斬首 第3張

第三,重農尚武華戎雜糅的民風。

秦國地處西陲。本爲遊牧之國,穆公稱霸西戎,增加了少數民族文化在秦國的成分。因此秦國的文化雜糅華戎。重農尚武。民風質樸彪悍。核心地區在並渭谷地,好稼穡植五穀,農業發達,民風樸質無華,不崇文禮。秦國版圖廣闊,很多地區戎狄之風濃厚。

由於民風不同,秉性各異,加之以不同的管理手段。便造成了各國軍隊戰鬥力的不同。其中秦國的民風對軍功爵制最爲支持。從獲利致富的角度言,齊國靠工商魚鹽,趙國靠搶劫盜墓,賣藝王侯。魯宋樑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爲業,其民又深濡舊文化傳統,故節儉好瞽藏,楚越南方氣候條件好。資源豐富,無凍餓之患。秦國重在農業和畜牧,農重土地,畜牧尚弓馬,商業不發達。

戰國時期秦朝爲什麼每次戰役都要斬首?爲什麼他們酷愛斬首 第4張

比較而言,除了秦國以外,其他國家獲得生存資料致富渠道較多,唯獨秦國只能依靠農業。只要秦國政府控制住土地的分配,也就控制了國民的生存問題。秦國實行軍功爵制,以斬首數量授予爵位,以爵位分配土地。秦國國民要想佔有土地致富必須去打仗。

各國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是秦國。而強的根源在於秦國的制度創新,將戰爭簡化爲斬首數量,將社會生活簡化爲爵位,使斬首成爲授爵的唯一條件。這樣秦國就被制度改造成一架動力十足便於駕駛的斬首機器,通過吞噬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實現了對全國的兼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